APP下载

评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趋势性表现及其发展方向

2013-04-29陈玉佳潘涌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陈玉佳 潘涌

高考素有“中国第一考”之誉,语文是高考“首秀”,而作文则是语文试卷中“最勾人眼球”的一大亮点。因此,每年的高考作文总是引发国人的诸多评议,而作为中国“考试文化”的典型样本,它更是值得聚焦国人审视的目光。

一、“后命题时期”的趋势性表现

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已经逐渐结束了单一、狭隘的“全命题时期”,过渡到多元、开放和考生自主表达的“后命题时期”。这与其说是高考命题的变化,还不如说是思潮激荡、观念更新的大时代之遽变。2013年教育部官网上已有18份国家和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试卷公诸于众,统览天南海北、绚丽多姿的各色作文“样题”,仿佛面对时代演化的晴雨表,可以清晰地见到历史变迁中的万千气象。开放视野、催生思维、鼓励表现,进而对母语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发挥积极的导航作用——这是各方命题人已经形成的共识与默契。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基于往年的改革而继续演绎着令人刮目相看的趋势性表现。所谓趋势性表现,既指2013年各地考卷作文命题的共性特色,也指近年来作文命题延续和深化着的历时特征。两者之和就代表了不可逆转的主流思潮,当然对未来中国大陆作文教学改革将发挥主导作用。

其一,高考作文的话题和材料更趋开放多元,提供考生一种自由思维的宽广空间。请看:

1.“爱迪生怎么看手机”(北京卷)。

2.“更重要的事”(上海卷)。

3.“我愿意……”(湖南卷)。

4.“上善若水任方圆”(湖北卷)。

5.“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四川卷)。

6.“经验与勇气”(新课标卷)等等。

这些话题(具体标题自拟),仅从字面审视就知道是提供考生一种颇具弹性度的思维框架或思维向度,并配以同样灵活而开放的辅助性或提示性材料。更详尽的是命题人给考生提供一则到多则供自由思维的铺垫性材料。

1.话题“三句话看童心”(浙江卷):“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2.话题“根据大豆写作文”(重庆卷):“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如果是心智能量蕴藏丰富的考生,面对如此充满思辨性的话题材料,就如面对可供个人思维自由舒展的巨大精神空间——这无疑就是获得一种凭借语言来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并享受表达满足感和成就感的难得良机。从总体上说,地方卷作文话题比全国卷更具开放性、思辨性乃至异质性。这种“探索话题+开放材料”的命题模式已经持续多年(详见下文数据),愈来愈受到师生乃至社会各界首肯。

其二,高考作文的文体意识更趋明确,“述评”或“评议”成为作文的主流表达。新世纪以来,单纯叙事或记人的传统文体逐渐淡出考生与教师的视野。即使所给材料是事件叙述、情景描摹或细节呈现,其考试旨趣也并不在于让学子对客观性人事再作精致到位的“复现”——至少是为了从人和事出发而再作申论,或者是就表面现象而开发其深层内蕴。广东卷所给的是叙述材料:“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这样的话题材料各地考卷中比比皆是,其特点有二:或者是现象性材料下面覆盖着可供考生深度开发的比较丰富的思想资源;或者本身就是思辨性材料,不同的价值观念有待考生深入辨析、有所取舍。因此,这样“话题+材料”的命题形式内在地规定着考生无法以平面化的传统记叙文去完成,而必须以观点为统帅、以评议为方法、以论证为过程的“思想评论体”。换言之,这样的“命题”,即使其中的提示语包含“文体不限”的表述,其实也隐含着明确的“文体意识”或“文体倾向”,并同时也规约着考生依循文体而采用相宜的语言表达即评论。进而言之,出题人文体意识的更趋明确和自觉,正实现着高考作文对长期固守的再现“客观人事”的记叙文的悄然超越,甚至也正在启动着对观点单一、论证过程格式化、思维高度同质化的“应试型议论文”的深刻超越。这与国际流行的美国高考作文(essay)注重考核学子将来学术研究必需的独立评论能力的旨趣,正趋向一致化。需要强调指出:上述所谓“文体超越”将悄然撬转基础教育作文教学的价值支点,引发学子思维品质的深层转型。

其三,高考作文的价值定位更趋合理,引导学子表现和发展理性思辨力和表达力。从上述的引例就可得知,“后命题时代”的作文命题旨在考量学子的思想力和表达力,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观念高尚、思想健康、语言规范这些传统的“作文套路”里。“命题”时代的作文只有符号化、抽象化的公共主体“我们”(we),而了无灵思洋溢、个性卓越的特定单数第一人称“我”(I)。这种“个人主体”的灵魂被抽空,必致假大空的泡沫作文泛滥成灾,绚丽面具下“人”“文”分离以致对立。而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流行的“给出材料+给出话题+自拟标题”作文类型的数量统计来看,这类自由度大、反全封闭、去全命题的“自主作文”,已经构成一种接轨全球化背景下作文教学普世价值的日益浩荡的主流趋势。近年来,该类作文每年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即2009年12/16、2010年14/18、2011年13/17、2012年14/17、2013年15/18。数据比例表明:历年来各省市的命题研制者似乎心有所约,相当稳定、持续地引导考生向着多元个性、独立表达的新路径、新向度发展,共同推崇每位考生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特思辨力和表达力的全面展示——这早已跨越了传统作文要求考生客观主义、唯美主义地再现太平盛世或粉饰现实世界的旧时代。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写作元命题:语言表达唯有回归个人主体、回归自我心灵,才可能形成思想力和表达力。这对中国母语文化从感性审美向理性思辨的蜕旧出新,将产生积极的催生价值和显著的先锋意义。

综上所述,2013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水平尽管各地并不平衡、尽管个别话题及其材料略嫌守旧甚至不乏“硬伤”或技术错误,但瑕疵远未掩瑜、趋势令人鼓舞。只要“势”不逆转,就可以对高考作文改革的前景寄予更乐观的厚望。就此而言,透视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性蜕变,无异于见微知著地管窥到中国“考试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度质变。

二、当前高考作文的不足与改革向度

“后命题时期”的高考作文试题并非完全消除了“全命题时期”所遗留的的负面影响。即使就2013年的“探索话题+开放材料”作文而言,遗憾依然寻常可见。“后命题时期”的实质是尽可能减少“全命题时期”的种种规囿和束缚,而纵观全国各省市的作文考题,潜在的隐性制约依然令考生难于完全自由放飞思维的翅膀。

问题之一:话题材料的限制。请看下例。

1.“沙子和珍珠”(辽宁卷话题):“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材料)

2.“经验与勇气”(新课标卷话题):“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材料)

3.“根据《忧天》写作文”(福建卷话题):“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材料)

这是三份具有典型性的作文“问题样卷”。话题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蕴含着某些哲理可供开发;但是,话题后面的材料尚待裁剪取舍。前两则故事之后,皆有明确无误的“思想提示”,似乎方便了具有惯性思维的考生,但是限制了视野广阔、思维深刻的卓越考生——“提示”乎?规囿乎?难道让考生自己“大悟”、自己“感叹”(“年轻人恍然大悟……,”“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说……”),不是更真切、更深刻、更感人吗?具有同样问题的是福建卷,虽然是诗人顾城的一首完整诗歌,但可以做技术处理,免得“深深地扎进地层”成为现场考生的“共识”,以致鲜活学子最终亦纷纷然“深深地扎进”出卷人的思维陷阱。

上述这类“全命题时代”所遗留的负面倾向,至今仍有一定的舆论市场,所谓“通过合适的思辨进行积极引导”,所谓“内容导向要积极阳光,传递‘正能量”云云即是。“引导”与“限制”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异,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引导”应是将闭塞的思维导向多元发散、阔大开放的精神境界,而“限制”的价值取向正好相反,即囿于某种领域、某种规范、某种主流思维可以承受的“边际”之内。对于处在应试教育范式中艰难挣扎的众多考生而言,固然需要方向性的“引导”,但不是“引导”到层层叠叠的精神“篱笆”内“圈养”,而是“引导”到思想激荡、观念创新的无疆界宇宙中“放养”——这就是“后命题时代”高考作文应持的思维价值导向。

本年度少数话题材料明显为考生作文思维“搭桥”,负面作用大矣。这不免令人回忆起2012年某市的高考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相比较,可以明白研判:出题的潜在意图与表述风格何其相似乃尔。尽管命题人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但是,众所周知,在中国应试作文范式中,考生往往养成了按照教育语境及其内在预设的表达“潜规则”来规定思路这种写作惯性。既然设有心知肚明的“潜规则”,自然就让早已被应试教育调教得“聪明”无比的考生思想上“束手就擒”。“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等等无异于引诱考生思想轻松“入套”:任劳任怨的自我牺牲精神、崇高感人的国家至上信念、以苦为荣的超我道德评判等等,舍此难有其它选择。国家自当尊崇、责任当须看重,但是个体生命力和生活幸福感亦应获得充分弘扬和尊重——否则,何来一个强盛勃发的国家;那种把个体与群体、一己与国家剥离开来的道德说教(即使是变相或隐性)颇值得商榷,因为它所蕴含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后者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必须以前者的自我牺牲为必要代价。试问:如此一来,岂能不规束作文可能更丰富的立意和更开放的基本思路吗?岂能不限制自由之思维和独立之表达吗?

问题之二:对诗歌的明文限制。2013年高考作文卷普遍性延续着往年的偏见即排除诗歌的独特地位。上海、江苏、山东、浙江、重庆、安徽诸卷,竟然明文谢绝诗歌的登堂入室——这不仅是诗歌本身的不幸,也是汉语文教育的不幸。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洋洋大观的诗性语言(包括词、赋、曲、骈文等)及其结晶则构成文化鼎盛时代的一种骄人标志;而以思辨和激情为内核、以意象和韵律为审美表征的现代活力汉诗及其精彩创制,必将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深刻象征。任何理由,诸如诗歌的个性化与教育的基础性和公共性有悖,诗歌的篇幅不宜规范或核定,阅卷短短的几十秒时长使判断诗歌几乎不可能等等,所有这一切可能的所谓“理由”在下述重要理念面前都成为挥之犹不及的笑料——洋溢着考生独立主体精神和个性表现活力的汉诗,充分构成检测其审美创造力的重要试金石。就此而言,限制诗歌无异于限制青春生命的母语审美创造力!至于社会上有人讥笑审美表达是“文艺腔”云云,其实远不足为辩——审美表达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童心天籁为其根本,也是任何语种表达的要素之一。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表现是人的天性”。如果我们坚守“表达为本”“思维自由”的哲学元命题,就不会顾虑其他种种了。坦诚地反思,中国大陆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是规囿太多、限制过死——这也是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流弊:思想贫乏。当代母语作文教学如果依然不敢正视这个问题并最终化解之,那就有负时代、愧对历史了。基于上述反思与批判,未来高考作文的改革向度当然是拓展考生思维空间、从而最充分地释放考生的思想力和表达力。至于诗歌或者诗性文体的尝试,也是自然的一种方向:如果引导考生努力以思辨为灵魂、以评论为文体,将中国文化传统的感性审美表达与西方语用中的缜密逻辑理性结合起来,就不可能重新沦陷于“文艺腔”的泥淖中,相反,将玉成中国文化的蜕旧更新、创升峰值。

[作者通联:陈玉佳,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潘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文体命题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下一站命题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