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错别字纠正方法
2013-04-29肖功文
肖功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义务,并对“识字与写字”方面提出了六项目标,第四项目标就是侧重于写字习惯的目标,能把字写对、写美观。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的,总是花相当的时间,一字一字的认真教。学生为识字也花了不少工夫:反反复复地认、抄、默,从课上到课下。结果呢?却不能令人满意,学了生字,听写时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一般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一、 形旁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字源字义比较清楚的汉字。
如:“象”, 大象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物,有母象和公象。“口”是公象的大嘴巴,撇(丿)表示从嘴中伸出的又长又尖的象牙,便于打斗。所以,书写时应注意:先画好嘴巴(口),接着才画长牙(丿); “米酒(洒)”, “酉”上的一横表示酒坛盖子,里面一横则表示坛中有“酒”,酒坛没有空等。
形旁分析法主要是抓住了字义和形旁的相应联系,分析形旁,解析字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形旁而不用那个形旁。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准确率就高。
二、分析声旁法
“形旁能表义,声旁能表音。”由于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演变,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正在弱化,据专家统计,现代汉字的声旁的有效表音率为39%。但是,声旁对于识记汉字,区别字形还是有很大帮助。只要细心辩认,还是可以找到语音线索的。
如: “含琴—零岭”, “含(hán)、琴(qín)是前鼻音, 所以用作声旁的自然也应是前鼻音“今”(jīn)字。而“零(líng)、岭(lǐng)”是后鼻音韵母,其声旁自然也应用后鼻音的“令”(lìng)字。南方方言区的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今(jīn)”与“令”(lìng)这两个生字时,一定要有超前性预测,准确把后鼻音韵母和前鼻音韵母区分出来,普通话要标准。可以这样识记:前鼻音“今”(jīn)字少了“g“,所以也就少一点(、);后鼻音“令”(lìng)字多了“g”,所以也就多一点(、)。或者识记为:声母有(le)多一点,声母无(le)少一点。反之,如果“今”“令”两字初学时前后鼻音念不准,多一点少一点不理解,就会为以后的正字正音带来被动和麻烦等。
三、奇特联想法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十分悠久。有些汉字因时代演变或简化,现已很难析解字理,探求字源。这时,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
如:“溪”,[想象]一条小溪流呀流,弯弯(ㄥ)曲曲(ㄥ)碰石头( 幺 )。把纹丝旁想象成弯弯曲曲的小溪,把旁边的一点(、)当成挡住小溪前进的一块石头。这样,一点就不会漏写了。“流” [想象]想象如上,然后编出歌诀:三点水(氵),点横头(亠 )。转了个弯碰石头( 厶 ),分成三条小溪流( 川)。“柳”,[想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杨柳万千条。”师生一边读诗,一边把“柳”字的长撇(丿)想象成随风飘动的长长柳丝等。
奇特想象法,或想象成一幅画,或想象成一种景象,或想象成一个故事情节。经过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并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法加以巩固识字效果。
四、夸张强调法
这种方法适于一些比较细微的易忽视的笔画。一般来说,小学生年龄小,感知力差,观察力弱。所以,教师用毛笔或彩色笔特地加粗后,学生印象自然深刻。
如: “底下” 教师先发问:“哪里是‘底下?”然后反复用手指着桌子底大声说:“哎呀,那里就是底下!”紧接着,快步走上讲台,用毛笔或彩笔在黑板上或生字卡上“氏”下重重的补上一笔(、),非常醒目,印象深刻难忘。
五、趣味笔顺法
“写字的基本要求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熟练。”“正确,指的是字形规范”,还必须“按照笔顺规则书写”。(见《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有不少学生,字形书写正确,然而笔顺却不准确,从动态角度看,严格来说也属于错别字范畴。
讲解笔顺时一定要注意几点:(1)静态观察指导。即让学生静心地观察课本上或黑板上所示范的分解笔顺。(2)动态观察指导。即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和优秀生的示范书写的动态过程,怎样起笔和落笔,怎样点画呼应,加深学生对书写规律的认识,动手又动脑。(3)趣味性。
六、明确字体法
低年级小语课本主要用楷体印刷,高年级主要用宋体印刷。有些字的字体在印刷宋体和楷体(手写体)上不完全一致,存在着细微差别。有的教师在学生采用宋体还是楷体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对于字形有差异的字,教师应当按照印刷楷体(手写体)的字形来指导学生书写。现举例如下(前楷体后宋体):
(1) 雪—雪(点与横的差异)
(2) 这边—这边(走之底形状的差异,“横折折撇”与“横折撇”的差异)
(3) 日目自白—日目自白(内横右边相连与不相连的差异)
(4) 国团—国团(第二笔是“横折钩”和“横折”的差异)。
总之,笔者认为,纠正错别字应该注意以下几条原则(1)思想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适时性原则(5)鼓励性原则(6)趣味性原则(7)创新性原则(8)民主性原则。
只要我们教师在备课和学生练习当中,把各年级的错别字分门别类地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整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最佳的纠错方法。那么,纠正错别字,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质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黄亢美主编:《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J],广西小教培训中心出版,1998年.
[2]中学语文室编:《现代汉语知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徐永谦:《语文大世界》(《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期.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出版.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