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2013-04-29陈星梅
陈星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教育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当前正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
一、创设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收起严肃的面孔,换上亲切、和蔼的笑脸,把微笑带进课堂。说话幽默、风趣一点,不嘲笑、讽刺、指责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消除学生对创新问题的恐惧感。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自由提问;允许学生自由争辩;不清楚的问题允许重提;说不完整的允许补充;老师说错了允许批评;允许保留自己的意见。只有在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学生能大胆提出自己创新的见解和问题。
(三)创设快乐、活跃的氛围:在课堂中创设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创”。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笔者在一个袋子里装有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把手伸进去,摸一摸、猜一猜,自己摸到什么立体图形。在此活动中,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了创新的认识,发现球、圆柱是曲面,长方体、正方体是平面。再让学生当一名有创新的建筑师,利用这些立体图形搭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学生发现球、圆柱易滚动,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这样的学习方式快乐又活跃,学生易于接受,易于发现物体的本质。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一)以美激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语言,美丽的歌声,生动的讲述,自然的教态,得体的动作以及美丽的、逼真的、典型的画面等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使他们兴趣横生。在教学9加几的计算时,内容枯燥无味,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于是,在课前设计一个逼真、典型的画面,小兔和小猪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计算题比赛,比着比着,小兔赢了。小兔想再找几个做计算题的高手比一比,谁愿意与小兔比赛呢?这漂亮、逼真的画面已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语言讲述,优美的动作,标准的普通话,更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个个想与小兔争胜负。把孩子的思维和求知欲望调动起来,树立勇于探究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以疑激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学贵有疑,创新精神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主动发问,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引导学生质疑,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而且可以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以信息激趣,教育信息化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它能够同时管理文字、图形、图像、表格和实物,并以直观和灵活的方式真实地体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动感的画面和实物的具体形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生活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社会这个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立体的自由空间,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生活的外延有多大,数学教学的天地也就有多大。要将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创造空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的精神得到培养。如在教学钟表后,笔者让学生回家看钟,并说说自己几时在做什么,同时,把时间告诉爸爸、妈妈,此时是“快到几时”还是“几时过一点儿”,第二天告诉老师你是几时整、快到几时还是几时过一点儿睡觉。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笔者安排学生用米尺和皮尺去测量自己字典、书本、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宽、高,并求出它们的体积。课后又让学生测量自己家的茶几、电视柜、洗衣机、电冰箱等,并求出它们的体积。学生将课堂上学习所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去,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笔者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学习,并把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