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策略研究

2013-04-29张建明

关键词:沙尘暴评价能力

张建明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地理课程评价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在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评价,如延时评价、个性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相互评价,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地理,使地理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关键词:地理学习能力;评价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17-2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内涵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及创新和创造的意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技能、能力培养要求带知识”,更加突出地理教学对学生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同时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要求合为一体。在能力方面,使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过程,逐步培养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加以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野外地理考察和社区地理调查的能力等。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问答设疑,如何读图和绘图等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地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备加关注那些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延时评价、个性评价,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由维持性的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智能化、创新化的实践活动。

二、促进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策略

在地理教学研究中发现,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适时开展延时评价、个性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相互评价,这有利于构建起双向的、活泼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

1.延迟评价,保持学生思维能力持续性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即所谓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共同经历成长历程。

例如在执教《中国的工业》时有这样一段探究对话:(节录)

对照插图,对煤炭、石化、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的分布进行讨论后。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分布?影响工业基地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短时的静场。沉默。)

生甲(试探性地):资源因素。比如,电力基地要建在有水资源或有煤炭资源的地方。

生乙:对!钢铁厂要办在铁矿多的地方;石化厂要办在有石油、天然气的地方。

生丙(疑惑地):不是吧?上海的宝山钢铁公司,它的矿石、煤炭就是从外地运进去的。

师:那么,这是——

生丙:市场因素。

生戊:我要补充,工业建设还要考虑交通运输,如上海钢铁基地就利用了海洋运输……

生丁:还充分利用了长江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

生已:这是交通因素。

师:同学们,今天本课最为精彩的内容都让你们自己研究出来了啊,你们真聪明!

这是一个根据地理事物信息,通过归纳、抽象、概括等探究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基本规律的例子。上例中,生甲归纳出“资源因素”,这显然是一个成功的突破,但后来,学生思维趋向同一,进入了定势的思维通道。这时,冷场,沉默,并非思维静止。沉默中,孕育着爆发,孕育着探究性活动的新的突破。当探究性思维活动尝试着新的突破时,当学生“试着在别处挖洞”时,课堂出现冷场,老师不要急于暗示、“诱导”,而应实施“延迟评价”,保持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性。

2.个性评价,重视学生优势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形式共存的一组智力,即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习能力。对此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里夫顿把人的“成功”定义为“最大限度地的发挥人的优势”。人的学习亦应建立在自己优势的学习能力上。

“在哈佛的课堂,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这就是哈佛的魅力所在。答案尚且不求唯一,何况我们面对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而言,有的学生自然观察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分析地理现象、把握、再现能力较强,地理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学习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外,还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优势,并促使这一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学习成就或和理想的发展结果发现。

例如我校教师在《区域划分》时如下设计教学过程:(节录)

[活动设计]尽量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尺度划分区域:

(1)让1小组学生将班级划分成若干区域,谈谈划分的方法。

(2)让2小组学生将同一年级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说出划分依据。

(3)让3小组学生将学校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说出划分依据。

(4)读图,说出每个同学是根据什么来描述自己所在的区域的。

课堂评价时关注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笔记、交流摘记等活动过程中的“点”,老师在鼓励与修整中,将学生的“点”串起来,绘就他们学习的轨迹,并成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骄点”和“亮点”。运用个性评价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让多数同学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甚至是创造学习地理的过程,通过这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潜智,不断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发展。

3.自我、相互评价,在交流中使学习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评价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认识沙尘暴》教学中,有这样的片段:

师: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大家对沙尘暴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同学们研究的同时,老师也进行了研究。大家看一下我的研究结果。

大屏幕展示文字内容,题目《沙尘暴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学生很惊讶地看着屏幕。

[很多学生没想到沙尘暴还有有利的一面,一些媒体也只注意宣传不利影响,所以老师选择展示这一研究内容吸引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师:看了老师的研究结果,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原来沙尘暴也有有利的方面。

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把不利的因素利用好,也会转化成有利因素。

师:通过我们认真的研究,现在我们对沙尘暴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为了防止沙尘暴的继续肆虐,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生1: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生态环境。

生2:多做沙尘暴的宣传,让大家知道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自觉的保护环境。

生3:还应该让大家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师:总之一句话:让多样生物永在,愿地球环境更美!谢谢同学们这些天来付出的辛勤努力!相信大家将来会在保护环境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巧妙的融为一体,而且使得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在这节课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学生本人从评价中学习,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这时,评价就实现了从选拔、甄别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功能的转变。

三、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评价应具有的特点

1.鼓励性。

富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课堂评价,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相信你能行”、“夸夸你自己”、“你的意见很有创意”等评价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习成为一种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

2.递进性。

明智的教师往往善于给课堂“升温”。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如: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时送上一句“你第一次叙述这个问题就比较正确,很不错。”等到课堂教学达于高潮,教师的评价用语也达到“高温”。比如一句“你的读图能力很强,进步很快”,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满足感。

3.导向性。

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负有引导的责任。“你分析得不错,但应该注意地图的整体性”,“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这些句子语重心长,比盲目的“很好!对极了!”更有益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

4.复合性。

良好的课堂评价应该灵活自如地调动有声语言、形体语言、表情语言、情感语言等各方面的功能。鼓励性的点头、赞许的笑容、由衷地翘起大拇指、慈爱的抚摸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

猜你喜欢

沙尘暴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可怕的沙尘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天外来客:火星沙尘暴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看待沙尘暴的利与弊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