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中风
2013-04-29何富乐
何富乐
大家对“中风”应该都是有所了解的,用现代医学来说的是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当有人半边手脚不灵活的时候,一般会说他“中风”了。这病的确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人们有点谈“风”色变。
目前“中风”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无论青年还是中老年均可患病!“中风”威胁着人们的心身健康,要降低中风的风险,降低中风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定要做到早防、早治、早愈,中医中药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什么事“中风”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医上是怎么说的,“中风”病名是古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创的,又名“卒中”。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中风”有轻重,中医分类有中经络(较轻,无昏迷)和中脏腑(较重,有昏迷)两类。
“中风”病现代医学怎么分的呢?一般是为两类:缺血类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出血类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中风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气候骤变时最为多见。有人会问,人好好的,怎么会中“风”呢?“风”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中风”的原因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互结上扰脑络,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
具体怎样,我们来分析,简言之,也就“正邪”两字:
正虚:积损正衰:如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血管硬化等慢性病,一句话,就是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夹痰、淤血上壅脑窍脉络。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内经有句话是“邪之所凑,其气必需”,怎会正衰呢?说到底一句话:体质不好的基础上,加上养生不当。体质很多是父母给的,改变不了太多,但是养生不当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邪实:就是“气滞血瘀痰阻”六个字,引发内外之风邪致病。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说是“四多一少”:如甜食油腻吃太多,酒喝得太多,烟抽得太多,心情波动太多,运动太少。
“中风”的表现
1 昏迷:意识丧失,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2 不通:比如半身不能动了、麻木了,口眼歪掉了、讲话不利索了。
3 脑部症状:常伴有头痛、头晕、眩晕、烦躁、抽搐等症状。
“中风”的危害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如果延误诊治,或者病势凶险、病情危重,预后往往较差,极易造成后遗症致残,如失语症、偏瘫、智力障碍、进食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植物人,病情特别危重者即死亡。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现有中风患者约700万,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150—200/10万,目前我国中风发生率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呈逐渐年轻化趋势,患病率为诸病之首。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杀手。
对“中风”患者来说,发病者约30%死亡,幸存者中70%~80%遗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抑郁、褥疮等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危害身心健康。
从患者家庭来说,中风幸存的患者中有2/3需要家人看护照料,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举债治病、因病致贫的事例常有发生。
从整个社会来看,给国家财政支出、医保和农保费用支付带来沉重负担,对中风后遗症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支持关怀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等等。
中风有先兆
中风虽来势急骤,但绝大多数病人都有先兆的。有以下四种情况要高度怀疑中风了:
1 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
2 运动障碍: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拿物不稳、走路不稳:突然吐字不清、吞咽困难、呛咳;口舌歪斜;一侧眼球不能转动。
3 感觉障碍: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一过性视力模糊或失明。
4 性格、行为异常:情绪突然反常。如变得孤僻寡言,抑郁焦虑或急躁多语,丧失正常的理解判断力,无故发笑或哭泣难以自制,喊不出亲人名字,叫不出日常用品,整天昏昏欲睡。
出现先兆,既然怀疑了,就要进一步确认一下。可以做五项简单的测试:
一是让患者笑一笑,看有否人中歪斜;
二是让患者伸一下舌,看有无偏向或弯曲;
三是让患者说一段话,听有否语句含糊舌头僵硬;
四、是让患者举一下双手,看有无一侧瘫软无力;
五是让患者走一段路,看是否不稳步、脚歪斜。
出现先兆中风怎么办
发现有人出现中风先兆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是作为中风患者和家属还要注意什么呢?有以下要点:
打急救电话120,要讲清楚姓名、病症和地址,留下联系电话。
在原地等待时,尽量少搬动,患者应躺平,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气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地处偏远山区没有救护车时,要用担架平稳快速地抬送至医院。不要错过中风后黄金3小时急救,千万别超过6小时的急救时间防线。
编辑 朱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