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2013-04-29谢礼华赵毅

亚太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委员会德育

谢礼华 赵毅

最近网络上对北京大学拒绝部分索要巨额奖学金的“高考状元”事件进行了讨论,很多人认为:高考状元向北大索要巨奖,已映射出当下“竞技教育”的重大问题,反映了当下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迷失。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很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诸如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亚里士多德等学者都认为:美德可教,但不可像一般知识那样地。要使德育能更好的实现其时代性、多样性和针对性,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就必须为受教育者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将正确的个体意识外化为个人行为习惯与品德,就必须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削减当下“一周5天的学校教育+2天离校生活=0教育效果”的“5+2=0”教育现象,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的职能去实现德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我国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发展趋势

从2010年起,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到2012年年初,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同年年底又下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中也将学校建立家委会写入其中,当前家委会的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层面。

按照我国对家委会的界定,学校家委会要支持、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并且要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要提升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力求通过家委会制度的建立,要家长明确自身在学生成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家长支撑起家庭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更有效的发挥家长在学生发展中的启智、育德、培养兴趣爱好的功能。

虽然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家委会已经在许多学校建立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但目前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参与权并未有效实施,因为在不少学校,家委会还只是一种摆设。导致这个情况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在遇到教育孩子的专业问题时,家长更相信教师和学校的专业性,因而其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功能缺失;另一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家委会的“合法地位”还不明确,为了自己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也不会主动提出意见,而更多的是成为了学校政策的“传声筒”。

基于此,当前我国的家委会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就如何发挥家委会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笔者有以下认识。

二、家长委员会德育功能的开发利用

实践表明,家校携手是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家长教育、家长参与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业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家委会平台可以帮助学校向家长及时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重要举措,家委会也可以利用自身职能,收集汇总家长的意见建议,通过畅通的渠道向学校反馈,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教育是予人良知、责任和诚信,但目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掐尖教育”,让我们在“学业和品德”天平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前者。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有责任感、可担当的社会公民,而不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学校中也已开始通过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挫折、感受生活、了解社会。但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非间断的,不是“学校的5天+家庭的2天”,虽然学校也试图通过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感恩作业等方式延续着学校品德教育,而且这些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支持。但这样的操作方式,从现实的背景下看缺乏一个必要的外部支撑,很难制度化、系列化,很难保障每一项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很难让学生和家长在实践中的利益得到保障。

纵观台湾、香港等发达地区,它们真正实现了家委会“凝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港、台的家委会会组织家长在学校担任义工(如维护学生上下学治安、支援运动会等),辅助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会利用家长特长,辅助教师授课,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如考前补习班、电脑班等),以促进学生向全人发展,增进弱势学生多元潜能的发展;家委会也会倡导关心教育的会员、校友或社会人士捐赠款项和物品,以协助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和举办各种教育活动。港台的家委会亦可以联合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活动,促进学校周边环境和网络媒体整治,以强化学校效能、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学生学习与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家委会即是桥梁纽带,又是一个可供发掘的社会资源平台。我们可以在教育领域积极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利用家委会中家长资源,创设学生体验社会的环境,发挥对教育有热情的家长的教育潜能,把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延展到课外、延展到假期,利用家委会的力量,让活动的组织有序、让活动的效能可检验,真正的让学生品德教育走进深入,形成全员参与德育的良好氛围。

三、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运用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逐步探索形成的“通过课程整合、社会实践、改进教学方式、完善综合评价,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的创新德育方式”也已经全面铺开。

武侯高级中学在创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德育的时代性、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德育教育方式的针对性,以学校牵头,以家委会为纽带,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门办学,为学生营造更多、更好的具有情境性、体验性的学习平台,实现全员育人的新氛围,切实提升了德育的有效性。

(一)加强引导,明确家委会的主体地位

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升对学校家委会建设的指导、培训与监督力度,对一些违规做法和不完善的地方要进行及时制止和引导,从政策上引导家委会良性发展。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国家教育部门应该评估当地学校系统关于家长和社区参与的培训需求,而后提供适当的技术帮助、资源和咨询……当地行政区应该提供和确保学校为介入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同时,在学校层面,学校要主动公开校务,搭建各种与家长的沟通平台,让家长能随时了解学校办学、班级教育及学生成长的情况,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达成学校与家庭在育人上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监督;作为家长要打消顾虑,要主动配合学校,将孩子在家庭的表现告知学校,实现学校家庭之间的信息及时反馈,消除误解,最大限度的达成教育上的共识。

为了保证家长委员会工作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武侯高级中学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完善了组织。为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委员会的任务和每个人的职责及工作的原则,保证家长委员会活动顺利开展。

学校根据家长委员会章程,分别把推选出来的家长代表以班、年级、学校为三级,组成三级家长委员会,即班级家长委员会、级部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选举产生学校家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全面负责家长委员会工作。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校重大事宜通过家长委员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后实施,家长委员会对学校的所有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每学期都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各级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问题,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形成。

(二)创新方式,以活动带发展

1 组织好家长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是实现学校、家长、学生三沟通的桥梁,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纽带,学校积极配合家长委员会组织好活动。武高从“精”入手,协助家长委员会精心准备会议材料,选择符合家长需要的会议主题和内容。对于会议程序、发言材料,学校都精心准备,充分保证家长委员会座谈会的有效性;以“细”为依托,营造和谐座谈氛围。如会场布置要温馨,桌凳的摆放以圆桌形式,体现了平等原则,摆放水果、矿泉水、会议档案袋等,让家长委员充分感受学校工作的细心和温馨,为沟通交流做好基础;抓好“落实”,确保家长座谈会的实效性。

2 依托“请进来,领出去”活动,大力开发家庭教育资源。“请进来,领出去”是学校依托家长委员会开发家庭课程资源、联系社区的一项主要体验活动。各班级每学期制定一个活动计划。活动内容需要本班学生家长与班主任提前沟通。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家长信息,根据家长的工作性质、爱好特长,结合班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际,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在家庭资源开发过程中,家长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资料,学习有关知识,认真备课;主动为学校班级出谋划策,联系参观活动基地。

3 积极组织参与学校的各项主题活动。让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共建文明和谐社会。家长委员会积极配合学校创造性地组织爱国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信心教育、健康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加强孩子与家长的情感沟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家长委员会都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家长、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

“立德树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委会的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是其成熟、完善的必然规律。作为学校要发挥在家委会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并通过这一组织,释放所有家长对教育的真爱,对教育的支持,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

(责任编校:合欢)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委员会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