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结尾的设计
2013-04-29王自红
王自红
【摘要】一节课从导语至结尾,本来就是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组织过程,好多老师在操作时对课堂的开头、中间环节处理得很好,结尾却处理得极为草率。“行文看结尾”,结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可以起到陶冶情操、提挈全文、余音绕梁的作用,更能激起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究。课堂结尾我常运用:文句抒情,意蕴深远;比较阅读,提升深化;诵读品味,余音绕梁;图示结尾,清晰明白;补写对联,凝练蕴藉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教学的开讲到结尾各个环节都应该是“精品”。教学的开头十分重要,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和讲究。然而,与开始相对应的每堂课的结尾阶段却常常被忽视。因此,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每节课,仔细审阅每节课的教学策略实施,总结了以下几种较常见有效的课堂结尾方法:
一、文句抒情,意蕴深远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体验、学生的学情等因素来构思相应的文句,或者是对现成的文段的引用化用。最好能做到知性和感性的统一,言与意的交汇,方能显出意深韵远的独特功效。
例如,在结束曹操的《短歌行》时,我这样小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是啊,人生苦短,韵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样结束,既充分发挥了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
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课堂:“这位隐匿山水、纵情山水的大诗人,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章中走出来,走的仙风道骨,狂傲不羁,走的玉树临风,冠盖京华。俯仰小天地,笑傲皆文章。其凌凌然的傲骨和非凡的自信豪迈,铸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一段传奇。”这样结尾,暗合了李白傲视王侯的风骨和文本浪漫奇幻的写法。
二、比较阅读,提升深化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让学生对本课和以前类似的课文进行比较,求同存异,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结束时,我也让学生讨论、思考:本文和初中学过的《陋室铭》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之后,同学们依靠集体的智慧得出结论。相同点:两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主题思想。不同点:1.体裁不同。《陋》文是铭体,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2.《陋》文表现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乐道的精神;本文表现的是现代人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3.《陋》文着重写室内生活;本文突出小屋周围的环境,将小屋置于大自然中去关照。4.《陋》文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批判官场生活;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含而不露。
对比阅读,探究交流,增加了知识含量,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诵读品味,余音绕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散文诗歌一类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教学,诵读法是一种很有效也实用的教学方法,收尾时可采用学生诵读的方法,既重新认识了课文,又可帮助学生领略其中的音韵美、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再一次情绪高涨,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效果。诵读的关键是语速、语调、节奏和情感,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我就特别强调了诵读的要点:
(一)用“畅”与“涩”来表其心。如:“天姥连天向天横”至“对此欲倒东南倾”于畅中见其势;“忽魂悸以魄动”至“失向来之烟霞”于涩中见其情。
(二)用“轻”与“重”来抒其意。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读中抒其胸臆;“我欲因之梦吴越”至“空中闻天鸡”轻读中见轻松畅快。
(三)用“长”与“短”来传其情。如:“开心颜”声音延长,余韵无穷;“列缺霹雳”至“訇然中开”短音字字铿锵。讲完课文后,我就叫学生按照讲述的诵读要点,齐读诗歌,好好品味。
通過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图示结尾,清晰明白
用图示法结尾,既有助于揭示文章的内在结构,使文章具体化,又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在教学完《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我通过一个结构图表结束课文: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尾方式是多样的。但无论采用哪一种,都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使之与整个教学环节和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草草收束、虎头蛇尾固不可取,画蛇添足、当断不断则更应当反对和避免。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