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
2013-04-29司建利代海芳
司建利 代海芳
摘 要:以“笑靥金”(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采前处理对切花的花径、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细胞膜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蕾期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水杨酸能降低瓶插期间“笑靥金”花瓣细胞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其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从而延长“笑靥金”的瓶插寿命,其中60 mg/L的水杨酸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菊花;切花;水杨酸;采前处理;保鲜
中图分类号:S682.1+10.9+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07-03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约占总量的30%[1]。目前由于对菊花的采后生理研究不够,保鲜技术尚不完善,导致我国菊花切花的损失率高达20%左右。因此,研究鲜切菊花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对提高切花的商品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在菊花切花保鲜上已有不少研究[2],但水杨酸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较少[3]。本试验研究了采前叶面喷洒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笑靥金”切花的保鲜作用,旨在为菊花切花的保鲜技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供试菊花品种为河南科技学院试验田栽培的“笑靥金”(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花色浅黄。水杨酸为中国上海浦东化学试剂厂生产。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于2012年10月进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6个水杨酸浓度处理(0、10、20、40、60、80 mg/L) ,选生长势相近的花蕾期“笑靥金”,在10月10~16日上午9∶00用6种处理液进行叶面喷洒,每浓度处理30株,隔日处理1次,共处理3次。
每处理取花茎及其他形态性状比较一致的花枝各15支,修剪至长约15 cm,3对叶子,去掉多余的花蕾,于清水中把枝条下端剪成约45°的斜面,插入250 ml三角瓶内,每瓶5枝,每处理3瓶,共18瓶,置室内散射光下,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注意将相同处理的花枝插入同一瓶内,并在瓶上做好相应的标签。隔天在瓶内添些水,使其保持在200 ml,以保证花枝能吸到水。
从瓶插开始每隔3天取样测定1次叶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花瓣花青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另用直尺测量花朵的最大和最小直径,取平均值作为花朵直径,共测5次,每次测定均重复3个。
叶绿素和相对电导率含量的测定参照汤章城[4]的方法;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参照赵世杰[5]改进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即双组分光光度计法;花青素含量测定参照林植芳等[6]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对花瓣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瓶插期间,花瓣细胞膜透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细胞膜透性。60 mg/L的水杨酸处理细胞膜透性最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其次是40 mg/L和80 mg/L处理。
2.2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对花瓣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瓶插期间,不同处理的花瓣花青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采前水杨酸处理明显增加了花瓣花青素的含量,其中60 mg/L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40 mg/L和80 mg/L处理。
2.3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在瓶插期间,经水杨酸处理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60 mg/L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
图3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后切花叶片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2.4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对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在瓶插期间,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的叶片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均较对照明显降低了丙二醛含量。60 mg/L水杨酸处理丙二醛含量最低,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其次是40 mg/L和80 mg/L处理。
图4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后切花叶片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
2.5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对切花花径大小的影响
由图5可知,在瓶插期间,不同处理花径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的花径大小略有差异,其中60 mg/L水杨酸处理花径增大最明显,40 mg/L和80 mg/L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明显,10 mg/L和20 mg/L处理明显低于对照。
图5 不同浓度水杨酸采前处理切花花径的变化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切花脱离母株而失去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乙烯的迅速生成、花枝切口处真菌及细菌的滋生、内源激素失调等因素都加速了切花衰老[7]。水杨酸可以抑制乙烯生成、杀菌等,所以能延缓切花的衰老[8]。
水杨酸对细胞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有明显抑制作用[10],从而延长了菊花切花瓶插寿命,本试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9]。本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采前处理对于增加菊花切花花瓣花青素含量和花径大小、降低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中60 mg/L的水杨酸采前处理效果最好,但菊花不同品种水杨酸处理的最适浓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冯晓东,曹娟云,郑宏春. 水杨酸对玫瑰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 2001,20(4):47-49.
[2] 王慧娟,孟月娥, 赵秀山,等.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24(2):269-271.
[3] 余瑞卿.芍药贮藏切花保鲜技术及芍药催花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9,34(1):189-192.
[4] 汤章城.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赵世杰,许长成,邹 琦,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07-210.
[6] 林植芳,李双顺,张庆林,等.采后李子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J].植物学报,1988,30(1):40-45.
[7] 齐秀东.水杨酸对植物的生理作用[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74-79.
[8] 蔡永萍,聂 凡, 张鹤英,等.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J]. 园艺学报,2000, 27 (3) : 228-230.
[9] 王国莉.低温和水杨酸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1:266-268.
[10]聂 磊,叶敏仪,林静慧,等.白藜芦醇和硝普钠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应[J]. 广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3(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