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实验
2013-04-29袁全
袁全
摘 要:相对于新媒介而言的旧媒介艺术形式逐渐介入到网络艺术的现象发生了,当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思维为此也形成了多媒介与跨媒介的发展走向,整合在这“新媒体艺术”的大概念之下。实验动画作为后来应用的媒介,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产生的影响是越来越深。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动画;新媒介
1 中国实验动画的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上半叶,由于受到欧洲前卫艺术影响的实验影像,其带动着艺术家介入到了全新的实验动画的创作中来。特别是受到当时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实验艺术影响——整合着建筑、设计、电影、戏剧等多种媒介——跨媒介艺术已开启。可以说实验动画的雏形就是由这样的跨媒介的整合诞生而来。本论文中提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动画”其中的“动画”指的就是“实验动画”,并非指商业动画(影院动画和电视系列片动画)。今天,大都市消费时代下的中国动画艺术家凭用着个人的观察方式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消费时代背景中的主体的不同的记忆、个人体验感受,亦加入创作者的个人化表达。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走出国门,步入了国际舞台,也加入到了国际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潮流之中。长久以来固定的思想模式和知识架构体系,使我们拥有一套传统的理解方式,使我们很难真正体味西方新媒体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些或许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去了解西方新媒体艺术发展状况的障碍。然而,中国当代一批活跃的艺术家则通过实验动画这一媒介来透视新媒体艺术纵深交错的内涵与外延,也正是顺应了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使得实验动画在当下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起之秀。
如今的艺术创作上选择新媒介是艺术创作手段更新的一种标志。当今世界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作之材料的时代里,中国实验动画艺术家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材技巧的专攻之中,而更多地是关注动画作品的主题理念、或展览现场的环境等客观因素,以来寻求技术与主题素材相结合的新办法。实验动画这一媒介手段无可争辩地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另一种新的发展可能,这种新的可能的重要性不在于目前人们所看到的新媒体艺术是热门的领域,而是在于新媒体艺术具有全新的传播方式,以打破了原先旧媒体所谓疆域的限制,从而大大开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实验动画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吸引着中国的艺术家去挖掘之,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2 动画作为新媒介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电视逐渐进入大众生活后,和随之的个人计算机和设计软体的逐渐普,以及视频作品的拍摄硬件也不断的走向平民化。使得独立制作成为了可能,由此,实验电影、实验动画、录像艺术也在中国渐渐地发展了起来。其中的实验动画,这一新锐的媒介艺术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家迅速的关注了起来。如陈昭雄、唐茂宏、顾德新、吴俊勇、周啸虎、孙逊、叶凌瀚、皮三、邱黯雄等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直面中国本土经验的发展方向,使得中国当今的实验动画艺术在先锋艺术之中获得的一席之地。今天,实验动画的兴起是基于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一种继承与延伸。在这些艺术家的动画作品之中,作品的美学取向和观念诉求与其他当代艺术形式有着诸多的对应。实验动画的特征就是把视觉文化、听觉文化以及触觉文化融为一体的多种媒介交叉,它是一种超越性的,也是跨媒介和跨领域的当代作品。
在过去一直着重展览价值的艺术作品逐渐变成了一种当今时代下的新产物,可以体会出当前中国的实验动画作品的社会功能和其审美功能是同样的重要。实验动画作为新媒介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中作为一个符号的印象和一种源于纯粹与单纯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本能的孕育出了它自身的意蕴和无穷性。实验动画也没有更多的所谓基础原则,没有评判和取悦的标准,在当代艺术的审美领域里也更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其实,这就是实验动画作为一种媒介所存在在中国当代艺术里的独特价值。实验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探讨中国当前的都市人们的生存问题有着更为直接和有力的表现力,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动画有着不拘一格的样式,它是对非传统艺术的一种延伸。
3 结语
实验动画——新的视觉形态、体验方式以及新的交往方式,承载并拓展了多元化的个人经验和感受的表达,艺术家以自己的個人方式与观察角度来表达他们对事物或都市生活的理解与态度。他们的动画作品正是体现了创作者本人的不同记忆、感受和体验,从中加以创作者个人的审美表达。最后,我们再回到这个大的体系上来——新媒体艺术。尽管,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它却以巨大的潜力给当今艺术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个以科技为本的新艺术领域使得我们看见了原本不同的两种形态的紧密结合,这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这个新的领域里跨越了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里进行创作的中国当代动画艺术家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独到的观念,用理性的思维探讨与研究,且创作着现实与虚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
[2]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3](英)布莱顿·泰勒.当代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严舒黎.新媒体艺术专辑[J].美术文献,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