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飞彩凝辉
2013-04-29蔡荣
蔡荣
浙江人文荟萃,艺术创作尤其繁荣,自南宋以来即为中国书画重镇。“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孟頫、黄公望、徐渭、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大师级人物。1927年11月,蔡元培选址杭州西子湖畔,于次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此,20世纪的浙江美术发展历程就与这所高等学府相辅相成,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浙江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传统艺术积淀和氛围,以及众多的优秀师资、生源,而中国美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则为浙江乃至全国都培养出了大批美术人才和艺术家,对奠定浙江的现代中国美术大省、强省地位起到关键的历史作用。
今年适逢中国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为庆祝这一华诞,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近邻的浙江美术馆在2013年8月1日至9月4日期间举办一场名为“为艺术战—浙江美术馆藏品展”的大型展览。“为艺术战”是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在上世纪20年代留法回国后所写的《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提出的新时期艺术解放的口号,并在1938年为学生书写了这四个字。
此次展览,浙江美术馆从藏品中挑选出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到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间200位教师和毕业生的212件优秀作品展出。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各个传统艺术门类。可以说,此次展览涉及到的大师、名家数量占到整个20世纪国内公认的大师、名家的一半以上。
中国美院的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继承了宋元以来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院长潘天寿关于“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艺术教育思想对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浙派人物画”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潘天寿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崛起于中国美术界的一个杰出的艺术群体,无论是技法还是表现的内容,都产生了全国性的巨大影响。其代表画家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的作品在此次展览中集体亮相。“浙派人物画”的其他重要画家周沧米、王庆明、吴永良、刘国辉、吴山明、冯运榆、黄发榜、张品操等的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中一起亮相。本次展览中的山水画则有陆俨少的珍贵课徒稿,功力深厚的潘韵的写生山水,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山水画中坚力量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的作品,其中一些写生作品对于山水画的学习者具有垂范意义。中国美术学院的花鸟教学和创作成果,至今仍在全国遥遥领先,这主要归功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邓白等花鸟画老前辈的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此次展览中展出的陆抑非作品《紫藤双鸡》(陆抑非长子陆公望先生捐赠)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堪称陆老晚年精品。
1961年,浙江美术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2000年又成立了书法系,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书法篆刻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不少名师大家,如沙孟海、陆维钊、朱家济、方介堪等,他们凭借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和扎实的童子功,信手拈来便成佳作,如展览中沙孟海的作品是中年时临写的钟繇《贺捷表》,融入了学习黄道周书法后的结体方法,颇见骨力和气势。他们的学生金鉴才、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濂等,都已成为当今书坛的旗手。
中国美术学院早期的油画在林风眠的直接影响下,重视表现。林风眠的同道和学生胡善余、林达川等用他们细腻的笔触和充满感情的色彩记录了时代的风景和印记。新中国成立后,从解放区来的油画家莫朴、黎冰鸿用充满激情的色彩和笔触,表现生活、表现革命、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他们的作品中始终保留着一种特有的质朴的品质。吴冠中、朱德群等名贯中西的艺术家也是林风眠艺术主张的实践者,作品各具风貌。此外,还有上世纪80年代初调入浙江美术学院的著名油画家蔡亮、张自薿的素描、油画精品,他们的作品则深受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影响,以写实主义为主要特色。
自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提倡新兴木刻运动以来,浙江和中国美院便一直是版画创作的前沿和重要阵地。浙江版画界的“两张两赵”—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赵宗藻早已饮誉画坛。张漾兮的代表作《送饭到田间》、张怀江的代表作《支柱》、赵延年的代表作《逐日》《阿Q正传》、赵宗藻的代表作《四季春》《漓江雨》等再次集中与观众见面;还有彦涵、力群两位版画界的元老,也是上世纪30年代从国立杭州艺专走出来的,展览中展出了他们的代表作品《豆选》《饮》。年纪在六七十岁之间,且颇有成就的版画家的作品还有李以泰的《马克思主义是最明快的哲学》、王公懿的《秋瑾》等,这些作品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比较重要和著名的版画作品。
展览中的雕塑作品体积不大,却十分精彩,不仅有少见的、早年留日又留法的周轻鼎先生的动物雕塑,还有健在的年过八十的老雕塑家叶庆文、汤守仁的雕塑《希望》《大地母亲》,都巧妙地运用线条体面,很好地表现了母爱这一题材。
此次展览还结合文化部全国美术馆藏品季活动的契机,展览作品的时间跨度大、类别内容广、格调水准高,可谓是中国美术学院85年创作成果的大检阅和20世纪浙江美术历程的大回顾。从整个展览来看,真正体现了林风眠先生“兼容并包,融合中西”的艺术教育思想,因此展览主题选用了林风眠先生的“为艺术战”一词是十分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