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课堂中情境的创设

2013-04-29黄群忠

广西教育·A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情境

黄群忠

【关键词】语文课堂 情境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72-01

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关系融洽和谐。对此,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获得有效的阅读体验,提升语文素养,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激发情感创设情境

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情境,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和表达的欲望,为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作准备。例如《第一次抱母亲》第二小节主要写了母亲为了整个家,操劳一生,无怨无悔。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教者设计了以下情境:

师:孩子们,山路本身就比较难走,但母亲手里还要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就更不容易啦!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身体健朗,还是不舒服,母亲总是这样艰难地走过。此时面对这样的母亲,你最想说什么呢?

生1:母亲,真是太无私了!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全都是她的孩子们!

生2: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生3:我们要记住母亲对我们的恩情,长大后一定要报答母亲!

此时,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对“母亲”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与文本展开心与心的交流。

二、运用悬念创设情境

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该紧扣文本中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从而積极与文本展开深层对话。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麦田里有没有最大的麦穗?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麦穗?文中哲学家的学生为什么找不到最大的麦穗?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紧紧抓住了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学生在进一步阅读、思考、讨论中明白了只有抓住眼前的机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实现阶段性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渴望,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渴望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进入文本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效果,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现特定的事物和情境,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对于2003年那场“非典”,学生知之甚少。为了增加学生对“非典”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叶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笔者反复钻研教材,从叶欣的追悼会入手,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堂上,在令人悲痛欲绝的哀乐声中,当叶欣追悼会上花圈如海、泪飞如雨的情景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大家震惊了:一个普通的护士长,她的去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前来送行?此时,笔者通过图片和视频,为他们介绍了“非典”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和危害。学生对叶欣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有了新的认识,这为他们在课堂上与文本对话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利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媒体手段,巧妙地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课文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四、开展活动创设情境

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实践中操作、体会,让学生加深与文本的对话,从中有所收获。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学习《负荆请罪》《九色鹿》《船长》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时,可让学生成为“剧中人”,编排课本剧;学习《莫高窟》《黄山奇松》《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当导游,向游客介绍相关内容;学习《碧螺春》《维生素C的故事》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做推销员,向别人推销物品。可见,课堂教学中适时创设活动情境,能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从而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

总之,教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进而达到以境促读、以境促思、以境促悟的目的。

(责编 黄鸿业)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多媒体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