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课堂生成深度的途径
2013-04-29马华山
马华山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成 深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20-02
實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精心预设教学进程中随时到来的“它”,使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但仍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种“生成性资源”,即使部分教师处理了,也是滞留在表面,不能抓住实质进行有效利用。那么,怎么才能追求课堂生成的深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想谈四点看法。
一、深度的生成源于对学情深入细致的分析
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其实是对旧知和已有的知识进行重组、更新和延展的过程。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课前精心备课,对每个环节都精雕细琢,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预设时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脉”。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预设导学案时,教师要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和思维特征,有针对性地准备好点拨、诱导、解答的策略,才能胸有成竹地追求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我展播情境图:左边有苹果3盘,每盘装5个;右边有一盘,盘里只装1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学生很快给出不同的解法:5+5+5+1=16(个),5×3+1=16(个),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乘减混合运算千呼万唤出不来,我再三启发,学生才说出:5×4-4=16(个),但说不清思路,环顾四周许多学生脸上一片茫然。原因何在?原来低年级学生头脑中具有“完形构造”的思维特征。上述案例要从5+5+5+1中引导出5×4-4,先要把最后一盘1个苹果想象成5个苹果,列出5×4的算式后再减去增加的4个苹果,期间蕴含着假设的数学思想,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如果将最后一盘的1个苹果改为4个苹果,4个苹果十分接近5个苹果,则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今年再次执教此内容时,我将最后一盘改放4个苹果,不出所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列出5×4-1的乘减算式,并流利地表达出思路。
没想到细微的变化,教学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教师只要耐心、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用心破译学生思维的“密码”,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在他们的思维遇到“瓶颈”时,将其带入“柳暗花明”的境地,这样才能使课堂更易绽放深度生成之花。
二、深度的生成源于教师神圣的爱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它充满情感灵性,每个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生命,他们柔弱的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需要教师细心呵护及真心关爱。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更应该关注价值生命,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顺着学生情感变化的轨迹,以睿智的语言、精心的点拨、神圣的师爱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展示教学生成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26÷4=?后,让学生用小棒等学具操作探索答案,并在同伴间互说计算方法;集中交流时,我展示巡视中收集到的两种典型解法:A. 26÷4=6(份)……2(个),B. 26÷4=5(份)……6(个),供全体学生评判。大家一致认为A对、B错。没想到做错题的是个性格倔强的小李,他坚持己见力争道:谁说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6块糖平均分给4个朋友,我给他们每人分5块,剩下的6块留给自己,难道有错吗?说完趴在课桌一动不动。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少学生向其射出异样的眼光。见此情景,我立即搁置了“纷争”,保护了他的“童真”,维护了他的面子,将课推向下一环节。巩固练习时我让部分学生在黑板上每人板演三道有余数的除法,就势我也邀请了那位“犟头”板演,没想到他做得又快又对,我情不自禁地鼓掌,随即教室里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小李激动得向全班学生鞠了一躬,让大伙儿久久沉浸在幸福的感动之中……
“教育特别是教学,是师生双方心灵融汇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用变化、动态、生成的理念来指导教学,用爱的情怀、真心和真情去打动孩子,用“爱和护”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演绎出充满了活力和魅力的课堂。
三、深度的生成源于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
学生求知是一种主动探究、自我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基础,通过积极的思考,往往会得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超越我们的想象,有的甚至看似错误的解法,其实也是一种“发明”,一种创新。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瞬间的“思维火花”,刨根问底,这样,才能有喜人的发现、意外的收获,课堂才更美丽,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底面半径是10cm、高5cm的圆柱体,求它的表面积。大多数学生是先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再算两个底面积,最后相加得到表面积。学生汇报后,我问了一句:有不一样的吗?出乎意料地一只手举了起来:2×3.14×10×(10+5),结果是正确的,但算式本身很多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是不是偶然凑巧呢?我请他说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是提取了公因数后得到的解法,这样3.14只用乘一次,计算很简便。我及时肯定了他的创新思想,并问道:现在是从形式的角度证明了它是对的,那么从意义上怎么理解呢?有学生说:2×3.14×10应该表示的是圆的周长;还有的学生认为:10+5是底的半径加高……我顺势追问:联系圆柱体积推导方法,你能想到什么?最终有学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讲出教师预想的方案时,部分老师便以为大功告成,停止了更进一步的探索,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本案例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无法估量的,作为教师要给足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述和显现个性化的思维,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串起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把课堂变成闪烁着学生璀璨光芒的“项链”。
四、深度的生成源于尴尬的场面艺术处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尴尬场面,面对这种非预设的生成,部分老师困惑重重、一筹莫展,并将此“高高挂起”。其实面对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若我们能冷静思考、因势利导,教学就会因意外而变得无限精彩。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时,我出示算式:49+14、64-18后,问道:估一估,这两题的得数是几十多?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一见题目,就脱口而出:49+14得数六十多,64-18得数四十多。我欣喜地鼓励学生说出思路。学生说:这简单,49+14=63,得数六十多;64-18=46,得数就是四十多。学生“以算代估”的做法远超我的预设,让我惊讶不已。如何扭转这尴尬的局面呢?我静下心来想了想,转身在黑板上把49+14改成49+1□,问:它的得数可能是几十多呢?“这题数字不全,怎么算呢?”有学生小声嘀咕。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肯定地表示完全可以估算它的得数是几十多。顿时教室一片寂静,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教室里学生的手臂如雨后春笋般渐渐举起,四十多、五十多、六十多,学生估算的方法讲得头头是道。至此我并未满足,顺势又将64-18改成6□-18,再让学生估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教室里讨论热烈,智慧的火花频频闪现……
本例中,面对未曾预料的事件,我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机敏地采用间接引导的方式,隐去某个数位上的数字,“逼着”学生改变“先算后估”的策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正确的估算方法,很好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导学目标,课堂也因此洋溢出勃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