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教学备课技能
2013-04-29戴徐堂
戴徐堂
一、把握教材本真化
教材是许多经验丰富的资深英语专家通过反复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才写成的,有其价值存在和相应的精神穿透。如何将其价值和精神从其文字的平面中鲜活出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梳理、挖掘和拓展,从而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为他们进行高质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处理教材灵活化
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
案例: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10 Thank you
本单元主要学习食品类和饮料类单词,并学会用英语如何选择食品和饮料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活动。由于本单元A板块中图片1的学习内容是“Some cake? No, thanks.”等表示复数的句型,图片2的学习内容是“An ice-cream? Yes. Two, please”等表示单数和复数混合句型,图片3和4的学习内容是“A glass of orange juice? No, thank you. A cup of tea? Yes, please.” 等表示單数的日常交际用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应该先学单数,后学习复数。基于这样的思考,老师将本单元的学习内进行了重组,即将A板块中的第3和第4副图片中的“A glass of juice? No, thank you. A glass of tea? Yes, please.”等句型和与之相关的饮品的juice, milk, tea, coffee, glass, cup等单词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将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定位在A板块的第1和第2副图的内容:Some cake? No, thanks. An ice-cream? Yes, please.等句型和相关的单词。
课堂实录节选:
Step 1 Revision (运用简笔画呈现第三单元学过的蔬果类单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句型“I can see …” 等交际用语复习。)
T: What can you see?
S1:I can see a/some …
Step 2 Presentation
巧妙运用最后一个水果“芒果”的图形,通过简笔画画一个类似芒果的椭圆形,如图(1)边画边问学生。
T: What can you see now?
S1: I can see a mango.
在下面再画一个小一些的椭圆形,如图(2)
T: Is it a mango, too?
S: Yes, it is.
然后,通过线条,将其变成一个玻璃杯,在上面出现glass字样,如图(3),接下来学习单词glass.
glass
图(1) 图(2) 图(3)
在一个真实的玻璃杯中倒入苹果汁,学习a glass of apple juice,并利用图片引入其他各种果汁和牛奶milk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学习交际用语“A glass of …”和两种不同的选择 “Yes, please.”和“No, thank you.”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意义。
分析:执教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重组,确定了新的教学目标,为了目标的高质量达成,在复习的环节,教师调动学生原有的英语知识并应用到课堂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和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三、运用教材个性化
案例:教学内容:《牛津小学英语》6B More exercise Part A Read and say。
让学生通过对教材A部分内容的学习,能感悟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原级的构成,正确地理解这两种结构所表达的意思及语义上的差异,初步掌握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原级的一般用法。
课堂实录节选:
T: Good afternoon, children.
Ss: Good afternoon, Marshall.
T: Very nice to give you an English class here. You know, my English is Marshall. Is Marshall tall or short? Please tell me.
S1: You are short, Marshall.(学生大笑,因为执教者确实个子不高)
……
分析:此公开课由著名特级教师龚海平执教,龚老师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对比为教学切入点,用幽默个性的语言在复习第一单元形容词的比较级,同时为本课教学重点副词的比较级做好了铺垫。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深入开展教材分析、把握教材的设计理念、熟悉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是教师运用教材本真化的前提,深入研读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运用教材个性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