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常画”,不是“郭凤怡”
2013-04-29张宗希
张宗希
在一个有些闷的夏日午后去看一场叫“日常画”的展览途中遇雨,这本身看上去似乎就是件颇具画面感的日常事儿。
现场展出有一百多张小幅油画和五百多张曼陀罗绘画,而这些据说只是没有进行过专业绘画训练的80后作者庞大数量作品里的一小部分,策展人刘礼宾称是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策展,邀请有理论、评论界的人士参与讨论。
展出的油画大概按人物、植物、抽象等题材内容排列,多是表现性、随意性较强的或抽象或具象的绘画,有些像梦境或暗夜里的独语,有些像凌乱的心情书写,多数画面色彩单纯而强烈;曼陀罗绘画中则有着相对理性的构图和色彩,圆形的画面里有些是油画里各种形象的变形或细化,有些则是三角、环形、圆柱、弧形等各种规则不规则的几何形或图案呈对称、放射状的构成;在圆形画面外的空白处,多有一些具有明确意义的文字,如“梦”“我有罪”“想你的”等,个别设计感和视觉效果强的会给人一种唱片封面的感觉。没有画册,现场有一本出于版2010年、包含傅国栋小说、随笔、诗歌及绘画的书:《洞穴》。
从中了解到其大致情况:有着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背景的傅国栋,2010年前有过一段幻视幻听幻觉的生命状态和体验,而书写和绘画正是这种状态里的本能反应,是“一股极其神秘恐怖的能量显示”,作者自己也“擅自认同了它们的病历资料价值”。而现在的情况则是在北京,2011年秋起跟一位曼陀罗绘画老师学习,并认为“表达是活着的一种方式,其它的我都不在乎” 。
加上策展人刘礼宾对媒体讲,傅国栋本身也不是一个艺术家,绘画只是她自我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她生命过程的一个痕迹,还说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国很多,希望通过这个个案的推出,可以引起大家关注这样一种“不见得就是艺术创作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出发点当然值得赞许,但也很容易让人想到最近被人广为关注的一个案例:郭凤仪。长征空间的介绍里写到,其“所绘形象不仅与人类的身心息息相关,同时也描绘暗示了某种灵异世界的存在”、“使绘画行为本身成为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创造性的日常事件”。
这里可能要涉及到“原生艺术”的概念,资料显示最早由艺术家让·杜布菲提出,后被人们总结出三个主要类型:精神病人的艺术表现、通灵者的绘画、具有高度颠覆性与边缘倾向的民间自学者的创作,且具有“神秘性、任意性、脆弱性、非商业性”等特点。显然,两位女性的绘画与原生艺术的范畴有着不同程度的吻合。
研讨会上有人认为,如果不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作品看,还是好玩的,然后这种呈现方式给人的感觉又像是要进入某种话语领域,这就需要更多的考虑。傅国栋自己的看法是,这个展览的呈现是一种“机缘” ,至于别人怎么评价并不在意,但是她“一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至于是什么,她似乎并不愿立即和人分享。
如果不论绘画的好坏、展览的出发点等等,一个有着长达数年自闭状态生命体验的个体,从自言书写和绘画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驱魔和治疗”、“透过自动书写和绘画的方式,将大部分异己能量加以疏导”,到“一直很强调的东西现在愿意让它很自然的去流动”,绘画已见证了傅国栋某段生命状态的嬗变过程,以致成为其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这已足够日常。
然而毕竟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有其自身的系统要求或者说有别于其它类别的门槛,正如杨卫所说,“‘作品必须要进入到一个被评价的领域”。即使郭凤仪的大部分作品,其在视觉上也达到了相应的自足程度。就“日常画”展览里视觉作品的“完整”和“纯粹”程度而言,艺术圈的人自然会有理由要求或期许它的完善和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