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为何难逃“同质化”?
2013-04-29彭侃
彭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双硕士,现为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
2013年暑期档荧屏,音乐选秀节目成了绝对主角,大大小小13档音乐真人秀节目在每周晚间黄金档竞逐,再加上电视台计划推出新的节目——这种白热化的态势甚至引来了主管部门的调控政策。7月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公布了“限唱令”,但政府的调控政策只能一时地缓解这种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千篇一律的音乐选秀节目是中国电视业长久以来同质化竞争的一个缩影,而更值得思考的是,中国电视业为何会形成这种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笔者看来,“同质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电视畸形的产业结构。1980年代“四级办电视”的政策使中国电视台数量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也给市场化改革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目前,全国共批准设立地级以上的电视台200多座,承办电视频道1300多套,且频道数量仍在不断增多,从2000年到2012年就累计增加了268个频道。
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居民提供了如此多可免费观看的频道。据统计,全国城乡居民家庭可以接收到的电视频道数量逐年增加,相比2007年可接收频道25.6个,2011年可接收频道数量达到47.6个。而与此同时,在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新兴娱乐媒体的冲击下,中国观众收看电视的时间正在缩短。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自2001年以来,我国电视观众人均收视时间呈现波动下行的发展趋势,2011年全国观众人均每日收视分钟数为166分钟,是历年来最低值,2012年全国观众人均每日收视分钟数为169分钟,比2011年略有回升,但相比2001年的183分钟,下降了近15分钟。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2012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被调查的网络视频用户中,61.6%表示在过去的一周只有1天没有打开过电视机,只有22.2%表示每天都会看电视。
频道数量的增加和人均收视时间的下降,意味着电视台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根据传媒业的发展规律,过度竞争非但不会带来优质多元的内容产品,反而会带来内容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因为对于市场中的跟随者来说,复制市场领军者的成功经验是风险较小的选择,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摊薄领军者的市场。于是一档热门节目引发一轮疯狂的跟风潮成为了中国电视业的宿命。如《非诚勿扰》引发的相亲节目潮,《非你莫属》推动的职场节目潮,以及当下的由《中国好声音》带动的音乐选秀潮。
而当同质化节目涌来,为了博眼球、拼收视,一些节目不惜使用一些低俗手段,胡编乱造一些洒狗血的故事,炮制一些奇葩型的选手,刻意制造一些争议性的话题等,最后落得观众唾弃的下场。曾有学者将中国电视业这种周而复始的创新、同质、低俗、衰落的现象总结为“蜉蝣定律”,中国电视创新,就像生命周期极短的蜉蝣一样,呈现出一种朝生暮死的现象。
因此,从根本上来看,中国电视要挣脱同质化的窠臼,实现多元化创新,必须进行深入的体制改革。目前的中国电视业结构仍旧是二元分割的,一方面,电视台的节目运营已逐步市场化,电视节目在收视市场上争得你死我活,但另一方面,维持事业单位体制的电视台却始终进入不了市场的整合和优胜劣汰。而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几乎都会保持几家电视台(网)适度竞争的局面。如美国三大电视网NBC、ABC和CBS从1950年代便开始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英国的公共电视台BBC和商业电视台ITV保持两强对峙,而日本的四大电视台富士电视台、NHK、日本电视台和TBS也对市场实现了分割。只有当中国电视台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优化整合,由数量较少的大型电视台控制市场时,电视台才能有更从容的状态,不那么急功近利。电视台才会有更雄厚的资源,能够在节目创新和制作领域有更大的投入,中国电视才能有挣脱“同质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