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姿百态
2013-04-29黄亚明
黄亚明
动物的睡姿远比人优雅。读过一篇文章,几位摄影客,到热带雨林里拍摄,恰巧见证了野生动物美妙的睡姿。
棕背树蜥,像纯净的小婴孩,趴在树枝上,两眼紧闭,纹丝不动,一根大尾巴挂在空中,与树干融为一体;长嘴捕蛛鸟和蓝枕八色鸫,绒毛竖立,睡成球状,头和喙深埋进绒毛,那单脚停歇在树枝上,蛮可爱;丽棘蜥,将蕨类植物的宽叶作为睡床,草绿的背,与绿叶一色,仿佛宽叶的一部分。长颈鹿入睡前,必将两条前腿跪下,两条后腿向前一蹦,屁股顺势往地上一坐,开始酣睡。而它那长长的脖颈,则高高地直指天空,睡姿极为雅观。
马,一直站着睡觉,不像人瞌睡时没个依靠肯定摔倒。站着睡的还有企鹅。若倒下睡,胸腹部长时间接触冰面,会导致热量大量散失。为了给喙保暖,企鹅会把脑袋扭到后边,让喙埋进腋窝。蝙蝠是白天睡觉,一大群,倒挂在岩洞或枝条或屋檐上。水鸟大多漂浮在水面睡觉,猫狗随便找个地儿就立马进入深眠,不用服药,没失眠的苦恼。某些蜜蜂,喜欢用大颚咬住草木,悬挂在空中睡觉。蜘蛛猴则把尾巴勾在树上睡。蛇和蟒这类“长虫”,信奉低调有理。它们睡前将自己绕几个圈,盘成一坨,这样既能在丛林或洞穴内隐蔽、保温,也能节省空间。海豚始终一半清醒一半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右半脑轮流睡,别看它在打瞌睡,其实警醒着呢。懒得出奇的树懒,一生与树不离不弃,每每在美餐了一顿嫩芽、果实之后,不抱着树枝睡不好。有一种鱼,甚至会吐丝结网,将自己放进丝质包裹里,避免寄生虫的纠缠。
河马常抱团睡觉,一组成员最多能达到30头。尽管河马是陆地哺乳动物,但夜晚它们大多在水下度过。成年河马一次在水下能屏住呼吸停留5分钟。它们间歇性地浮出水面深呼吸,然后潜入水中,令人惊奇的是,一切都在睡眠中完成。当然,为防止进水,河马会闭塞鼻孔、折下耳朵。
远离天敌,善于伪装,遇到危险可以迅速撒开脚丫或翅膀战斗、奔逃,这是动物选择睡姿的第一要素。刺猬睡觉,嘴和鼻露在外面,身体蜷成球形,棘刺直立,全副武装。猫侧着头,一只耳朵紧贴前肢睡觉。它的耳朵特灵,周围稍有动静,就会引起警觉。狗在睡前总是东闻闻、西嗅嗅,有时要绕上几圈才躺下来,为了保护鼻子,狗常用前肢捧着鼻子睡。牦牛睡觉围成一圈,老弱病残者在中间,年富力強的在外围警戒。海象睡觉,几百只挤在一起,只有一只醒着站岗。如果它疲倦了,就推醒旁边的同伴换岗,轮流放哨。
在西双版纳,我看见过猴子睡觉。小猴子天性爱耍闹,老猴子生怕它跑远了,坐着睡觉时,一定会用前肢把小猴的尾巴紧紧捏住,左肢捏累了再换右肢,有时干脆把小猴抱在怀里,一刻也不肯放松,舐犊之情让人莞尔。
恩爱的鸳鸯夫妻,白天形影不离,晚上睡觉,雄鸟用右翼向左遮掩着雌鸟,雌鸟以左翼向右遮掩雄鸟,双双交颈,“同眠共枕”。
网上有神人秀图片,两只花猫,侧身在家用的炒锅里酣睡,头挨头,脸对脸,身子弯成弧形,其态可掬,两小无猜、地老天荒的样子。
灵长类的人,多贪嘴,心黑,噩梦时不时侵袭。《山海经》告诉我们,你可以用冉遗鱼和鵸鵌(biéfū)医治。冉遗,鱼身、蛇头、六脚,眼睛细长如马耳。鵸鵌,像乌鸦,三脑袋,六尾巴,喜欢嬉笑。它们都是异兽,能避凶邪。
异兽的妙处在于,你吃了它,睡觉时不再噩梦连连。问题是谁敢吃这副恐怖的活药?
摘自《滨海时报》201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