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

2013-04-29尚春霞于庆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9期

尚春霞 于庆浩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 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2例胃镜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患者进行EUS-FNA检查,部分病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价EUS-FNA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9例患者获得EUS-FNA术后诊断,EUS-FNA敏感性为75.00%。有3例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均与EUS-FNA病理或涂片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US-FN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安全、有效。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 胃肠道间质瘤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51-02 自从超声内镜(EUS)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查以来,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诊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病变,尤其是普通电子胃镜下活检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的诊断不能完全明确。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能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同时进行超声和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以及指导下一步的治疗[1]。现将我科行EUS-FNA的15例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6~81岁(平均58.5岁)。临床表现进食梗阻感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消瘦2例,上腹部疼痛3例,无明显症状3例。术前均已经过普通电子胃镜检查,部分病例行胃镜下黏膜活检术,均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变部位:胃部9例,肠道3例。

1.2仪器和方法: 术前禁食,检查出凝血系列以及血常规。穿刺前均常规进行 EUS检查。超声内镜型号为Olympus(GF-UM2000),使用超声频率为5.0、7.5、12 MHz。将超声内镜送入消化道腔内,抽气注水后将超声探头置于病变附近,了解病变情况后进行穿刺。穿刺镜型号为Olympus GF-UCT2000,穿刺针用Olympus NA-10J-1(22G)。操作方法:按常规EUS操作法将探头插至病灶附近,显示病灶及其周边血流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以及穿刺深度。在内镜引导下将穿刺针经过胃或食管壁刺入病灶,在10 ml负压下反复插抽3~5次,拔出穿刺针,将所抽吸出的组织液以及组织碎片进行涂片,如果抽吸出组织条,则放入甲醛溶液中固定,并及时送病理科检查。如果抽吸物量和(或)形状不理想,则重复上述穿刺一次。穿刺结束后观察穿刺点,如无明显出血,则退出穿刺超声胃镜,完成操作。术后禁食24 h, 给予抑酸、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2结果

病变均呈低回声,多呈类圆形,最大者6.5 cm×3.0 cm, 最小者0.6 cm×0.8 cm。12例中有9例无明显异常发现,EUS-FNA的敏感性为75.00%。有3例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均与EUS-FNA病理或涂片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100%。1例胃窦脓肿行EUS引导下脓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中内镜下见穿刺口流出较多淡黄色黏稠脓性液,原隆起性病变随之塌陷。术后口服抑酸剂以及抗生素1周,1个月后复查超声内镜,病灶基本消失。1例胃外压迫行EUS-FNA,两次均抽得血性液体,剖腹探查术发现脾切除术后残余小块脾脏紧贴胃壁并向胃内压迫。EUS-FNA发现胃窦恶性淋巴瘤,首先考虑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例。该患者于外院多次胃镜活检,均无明显异常发现,拟诊“胃癌”而收住我院普外科,术前EUS-FNA使该患者避免了手术,而转入血液肿瘤科进一步诊治。本组EUS-FNA 15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感染及内脏穿孔等。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最常发生在胃部。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 Cajal细胞,其肿瘤细胞主要有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本研究发现,认真负责的病理科医师可以提高GIST穿刺细胞涂片诊断的阳性率。Fu K等术后复查了2例术前EUS-FNA漏诊的GIST病例的细胞涂片,发现了涂片上少许梭形细胞黏连呈层状或成簇存在。术前病理科医师误以为这些细胞是纤维组织和/或胃肠道管壁的平滑肌碎片而导致漏诊。目前认为CD34和CD117(KIT)是GIST特征性的免疫组化表型,EUS-FNA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诊断GIST准确有效。Ando等对23例GIST患者检查后发现:单用EUS的定性准确率仅为78%,而EUS-FNA可达91%。绝大多数的GIST具有潜在恶性,男性GIST患者因更具潜在恶性而引起重视[2]。EUS-FNA由于可以提供细胞学甚至病理学诊断而有助于GIST潜在恶性的判断,弥补了常规EUS单纯影像学检查的不足。Sato T等认为如果采用随访观察和选择性治疗的措施,则三分之一的胃部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可以避免外科手术,随访期间并没有出现恶性肿瘤诊断延误的现象。所以,如果有条件进行EUS和最终的EUS-FNA的诊断随访,那么小的胃部黏膜下肿瘤应该进行保守的观察监测。

EUS-FNA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感染和穿孔,报道的发生率为0.5%~1%。迄今,国外的多个临床研究均未发现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本研究病例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也说明EUS-FNA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方法[3]。

总之,EUS已成为目前鉴别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但是单独使用EUS进行影像学检查对部分病例较难进行准确诊断,特别是对于普通胃镜活检阴性的病变以及来源于第3、4层的低回声团块更应该尽可能地进行EUS-FNA组织学确诊[4]。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震东,李兆申. 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81-285.

[2] 宁建文,季峰,王丽君,等. 265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内镜诊断价值[J]. 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381-385.

[3] 郭文,张亚历,张振书,等. 内镜活检与超声内镜对弥漫浸润型胃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 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4). 224-225.

[4] 孙思予. 纵轴内镜超声诊断及介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