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楚汉女性服饰的造型特点与艺术成就
2013-04-29李兰兰陶辉
李兰兰 陶辉
摘 要:(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51-P253)古代汉江流域服饰设计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先秦楚国、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江流域女性服饰艺术成就尤为突出。它们既有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共同特点,更有特殊的地域文化特点。在服饰设计风格多样化的基础上,女性服饰呈现出自由、浪漫的精神气质,是理解中国传统女性服饰艺术精神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汉江文化;女性服饰;艺术美学
本文系 “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YJTA60047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51-P253)
汉江流域的古代女性服饰是以一种地域文化的视觉形式来展现其人文精神、社会风貌的,它为今天华服研究提供了极具历史价值的线索。中国历代服饰文化追根溯源都是古代汉江流域服饰文化的延续与演变。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能够集中体现汉江流域古代女性服饰发展成就与艺术特点的文物,有先秦楚国帛画与木俑、汉代画像砖与陶俑、南北朝的画像砖等等。
一、楚国汉江流域服饰成就与艺术特点
楚文化是以长江中游和汉江流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今天的湖北、湖南为主。汉江既是楚文化发展的源头,也是楚文化繁荣的基础。通过楚服的款式设计与艺术特点就能够弄清楚其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礼记·深衣》提到:“古者深衣,盖有制度”,其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①。“深衣”创始于周代,流行于战国时期及后来的秦汉,为楚文化的主要服饰,在古代较为流行,有其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当时南北文化意识的差异,深衣的款式也不同。北方衣袖窄长,上衣紧贴身体,下面的衣裾宽大曳地。南方仅楚国的深衣款式就有多种:一种是衣袂肥大而下垂,宽度与衣长相同,衣祛突然收紧,就像个大圆口袋,衣裾的下部宽大而拖长;还有一种式样,袖子从肩部向下开始变窄,形成一种细长窄小的袖口,衣裾曳地不露足。
深衣的特点是上下衣裳连在一起的服装,下摆不开衩,如《礼记·深衣》所说的“续衽钩边” ②。所谓的“续衽钩边”即将右边的衣襟接长,接长后的衣襟成三角形,穿时襟摆旋转到背后扎进宽腰带里再用丝带系扎。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帛画《战国—云纹绣衣、梳髻贵族妇女帛画》,图中妇人身穿宽袖紧身长袍曳地,袍上身绣以抽象不规则云纹。在衣领和衣袖上比较有特点,用深浅相间的条纹锦制成,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这种深浅相间的部位称之为“宽缘”,也就是楚服中较常见的“衣作绣、锦为缘”。袖型表现为小口大袖,即袖口小、袖身大,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琵琶袖”,这是南方楚国比较典型的深衣款型。這种大袖小口式的袖型在汉代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宽缘和袖身的对比没有楚服那么大。腰间束丝织物大带且系扎在靠臀处,腰身用丝织大带束得非常细,也验证了“楚王好细腰”的说法 ③确有装饰设计应用上的历史依据。但细腰装束并不仅限于宫廷流行,从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金村玉雕舞女 ④和楚铜器可以得到证明。楚铜器的足一般都较中原的铜器细而且高,楚贵族特有的升鼎就有十分明显的“束腰”样式;同样,楚纹样也以修长著称。说明这种细腰装束在当时已成为社会习俗,当时是作为美的标准出现。这一类款式是春秋、战国以致汉初贵族男女比较常用的曲裾深衣。
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出土的战国——绣云纹、锦沿曲裾衣妇女彩绘俑,其服饰款型属于交领、右衽、束腰,用丝带系结,右衽即领部衣襟交叠向右。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上有着严格的区分,比如:束发还是披发,左衽还是右衽都是分辨华夷的标志。袍裾沿边均镶锦缘,门禁和衣摆上是宽幅深色重菱纹暗花锦缘,袍身纹饰为抽象凤纹和云纹。重菱纹又称“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义 ⑤。衣身大面积抽象线条与细节处理相结合的图案,以点线面展现服装和谐均衡的形式美,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色彩非常的丰富,而且为了表现出图案的层次感,图案细节颜色的深浅、亮暗程度也不一样,细节的变化微妙。
汉江流域流行的装饰设计风格对楚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从襄阳博物馆展出的饰有蟠虺纹图案的青铜器,都属于汉江流域出土,这种蟠虺纹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襄阳博物馆和河南淅川博物馆展出的大量楚系青铜器上主要是以蟠虺纹为主。蟠虺纹又称“蛇纹”,以盘曲的小蛇形象构成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盘旋交连状。它有很强的装饰性,见证了楚系青铜设计文化与汉江流域有直接联系。而且见证汉江流域设计文化对楚服设计影响的例子也是存在的。而这些青铜纹饰在服饰上的应用并不少见。如从战国楚墓俑中可以看出人物服饰属于典型的宽衣束腰博带型,锦缘为深色,衣身为浅色。袍身的纹饰明显与春秋晚期的蟠螭纹铜鼎有密切的联系。袍服全身布满与铜鼎类似的蟠螭纹,且分布均匀有规律,大小一致,汉江流域带通过服饰艺术展现了巫术神话、庄重狞厉美的楚文化。
二、汉代汉江流域服饰成就与艺术特点
汉代袍服基本沿袭楚服的深衣制,这一时期的服饰更为考究,因为有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服饰制度,在儒家思想统治下通过汉代服饰艺术更多的体现了君权神授的主观意识。袍服此时为最流行的服装式样,宽衣大袖,袖子肥大、袖口以收敛的“琵琶袖”为主。它是在深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最显著的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加多,衣服的下摆增多。同时袍服的衣领、衣袖、衣襟、衣裾等边缘部位缀有花边装饰,且花边的色彩及纹样要比袍身面料素些,以菱纹、格纹等几何纹最常见。而楚时期的深衣与之相反,从前边的图1和图2就可以了解到,楚时期的深衣是领、袖、襟的宽缘要比袍身的颜色要深。根据袍服襟摆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类型,到东汉时期开始以直裾袍为主。
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成喇叭状,行不露足。穿着时襟裾随曲裾盘旋,衣服转折好几圈,缠裹在身上,绕至臀部,然后用丝带系扎。衣袖有宽、窄两式,图中仍属于大袖,但是并不像楚服中“琵琶袖”的小口大袖的对比那么大。说明汉代的衣袖逐渐从楚服的琵琶袖向魏晋时期的大袖过渡。且衣领和袖子很有特色,衣领通常采用领口很低的交领,穿的时候要故意露出里面所穿衣服的几层不同的领子,最多是达三层,当时称为“三重衣”;而袖口也和领口一样,层层相叠,里面比外面长,露出内袍的袖缘。衣服的襟裾边饰秀丽,这种深衣大多镶边,在当时成为一种流行的装饰样式。曲裾深衣为汉代早期男女都常见服式——曲裾深衣,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汉,但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很少,主要成为女子的专用服式。
直裾深衣的特点是右衽,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但在北方地区也会出现左衽。直裾深衣的普及是伴随着内衣的改进——有裆裤子的出现。这种深衣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但到西汉时,直裾则取代曲裾成为礼服。
馆藏于河南南阳汉化馆的东汉舞女画像砖,表现的是身着直裾深衣鼓舞者,属于东汉时期的交领右左衽、宽袖深衣。也有的是交领右衽,袖口宽博,套有长长的小袖,也就是后世戏曲服上的“水袖”。下为打褶裙,内穿阔边大口裤。虽然是以儒文化为社会背景,但其服饰思想与造型仍保留着楚韵遗风,所以砖雕中人物舞蹈时挥动舒卷衣袖,以衣袖的流动表现身姿的柔美,整个画面造型完美和谐,舞姿轻盈的楚风。
我国古代头发的处理是非常讲究,不同年龄、身份和民族的人,其发式不同,要求和标准也不同,从中也可以窥探出汉文化的服饰特征。汉代女子发式比较典型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梳在颅后的垂髻即挽髻,这种下垂的发式在整个秦汉期的妇女发式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挽髻受战国时期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妇女所流行的椎鬓的影响;所挽式样不同,其命名为“迎春髻”、“垂云髻”、“飞仙髻”、“同心髻”、“堕马髻”、“倭堕髻”等 ⑥。如堕马髻的主要特点是下垂至肩背,侧在一边,给人以发髻散落之感,这正是堕马髻的基本特征所在;倭堕髻是从汉魏至隋唐五代,倭堕髻一直受到妇女的青睐。《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倭堕髻的样式有“堕马之余形”,仍保留着堕马髻那种低垂、倾斜、侧在一边的特征。汉代以后,妇女的发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宫廷里仍然采用周朝的假髻装饰的发型与发饰礼制;其二,富贵人家的妇女的发髻形式由后倾向向前推移成为高髻,并搭配上奢华的装饰品;其三,是普通妇女仍然喜欢朴素的裸髻。
尽管汉代人物服饰有丰富的形式特点,有不同的地域风格变化,但整个汉代女性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保存了较强的楚文化与汉江文化的趣味,表现和传递出强烈的“汉江游女” ⑦色彩,即开放、自由的精神气质和服饰特点。
三、魏晋南北朝汉江流域服饰成就与艺术特点
汉江流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和楚汉服饰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一时期正处在南北民族大融合,思想文化异常活跃的特殊时期。服饰变化上的突出表现是将中国古代的宽衫大袖褒衣博带发展到极点。表现了在冲突、压制的黑暗中,文人墨客的苦中作乐与个性张扬,使得伦理观念和服饰风格在这个时代有了新的定义。这一时期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思想,隐于山林,对自然万物的尊崇。植物纹样的装饰图案也是从这个时候出现的,达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女性服饰上的具体表现是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成为当时的主要服装,杂裾垂髯服,褶裤;发式上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发,虽然早在汉已出现,但在这一时期成为一种时尚,在宫廷和民间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出自汉江流域襄阳贾家冲出土的南北朝画像砖,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隐居山林,寄情山水的生活风貌。它与沈从文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刻画做比较,可以找出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服饰特征的共性。这些正是庄子欣赏的“解衣般礴”之态的魏晋风度,文人的衣服开始宽松开敞,进而露胸袒怀。“竹林七贤”引领此风,抛弃儒家经典,崇尚玄学清淡,放荡不羁,超然无物,潇洒飘逸,以表达自我为目的,追求“精神、格调和风貌”。对服饰的传统礼法非常蔑视,也影响到了这一时期的女性服饰风格,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怀,素雅朴实的服饰色彩,直接反应到当时的服饰观念和风尚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衫子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其交领右衽,领袖都施以边缘;束腰,上紧下松,袖子宽敞肥大,又在腰上系围裳,从围裳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飘带——杂裾垂髾 ⑧;下为多褶裥裙,裙长曳地。这种款式是汉代深衣的一个延续和发展。由于使用了轻柔飘逸的丝绸材料,所以这种装饰使女子在走动的时候,衣袂飞舞,飘带翔动,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江流域楚汉女性服饰很注重人的内在精神,都在充分的追求自我。他们讲求脱俗,一反世人注重浮华外表的作风,提倡以外在风貌表现高尚的内在人格,追求内外完美的统一,这种新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
结语:从上分析可以看出,汉江流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女性服饰文化既有多样性,也有内在的统一性。它继承了楚韵,奠定了服饰文化基础,使中国传统服装宽衣、束腰、博带、温文尔雅而不失风度和浪漫。并且在各个朝代中又有各具特色。楚服更多的是一种浪漫神秘的巫术文化表达;汉服则更多的是阶级等级制度下人的意识通过服饰的外在形式表达,传达儒家思想。
汉江流域服饰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各时期服饰艺术发展的承接点,它使服饰文化更加丰富。汉江流域很可能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揭示中国古代服饰艺术成就与特点的很好的切入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原载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
注释:
①参见《周礼·仪礼·礼记》,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525页。
②参见《周礼·仪礼·礼记》,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525页。
③战国策》楚一《威王问於莫敖子华》记载:“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小要即细腰——引注),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墨子》“兼爱(中)”篇评述为:“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韩非子》评述为:“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资治通鉴》卷四六《汉纪三十八》记载:“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④见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68页图二八。
⑤华梅:《服饰与伦理》,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⑥参见袁仄:《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第41 页。
⑦《诗经·漢广》说“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成了“汉江游女”文化演进的渊源。
⑧参见陈东生、甘应进主编:《新编中外服装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作者简介:
李兰兰(1988- ),女,湖北荆门市人,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饰文化、服装立体造型。
陶辉(1969- ),女,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服装立体造型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