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爱
2013-04-29杨莉
杨莉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在这优美的旋律中,让我联想起在幼儿中开展挫折教育带来的美好前景,进而坚定挫折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请先看三个不同国度的幼儿摔倒之后——
一个美国幼儿摔倒了,母亲用鼓励的眼神说:“宝贝,自己站起来!”一个非洲幼儿摔倒了,母亲只在孩子旁边反复模仿摔倒并站起来的动作,以无声的实际行动教孩子自己站起来;一个中国幼儿摔倒了,母亲连忙跑过去,扶起幼儿,不停地说:“宝贝,别哭,摔着没有?”有的还直跺地面:“都怨地不好,让宝宝摔倒了,妈妈打地。”那么这三个不同国度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怎样呢?——美国的孩子独立坚强,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非洲的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去闯生活;而中国的孩子似乎永远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中,不敢独自去面对。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即所谓的“碰钉子”。所谓挫折教育,就幼儿而言,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挫折教育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幼儿中有机的开展挫折教育呢?
一、实现家园教育同步,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对幼儿来说,同样的挫折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磨练他的意志使其奋发向上。
幼儿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教育,要实现家园教育同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幼儿在园与同伴发生抓扯受伤,经教师教育后与同伴和好如初,可放学后家长见孩子在幼儿园吃了点亏,就理直气壮说:以后再发生这种事,就使劲儿抓,抓不赢就咬。这种家园教育不一致的结果只会导致挫折教育的失败。幼儿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社会、家庭、幼儿园达成共识。
作为家长应高度认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配合幼儿教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要经常对孩子说:“妈妈(爸爸)相信你能够处理好。”“妈妈(爸爸)相信你能够做得非常好。”“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当幼儿面对难题或遭遇失败时,家长大多是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形成学习上的依赖性。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践,探索挫折教育的途径
挫折教育的过程是循环反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而是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进行。探索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
在幼儿园,我们建立了教育活动系列,从小班开始,使幼儿逐步学会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在中大班,则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训练幼儿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务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耐挫能力,又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
可以主动创设挫折情境,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再如:各种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在活動中赢的幼儿给与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输的幼儿经受失败没有奖励,大部分会不高兴甚而哭泣,教师则借此上一堂课——假如游戏或比赛中我输掉了,怎么办?找出原因:如果是自己没尽力则下次要努力;如果是别人比你强则要加把劲赶上他;承认失败:输一次不代表永远输,下一次争取赢;参与了就已经获得一些经验,改正它下一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三、依据各自不同特点,善于把握挫折的适度
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恰当地把握挫折教育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提高幼儿心理耐受力来说决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不同幼儿积极的心理耐受力,又不超过每个幼儿心理的承受度。同时,挫折教育的实施还应有一个内在程序: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在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设置挫折的程度和频率,一次面临的难题不能太多。在幼儿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加以鼓励,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幼儿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四、树立正面典型榜样,适时提供抗挫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眼中,父母和教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例如:有些幼儿不敢走平衡木,教师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能行!”或者说:“你像某某小朋友一样勇敢,教师相信你!” 在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会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当战胜困难后,教师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
孩子的心理耐受力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而增长的。为此、我们还通过多种途径如谈话、讲故事、向幼儿传授战胜挫折的间接经验,为他们靠自身不断战胜挫折提供能量。同时选用一些中外文学名著文化经典,以及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的成才故事,形象的教育如细雨润物,鲜明的形象与不怕挫折的精神会自然涌入孩子的心灵,让幼儿从故事中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看到了抗挫的伟大力量。
21世纪是复杂多变、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它需要具有坚强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品德、丰富的技能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促使幼儿养成坚强的性格、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和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耐受力,从而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中求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