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013-04-29李秀芳王建忠

职业时空 2013年9期
关键词:相关研究应对方式焦虑

李秀芳 王建忠

摘要:通过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并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2.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显著性差异;4.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5.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应对方式;相关研究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会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增加,致使心身疾病和焦虑问题的出现。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是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焦虑最有利于考生水平和能力的发挥,而过高的焦虑或无焦虑则不利于考生能力的正常发挥[1]。

目前对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不少,但具体到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甚少,因而,本研究采取针对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实际情况组合问卷,以廊坊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和分析大学生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焦虑水平之间的差异以及其对焦虑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并对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进行研究分析。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廊坊师范学院五个专业(思想政治、心理、数学、化学、体育)三个年级(二、三、四年级)在校生20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系别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其中包括女大学生117名,男大学生77名。

2.研究工具

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由美国阿隆·贝克(Aaron T.Beck)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种分析受试者主观焦虑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贝克焦虑量表(BAI)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量表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受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BAI分析方法简单,把自评完成后的量表中21个项目多项分数相加,得到粗分,再通过公式Y=1.19X转换成标准分。本研究中得分Y<30为轻度焦虑,30

信度:用BAI对60名焦虑症患者及80名健康人作检查,把检查结果的总分作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BAI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

效度:对60名焦虑症患者用BAI和SAS焦虑量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28,结果表明BAI与SAS客观评定的总分显著正相关。证明BAI在中国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

信度: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

效度:应用此量表测查了城市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职业的人群846人,样本的积极应对维度M为1.78,SD为0.52;消极应对维度M为1.59,SD为0.66。人群测试表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反映出人群不同应对方式特征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效度[2]。

3.施测程序

问卷调查的实施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的导语和统一的答卷纸,以宿舍为单位集体发放,统一回收,研究数据的管理、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2.0完成。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焦虑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对所选取大学生群体样本进行统计,由表1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焦虑分数集中在30-44.99之间,处于中等焦虑。大学生群体中45分以上的人数较少,说明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占所调查人数的9.2%。

表1 大学生焦虑水平分布

2.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检验

表2 大学生焦虑水平及积极、消极应对方式

的性别差异分析(±s)

*P<0.05

从上表的T检验可以看出,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焦虑分数偏高,这表明在大学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男女大学生在面临焦虑时都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在采取应对方式上男大学生采用的积极应对上的平均分比女生高;男女大学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差异不大,没有显著性差异。

3.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检验

表3 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s)

*P<0.05

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所选取的三个年级被试中,各年级的焦虑分数和积极应对方式采用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大四学生采用的频率较其他两个年级偏高;而大三的学生在面临焦虑时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4.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专业差异检验

根据表4的数据结果,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焦虑分数比其他专业的学生高很多,其次是数学专业的学生。而在采取应对方式上,心理学学生也较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分数比其他专业相对要低。

表4 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专业差异分析(±s)

*P<0.05

5.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分析

表5 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P<0.05

表5的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三、讨论与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群体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2%,其中61.3%的大学生人群的焦虑分数处在30-44.99之间,属于中度焦虑,19.5%的人群属于轻度焦虑。这与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文化水平的群体有很大关系,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抱负和追求,勇于面对更多的挑战,因此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焦虑分数偏高,这表明在大学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具有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和职业的压力,造成男大学生的自身责任压力较大。在采取应对方式上男大学生采用的积极应对上的平均分比女生高,因此在积极应对得分上男女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学生因为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所以在产生焦虑时大多数都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进行自我调节,而较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但是男女大学生由于性格的不同所以在遇到焦虑情绪时男生能更好地宣泄,而女生具有内敛的性格更容易压抑焦虑情绪。

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所选取的三个年级被试中,各年级的焦虑分数和积极应对方式采用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大四和大二学生的焦虑水平一致,都比大三年级高,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取样有很大的关系,调查选取的大二被试较少而且由于各种考试的压力所以焦虑水平和大四一致。在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大四学生采用的频率较其他两个年级偏高;而大三的学生在面临焦虑时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大四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磨练已经成熟了许多,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考试以及考研的压力,导致他们有时比较偏激,所以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大四学生都较多采用。而大三的学生由于已经更好地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心理成熟度和承受能力比较好。再者大三学生就业的压力还没有来到所以在面临焦虑时心态比较平和,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焦虑分数比其他专业的学生高很多,其次是数学专业的学生。经调查发现心理学专业和数学专业大三学生功课都比较繁忙,但心理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以及就业趋势过分担忧所以比数学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更易产生焦虑情绪。在采取应对方式上,由于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学会更多的自我调节的方法所以也较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在采取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分数比其他专业都相对要低。原因可能是其专业竞争没有其他专业激烈或者是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政治素养较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易产生焦虑情绪,所以采取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分数较低。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见,焦虑水平较高的群体不会使用正确的应对方式的发泄情绪,只会消极对待;从另一方面能说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能降低焦虑水平。而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原因,可能与样本取样有关。

四、结论及应对策略

1.结论应对策略

综合本研究发现,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9.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焦虑和积极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焦虑水平上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焦虑水平与消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之间也有显著相关。

2.应对策略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焦虑,提高自己应对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之所以产生焦虑有两个原因:一是焦虑应激源的出现,二是个体认为无法面对或无力应对应激源带来的危害,从这个角度讲个体对焦虑应激因素的认知,以及对其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同时要指导学生对自己能力进行分析,自我了解,促进学生增强对焦虑应激因素的自信心,从而减少过度焦虑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影响。

(2)指导学生掌握应对策略,及时寻找解决方法。正确的应对策略包括: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识评价;消除或回避焦虑应激源;做好心理准备以应付;寻求社会支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应对能力以避免焦虑情绪。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特殊群体,如:大学新生、个性内向者等进行心理辅导训练,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正确充分认识,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在遇到一些事情产生焦虑情绪时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3)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应对能力。研究表明,对外界刺激应对能力强者,一般可较少受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而且,增强应对能力,也是应对应激的根本性措施。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特殊群体,如贫困生、多次考试失败者、个性内向者以及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训练。通过心理辅导,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增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遇到一些事情而产生焦虑时能有效应对和处理[3]。

参考文献:

[1] 唐宏,李小波.大学生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赣南

医学院学报,2002,22(1):101-103.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99,(1):238-241.

[3] 张建峰.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

2004,(4):90-91.

猜你喜欢

相关研究应对方式焦虑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相关研究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