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静”到“动”的地理云

2013-04-29张越

中国信息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无锡时空框架

张越

“时空信息云平台”近年来成为地理信息领域的热点问题。4月,“智慧无锡”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可行性方案评审,目前正在等待相关部门批复。

时空让“云”动起来

过去测绘工作只要求提供框架,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快速变化,单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已远远难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所以如何使地理空间框架体验度更好、实时性更强、移动性更大、可控性更高、自主性更强,成为向智慧城市的发展的升级方向。

将多种实时数据和云计算的功能结合,搭建一个即时调用搜取的时空信息应用平台。比如,遭遇了山体滑坡,救援指挥中心可以立刻调取这个地区先前的山体滑坡数据,地点、时间、灾害程度等所需信息,与灾害地区检测系统所提供的实时数据自动组合,把基础数据、专题数据以及相关的东西都模块化,便于根据需求来调用。而过去,只能根据地理空间框架了解到灾害发生地的地形地貌与人员居住等固定信息。这就是时空信息云平台,有人称它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版”。

从测绘角度来说,数字城市建设阶段主要是进行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构建。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搭建将包括多尺度、多要素、多类型、多时相的数据。测绘尺度小到1:400万、大到1:500,类型上包括先前常提到的4D、DSM、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立面街景等新技术,以及云计算对信息空间共享、集成数据、计算功能、软件设备对接等,都将是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阶段的新标准。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将时空信息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信息化工作中的技术依托。通过时空信息云平台,还可以针对具体的需求,来组合资源、共享数据,发展信息搜索平台。

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地理空间框架,再到时空信息平台,逐渐搭建起了一个智慧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时空信息载体。在这个从初级逐渐到高级的过程中,动态化的地理“云”平台开始以全覆盖、各时刻的地理信息为基础,依托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提供实时位置信息,同时进行精确匹配,将精细三维、全景影像、视角三维、立体街面、智能感知设备获取的视频、RFID等新技术应用在平台搭建中。同时,在服务方面,时空信息云平台强调与物联网实时感知相联系,面向泛在应用环境,按需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开发接口和功能软件服务,智能化地服务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行。

无锡地理“云”构想

谈到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申报,无锡市信电局信息化推进处负责人介绍说,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各地对地理测绘工作的需求加大,现有的地理信息框架主要是提供静态地理信息服务,而时空信息云平台将实现对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更精细准确框架信息的收集,按需服务,将在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国土、智慧旅游、公众应用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据了解,无锡的数字城市建设,已具备了“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这一向智慧城市迈进的基础。目前,无锡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天地图无锡节点已经完成开通,地理信息共享公共平台在无锡市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作为工信部确定的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具备云计算、物联网等开展试点工作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具备可扩展的服务器组群、海量吞吐存储设备及带宽网络设备,具备一定自动化、虚拟化、智能化等技术的研发与使用能力。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从数字走向智慧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如果申报立项得到批复,无锡接下来将会在时空数据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开发、支撑环境完善、典型应用示范等四大领域展开工作。提升对各时期的地理、现势地理、实时位置、多维度可视化地理和实时更新等信息采集和集成能力;建设开发包括面向应用的地图类功能及宿主环境、二次开发接口、按需自动或智能组装资源的知识引擎、运维监控和入口门户等应用;根据无锡建设实际,构建能够满足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运行服务的软硬件环境;选择实时性、移动性、自主性和智能化程度高的领域和需求,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在原应用系统基础上改造升级,研发面向公众服务的终端应用系统。对于云平台存储的海量测绘数据,无锡也将探索“对内共享、商用推广”这一应用、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无锡时空框架
无锡一棉
无锡一棉
跨越时空的相遇
框架
镜中的时空穿梭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无锡公交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WTO框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