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保健类语篇中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人际功能对比研究

2013-04-29刘华

现代语文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际功能交互性第一

摘 要:语言中的第一、二人称代词承载人际功能,赋予文本交互性。调查显示,英汉保健类语篇中都使用了一定量的第一、二人称代词,是兼具信息性和交互性的话语。英语保健类语篇中第一、二人称代词的频率远高于汉语,且就语篇主题看,它们在英汉中的分布也呈现差异,英语各主题间两类人称代词的差异较小,汉语则更易受话语主题影响。调查表明,英语保健类语篇的交互性明显高于汉语,文本互动性更强,劝说功能更为突出,信息传递可能更有效、可接受度更高。

关键词:保健类语篇 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人际功能 交互性

Halliday(1985)认为,语言拥有“概念、语篇和人际”三大元功能,其中人际元功能用于解释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变化和成熟,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人际功能是为了实现人际关系需求而发展出来的,主要由语气和情态系统组成,指讲话人对听话人所持的态度以及讲话人对其所讲内容的确信程度。

一、人称代词

Halliday(1985)指出,人际功能可通过人称代词等方式体现。人称代词即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何自然,1988)。人称代词首先具有指示功能,指代文本中的人或物,同时还具有衔接连贯功能和人际功能。人称代词不仅用于指称话语事件中的参与者,还揭示说话人对相关人物的态度,与听话人建立的特定关系。

人称代词是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方式,不同的称呼揭示了不同的人际时空关系,其变换能改变叙事角度、视野以及听话人的接受心理(王红梅,2008)。语篇中的人称代词能体现作者对语篇涉及人物所持的态度,能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创建某种关系(Carter,1997)。总之,人称代词具有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

二、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人际意义

英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都可划分为第一、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且根据数量和性别有相应变化形式,英语人称代词还有格方面的变化。一般的交际模式由“表述者/说话人—信息—听话人”三大要素构成,人称代词用于指称交际模式中的参与者或模式之外的第三方。Jespersen(2010)说过,言语事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用于指称说话者本人,第二人称指说话对象,第三人称则指二者之外的人或物。由于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于指称及建立语篇连贯,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主要功能才是实现人际意义,因此本文仅讨论英汉语言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人称代词有单复数之分,单数第一人称为“我”(某些方言中也有“俺”)、复数为“我们”;单数第二人称为“你”和“您”,其中后者为尊称,复数则是“你们”。现代英语中仅第一人称有单复数之分——“I”和“we”,第二人称形式上不区分单复数,都是“you”,一般要根据上下文或语境判断人称的单数或复数。

通常情况下,人称代词“我/I”表示说话者本人或语篇作者,其人际意义是将话语双方带入正在进行的交际场景中,缩短了交际距离(刘素祎,2008)。“我们/we”一般情况下指含说话人在内的多数人,有“包括”和“排除”两种用法(排除听话人或说话人),都能拉近话语双方距离,使言语显得更亲切。汉语第二人称单数“你”揭示“同等关系”,显示话语双方之间是平等的,“您”则揭示“权势关系”,话语双方的地位、身份有别。王红梅(2008)指出,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会产生空间距离感,但这种距离是对话性质的,是近距离的,有亲切感。说话人使用第二人称,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直接作用于听话人,将听话人“卷入”话语事件,创造一种面对面的讨论、切磋或劝导语气,使话语双方达成共鸣。Cook(2001)指出,代词“you”具有高度介入性,说话人使用“you”,是在试图通过直接向对方发话,获取其注意,赢得其信任。在某些文本,如广告中,使用“you”是把听话人当作交际的直接参与者看待,赋予了文本私人性质,将公共性话语变成个人话语或面对面的谈话,要求听众做出回应,使单向话语具有了对话性。(李桔元,2009)

三、语料和方法

保健类文本是一种常见语篇,主要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养生保健知识,传授并劝说大众采用科学、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常见于报刊杂志(含网络版)。此类文章或长或短,主要提供生活小知识,如减肥、疾病预防、治疗疼痛、减压、营养搭配食物等,目的是传输知识,号召读者遵照建议行动,以获得身心上的健康愉悦。由于面向普通读者,此类文本的语言一般具有亲和力,容易使读者接受。

本文考察英汉保健类文本中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和比较,揭示此类文本中人称代词在其人际功能上是否存在语际和主题差异。为此目的,笔者在互联网上选取了总词型数分别为23、456的汉语保健类文本20篇以及23、505的英语保健类文本25篇,涉及“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健身健美和饮食保健”四大主题。语料情况如下:

四、发现与讨论

由于收集语料的主题和词型数基本一致,两类文本具有可比性。在借助机器检索和结合人工分析后,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发现。

(一)总体情况

从表2可看出,汉英保健类文本都使用了一定量的第一、二人称代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说明此类文本不仅传递和普及医疗保健信息和知识,而且兼具一定的交互性,文本人际意义显得较为突出。比较之下,英语保健类文本中的第一、二人称代词远远多于汉语:相似长度的汉英文本中,两类代词的总标准化频数相差巨大,英语是汉语的7.67倍,说明英语保健类文本中使用两类人称代词的倾向要明显得多。由于第一、二人称代词是文本交互性的鲜明标志,突显文本的人际意义,因此可以说英语保健类文本的交互性远远高于汉语。

汉语保健类文本中两类代词远远少于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语中人称代词本来就较少使用。吕叔湘(1999:8)说过:“汉语里可以不用人称代词的时候就不用,即使因此而显得句子结构不完整,也不搞形式主义。”不过,表2中的数据显示,汉语保健类文本依然使用了一定数量的第一、二人称代词,其人际意义仍比较明显。

(二)汉英文本中的三类代词

表2显示,汉英保健类文本中使用最多的都是第二人称,其次是第一人称复数,最少的是第一人称单数,说明英汉文本的作者都倾向于直接称呼读者,与读者建立共识,文本的交互性质都比较明显;而由于传递信息是保健类文本的一大目的,英语和汉语的作者都往往尽量避免使用“I/我”,以减少文本的主观性。另外,汉语文本中第二人称是第一人称单数的4倍多,英语中则高达16倍,说明英语保健类文本中三类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单、复数和第二人称)之间的频率差异极大。

此外,汉英之间三类代词的频率均呈现巨大差异,英语文本中三类代词分别明显多于汉语,差距最大的是第二人称——you的频率是“你/您”的9倍多。仔细考察语料会发现,汉语文本中有23个“你/您”出现在引语中,是作者引用他人话语、介绍他人经验时提到的,英语中也有20个you出现在类似引语中。若扣除以上数字,英汉间的差异将更为显著(英语是汉语的12.5倍)。由于第二人称代词的高度介入性和强烈的人际意义,这一数据表明,英语作者似乎对读者的存在更敏感,更愿意直接呼唤读者,与其直接交流和对话,感觉更为亲切,二者间的人际距离更小、更近,双方更易产生共鸣,也更有利于保健类文本的信息传递,实现其劝说功能。此外,由于更多地使用第二人称代词,英语保健类文本也显得更为私人化。英语文本中的“you”频率极高,分布也非常广泛,本研究的25篇英文文本中,有7篇的标题中包含了“you”。例如:

(1)Dental Floss:Protect Your Teeth Between Visits to the Dentist

(2)How Fit Are You? No,Really.

英语文本中,代词you还经常和其他交互性语言特征如祈使句、问句结合使用,使此类文本的人际意义进一步强化。例如:

(3)Spread them out and enjoy the benefits of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4)So what does all this mean?

汉语由于其使用习惯,文本中的“你/您”用得较少。不过,此类文本的人际性质仍较为明显,因为其中仍旧大量使用了祈使句(省略了“你/您”)和问句。如:

(5)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运动的时候()不要喝糖类饮料,尽量喝水。

(6)先吃菜后吃饭降血糖有无科学道理?

除第二人称代词外,汉英保健类文本间差距较大的还有第一人称复数(“我们/we”),后者是前者的6倍多。有学者曾指出,文本中说话人常用“我们”代替“我”指称自己,目的是有意减弱自身的权势或主体地位,试图通过与听话人保持平等来创建亲密和一致,从而缩短心理距离(陈治安、彭宣维,1994)。杨先顺(2000)也说过,人称代词中,“我们”的阅读接受距离最小,其叙事类型是体验型,指称上可包含听话人,能给话语对象较强的身临其境感,有利于对方接受文本,有较强的代入感。总之,使用第一人称复数能拉近话语双方距离,创建亲密和谐关系,增强文本的互动性,使信息的可接受度更高、交际更为流畅成功。从这一点看,英语文本的交互性远远高于汉语。

汉英保健类文本中第一人称单数代词间的频率差距最小,“I”比“我”只高出2倍多。同样,汉英文本中的引语都使用了“我/I”(汉语有18个“我”,英语有16个“I”),它们并不全指称文本作者。扣除之后,汉语中仅2个“我”指文本作者、英语中32个“I”指作者,二者差距显著增加,说明英语类文本的作者往往更愿意从文本中站出来,突出自己说话人的身份,直接介入和参与到话语事件中,直言行为和个人化倾向更加明显,而且由于作者更经常现身说法,直言其态度或描写其经历,文本显得更为亲切、更具说服力。相比之下,汉语文本的作者似乎更愿意隐身,不愿将态度、判断和情感与信息传递结合,文本显得更客观、冷淡,也更严肃和正式。例如:

(7)I recently wrote about the hCG Diet,one of many fad diets that I wish would disappear.

(8)Ive also seen colleagues stand during short-ish meetings to avoid sitting down or take some phone calls standing up.

(三)主题差异

本研究也考察了语料中不同主题的文本在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上的差异: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不同主题的保健类文本在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时候,汉语内部差异明显大于英语,“心理健康”类文本中使用的第一、二人称代词最多,是“饮食保健”类文本的27倍、“疾病预防”类文本的6倍多、“健身健美”类文本的4倍多。而英语保健类文本内部各主题间的差异较小,第一、二人称代词比较均衡,最多和最少的相差不到两倍,说明汉语类文本在使用两类人称代词上比英语更易受主题影响,在涉及不同主题时,作者往往会调整两类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

就汉语内部来看,“心理健康”文本中使用的“我”和“你/您”最多,远远超过其他三类主题,说明作者在讨论“心理健康”时,似乎更愿直接面对读者、与读者“贴心交谈”,并以某种方式——直言或借言——介入话语事件,给人亲切和蔼之感,有助于赢得读者信任和建立共识,同时也突出了此类话题的私密性质(是“你”“我”间的事,不是“我们大家”的事)。许多“心理健康”文本的作者时常引用他人事例,让第三方使用“我”讲述其切身体会,将话语接受者带入特定的交际场景中,增强了话语的交际感和亲和力。例如:

(9)当你被人误会时,要尽快想办法消除误会,不然别人对你的误会就容易演变为猜疑,就可能越来越糟糕。

(10)还有3个让你心情愉快的小技巧,继续看吧……

(11)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您知道当时我多么难受吗?我真的想知道您是不是对我有成见。(摘自引用事例。)

和其他主题相比,汉语“饮食保健”类文本使用的三类代词都最少,其中“我”为0。仔细阅读可知,汉语此类主题的文本通常由食谱构成,语句大多简洁平白,程式化和指令性强,不大考虑读者的个人需求,作者口气较为客观,文本交际性较弱,三类代词自然极少。例如:

(12)荷叶菊花苡米汤

材料:鲜荷叶一张(或干荷叶12克),菊花12克,苡米30克

制法:加水煮汤,去渣服食

功效:此汤清暑利湿作用俱佳

此外,汉语“健身健美”类文本也使用了较多的三类代词,特别是“我们”和“你/您”,人际意义较为突出,信息传输也直截了当;此类文本也包含了许多其他口语特征,如以“来”字开头的祈使句、流行语(“MM们”“达人们”“肉肉”)和问句,它们与第一、二人称代词结合,使此类文本更加口语化和大众化,作者的口吻显得十分轻松、亲切。例如:

(13)如果你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那就只能越减越肥。

(14)眼下又到了各大高校纷纷开学的日子,经过一个假期的休养生息,MM们不但恢复了元气,身上的肉肉也有所见长。

(15)来,我们分析一下爬楼梯消耗热量的情况!

相比之下,英语内部各主题文本间在第一、二人称代词上的差异较小,说明同样是保健类文本,两类代词的使用在英语中却不大受主题影响,各种主题的保健类文本交际性都差不多。

(四)代词的所指

人称代词往往有模糊指称用法,可用作类指和泛指,表达一种“普遍性”,其效果是使话语生动、直接和亲切(黄奕、白家权、蒋跃,2010)。人称代词的模糊指称也叫虚指或人称泛化(张春泉,2005;张爱民,2001),与确指相对,也可以说是有标记和无标记用法间的区分(黄国文,1999)。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就经常用作泛指,如you用于泛指时相当于one,代表许多听话人,数量和范围都不确定,却比one更亲切、直接,更能让听众接受说话人观点;汉语中“我们”可作包括用法,将听话人纳入说话人集团,还可排除说话人;单独指称“你们/你”,能创建亲切效果,一般带感情色彩或特定交际目的。此外,“您/你”用于模糊指称时可代替“你们”使用,表层是单数、深层为复数,能拉近双方距离,劝说效果更好(黄春兰,2009)。总之,人称代词的所指具有模糊性,有利于建立人际关系,可以使听者自觉将自身纳入指称范围(王红梅,2008)。

本研究中的保健类文本中,大多数“你/您/you”都是虚拟听话人,是作者假想的话语对象,其指称泛化、模糊,范围不受限制,指向任何读者,谁来读文本,“你/您/you”就指向谁。例如:

(16)对于平日没有时间做运动,或者缺乏运动不爱运动的你,(爬楼梯)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减肥手段。

(17)In fact,maintaining good posture throughout the day helps protect your back,whether youre sitting,standing,or even lying down.

保健类文本中的“我们/we”大多也是包括性指称,将文本作者和潜在读者放置在同一范畴内,创造亲和力,使文本具有更强的交际性,也使信息传递更为有效。如:

(18)平时说工作忙,生活节奏快的我们,为了方便到底浪费了许多减肥的机会呢?

(19)Considering that many of us spend more than one-third of our lives on the clock,our office behavior has a huge impact on our health and our weight.

另外,汉语文本使用了6次“我国”(“疾病预防”4次、“饮食保健”2次)。作者借助“我国”来介绍保健知识,目的是增强其权势地位,使口气比较权威,是一种较为强势的说法,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交际功能,同时也使文本更严肃和正式。在用到“我国”一词时,文本作者往往同时推出数据或权威性信息,例如:

(20)目前我国约有2亿的高血压患者,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18.8%。

五、结语

本文在真实语料基础上,发现汉英保健类文本都使用了较多的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说明此类文本在传递、普及保健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兼具了较为明显的人际功能。研究发现,英语保健类文本中第一、二人称代词的频率和分布都远远超过汉语,说明其交互性大于汉语,更显个人化,更具亲和力;汉语内各主题文本在第一、二人称代词上的差距远远大于英语,说明汉语此类文本更易受主题影响,在某些主题上作者更愿和读者直接交流,文本的交际意义更为鲜明。同时,汉英保健类文本中的第一、二人称代词多数是模糊指称,有助于建立人际互动,增强文本说服力。这些差异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保健类文本的功能,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书写此类文本,对保健类文本的英汉互译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注 释:

①表中的英语代词含格变化形式,如I/me/my/mine统一计算并显

示为 I。汉语文本中共出现6次“我国”,统一计入“第一人称复数”。另外,汉语文本中未出现“你们”,而英语中you也不区分单复数,因此“第二人称”一栏不对单复数形式作区分。

参考文献:

[1]Carter,R. A. et al. Working with Texts[M].London & New

York:Rutledge,1997.

[2]Cook,G.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2nd ed.)[M].

London:Rutledge, 2001.

[3]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New York:Edward Arnold,1985.

[4]Jespersen,O.语法哲学[M].何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陈治安,彭宣维.人际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1994,(3).

[6]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7]黄春兰.广告语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的语用指称功能[J].安徽

理工大学学报,2009,(9).

[8]黄国文.言语交际中的指示人称代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1).

[9]黄奕,白家权,蒋跃.第二人称代词在汉英访谈节目中的指称模

糊[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4).

[10]李桔元.广告语篇中人称代词的关系建构功能——英汉对比分

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6).

[11]刘素祎.第一人称代词在广告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文学,

2008,(1).

[1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汉语学习,

2008,(8).

[14]杨先顺.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

社,2000.

[15]张爱民.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人称泛化探讨[J].徐州师范大

学学报,2001,(3).

[16]张春泉.第二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

报,2005,(6).

(刘华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人际功能交互性第一
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
瑟玟·铃木震惊世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论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元功能思想
“互动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与新媒体技术的跨界融合
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的发展及城市运用探究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
多媒体技术项目制作实例剖析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律师王工创造的“第一”
司法裁判文书的国外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