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语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研究

2013-04-29王震范琳

现代语文 2013年2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双语

王震 范琳

摘 要:语码转换现象在双语者或多语者中尤为常见。近年来,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成为双语认知加工领域的一大热点。研究者运用不同研究范式对双语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进行了考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在阐释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相关理论及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语言理解过程的语码转换加工范式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该领域仍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争议,并对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丰富该领域研究内容,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双语 语言理解 语码转换 转换代价

一、引言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言语交际中极为普遍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众多学科关注的重点(范琳、李绍山,2013)。研究者采用不同研究范式考察了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双语心理词典的实质,也为双语词汇和语义表征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在阐释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相关理论及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语言理解过程的语码转换加工范式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该领域仍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争议,并对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丰富此领域的研究内容,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理论模型

关于双语者语言理解过程词汇的激活或抑制存在着“语言选择性提取假设”(language 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与“语言非选择性提取假设”(language non-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两种对立的假说。

(一)语言选择性提取假设

语言选择性提取假设认为,语码转换过程中双语者能够有效地抑制非目标语言词汇的激活,不受非目标语言词汇的干扰,从而有效地通达目标语言词汇。当遇到语码转换情景时,当前使用的语言词汇立即关闭,而需要使用的另一种语言的通路会自动打开(Penfield & Roberts,1959)。转换机制或输入转换与该假设密切相关,它们将语言输入引导至语言特定词汇表征的合适位置(Macnamara,1967),也就是说,输入转换将输入感知信息(incoming sensory information)引导至合适的词汇系统(Olber & Albert,1978)。

(二)语言非选择性提取假设

Dijkstra等人(1998)指出,双语词汇识别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语言非选择性过程。语言非选择性假设认为,来自语言输入的初始前馈信息可以与来自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联系,这是由其词形或语音与输入之间的重叠所致。因而,来自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得以激活,它们由于词语层次的单侧抑制(lateral inhibition)而相互竞争(Midgley et al.,2008),这也是BIA模型及其BIA+模型的核心所在。

Dijkstra和Van Heuven(1998)提出的BIA模型是一种词汇识别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解释双语者以何种方式从相应的心理词典中来检索词汇的表征,而且可用于解释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的来源。它是一个包含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综合心理词汇的双语词汇识别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自上而下包括特征层(feature level)、字母层 (letter level)、词汇层(word level)和语言节点层 (language node level)。在语码转换过程中,被激活的双语词汇处于相互竞争状态,而位于最高层的语言节点自上而下地抑制了非目标语单词的激活,从而使双语者能够选择目标语单词。例如,由第一语言转换到第二语言,来自二语词汇层的输入激活该语言的语言节点层,该语言节点层又对一语词汇层产生自上而下的抑制作用,抑制了一语词汇层的激活。BIA模型的交互激活观点解释了双语者词汇加工过程的语际激活现象;而最终决定词语语言归属的语言节点又合理解释了双语者对两种语言进行选择性运用和转换的原因。(Sunderman & Kroll,2006)

BIA模型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该模型没有涵盖语音和语义表征,因而不能够解释跨语言的语音启动效用,也不能像修正等级模型(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一样圆满解释有关词语翻译的许多研究结果(Brysbaert & Dijkstra,2006)。此外,BIA模型也没有详细阐明跨语言的同形异义词和同源词表征,对语言和非语言语境如何影响词语识别只做了有限的解释,也没有对任务(词语识别VS词汇判断)加以详细描述。因而,Dijkstra和Van Heuven(2002)又对BIA模型加以扩展,提出了BIA+模型,这一模型是从早期语言加工的语境视角对抑制控制模型加以发展而来(Kroll & Tokowicz,2005;Schwartz & Kroll,2006)。该模型又将语音、拼写和语义特征纳入到词汇识别系统,并且明确区分了词汇识别系统和语言任务图式或者决定系统这两个不同的过程。BIA+模型也强调语言任务图式的作用。语言任务图式控制着当前任务加工的具体过程,会及时抑制不符合当前任务定向的加工过程,以高效完成当前的加工任务。

三、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研究范式

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的研究多采用词汇判断任务(Thomas & Allport,2000;Orfanidou & Sumner, 2005)、语义归类任务(Von Studnitz & Green, 2002)。研究者运用这些任务考察正字法特征、任务语言类型、反应特征等变量对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代价大小的影响。词汇判断任务主要是从词汇形态层面,让受试对电脑屏幕上呈现的词汇形态加以判断,即当前呈现的刺激是真词抑或假词;语义归类任务通常基于语义概念层面,让受试对呈现于电脑屏幕上的刺激进行语义范畴的归类,主要涉及“生物—非生物”“具体—抽象”“天然—人工”等概念判断。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的相关研究发现,语言熟练程度、语言相似性、反应特征等因素对语言转换代价不对称性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者还采用跨语言启动(Grainger & Beauvillain,1988)、掩蔽启动(Chauncey,Grainger & Holcomb,2008;Midgley et al.,2009)等研究范式考察双语者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的不对称性和影响因素。跨语言启动范式主要是指启动词与目标词间启动线索的语言任务类型不同,较之启动词和目标词源于不同语言种类条件下,受试在启动词和目标词同属一种语言条件下的反应时更快,这表明受试在语言理解过程进行语言转换时产生了转换代价。此外,还可以利用该范式考察正反转换方向转换代价的大小(如L1-L2、L2-L1)。掩蔽启动范式通常是为了降低受试意识到启动词和目标词间关系的可能性,先呈现“前掩蔽”,随后呈现“启动词”,接着呈现“后掩蔽”,最后呈现“目标词”的一种范式。值得一提的是,该范式中“前掩蔽”和“后掩蔽”均使用相同的图形,且“启动词”的呈现时间应显著短于目标词的呈现时间,以降低“启动词”的视觉呈现效果,进而实现受试对“启动词”的无意识加工。

此外,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将脑成像等技术引入语码转换研究领域,使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的研究达到更高层次。研究者采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等手段考察双语者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中大脑内部发生的变化(Crinion et al.,2006;Chauncey,et al.,2008; Midgley et al.,2009),研究结果均表明一些特定脑区参与了语言理解过程的语码转换加工。

四、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基于语言理解转换认知模型对双语者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产生的原因做出了解释。Grainger和Beauvillain(1987)使用词汇判断任务,探讨了英法双语者两种语言的正字法特征(orthographic specificity)对转换代价的影响,发现当实验刺激中的英语单词存在与之正字法特征相似的法语单词,法语单词也存在与之正字法相似的英语单词时,出现转换代价;反之,当实验刺激在另一种语言内不存在相似正字法特征时,转换代价就消失了。因此,转换代价与特定语言的正字法特征有关,并且提出了语码转换代价源于心理词典内部成分间相互作用的观点。然而,Thomas和Allport(2000)等更加严格地控制了实验材料,发现尽管被试对具有语言特异性正字法特征单词的反应更快,但语言转换代价并未减小。他们认为Grainger等的研究结果只是由于缺少控制条件所致,为此,Thomas和Allport在实验中加入一些词形具有语言特异性的假词,以阻止被试形成任务策略,并采用了语言包含(language-inclusive)和语言排除(language-exclusive)两种词汇判断范式。研究发现,转换代价仍然存在,并未因为特定语言的正字法特征而消失。基于这一研究结果,Thomas和Allport认为,转换代价不是源于心理词典内部的正字法特征,而是受心理词典之外的任务策略的影响。Jackson等(2004)发现,语言转换代价源于双语心理词典之外的因素。这表明两种语言的正字法特征与转换代价无关,可见有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语言熟练程度也会对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产生影响。许多研究相继表明,双语者在两种语言混合的条件下识别单词的速度比在单纯一种语言条件下要慢(Kolers,1966;Macnamara & Kushnir,1971)。研究发现,在真假词判断任务中,双语者掌握的两种语言熟练程度不同,转换代价也不同(Thomas & Allport,2000)。对熟练语言英语反应更快,错误率更低;对非熟练语言法语反应较慢,错误率较高,二种任务语言转换代价差异显著。Orfanidou和Sumner(2005)的研究发现,语言与熟练程度交互作用显著,对“希腊语—英语”双语者而言,英语掌握相对熟练,则对英语词汇判断比对希腊语词汇判断快,英语掌握不熟练,则对英语词反应比对希腊语慢。Sebastian-Galles等(2006)对“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双语者进行加泰罗尼亚语真假词判断任务的研究发现,较之加泰罗尼亚语为强势语言的双语者相比,强势语言为西班牙语的双语者容易拒绝来源于加泰罗尼亚真词,却在拒绝含有西班牙语字母的假词时表现出困难。但也有人发现双语者在进行代码转换时,不存在转换代价。例如,Li(1996)采用gating技术和word shadowing技术考察了中英双语者对镶嵌在汉语句子中的英文单词的识别过程,发现他们识别英文单词的速度与英语单语者一样,即被试从中文转换到英文时并不存在转换代价。

研究者还从反应特征层面考察了其对语码转换代价及其大小产生的原因。Von Studnitz和Green(2002)指出,如果语码转换代价受反应特征(如重复反应)影响,语码转换代价就不是来源于字词识别系统内,而是来源于与反应相匹配的过程。他们运用生物—非生物归类任务对英—德双语者语码转换过程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语码转换条件下,当要求重复反应时,被试的反应会明显变慢,反应时间会更长。这与在一般情况下重复反应时被试反应会加快的趋势明显不同(Rogers & Monsell, 1995),从而证实语码转换代价与反应特征有关。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在无转换序列中,反应重复比不反应重复快,而在转换序列中,反应重复比不反应重复慢(Thomas & Allport,2000)。Orfanidou和Sumner(2005)在英语—希腊语双语者完成语码转换任务时,也发现转换代价与前后反应重复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无转换序列中,前后反应相同时,对反应有促进作用;而在转换序列中,前后反应相同时,却致使反应速度变慢。反应特征之所以对语码转换代价产生影响,可能是由于转换反应的方式,即无论哪种任务语言,若是真词就按某键反应,若是假词就按另一键反应。而且每次判断都在两种语言中进行,因此可能存在判断与反应之间的匹配过程,进而影响转换代价。

五、思考与展望

综上所述,双语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某些研究结论尚存在分歧,研究者还需在该领域进行更多实证研究,以期更好地揭示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的实质。首先,语言类型距离远近在语码转换中起重要作用,国外研究考察了L1和L2同属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语码转换加工机制。汉语为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不言而喻,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双语者的语码转换加工机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也可为建立更具普遍意义的双语词汇加工模型和语码转换加工理论模型提供启示。其次,以往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研究多集中于行为层面,国内外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的神经机制研究相对缺乏,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不仅可以更好地揭示语码转换加工的实质,而且能够进一步明确哪些脑区参与了语码转换加工过程。因而,未来研究可以进行更多的双语者语码转换神经机制的研究。再次,国内外关于不同语系间多语者语言理解过程中语码转换机制的研究极为缺乏,因而,应该进行更多三种或多种语言任务转换条件下的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研究,以验证和扩展国内外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及其代价的研究成果。最后,以往研究多基于词汇或亚词汇层面,未来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研究能否以短语、句子为实验材料、以脑损伤双语病人为受试加以考察,以扩展其研究范围,这也是语码转换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结语

本文对语言理解过程双语语码转换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梳理,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研究者采用词汇判断、语义归类、跨语言启动等范式及认知神经科学手段,对语码转换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加深了人们对这一认知加工过程的认识。该领域未来研究既要关注验证先前双语语码转换的研究结果,又要扩展研究范围;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间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研究也是研究者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可以预期,语言理解过程语码转换加工机制仍将是双语认知研究领域的热点。

(本文是浙江省201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K2011052],宁波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培育基金项目[PY20110010],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SRIP]项目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范琳,李绍山.汉-英-日三语者语言产出过程语码转换抑制加

工研究——基于刺激反应设置影响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58~68.

[2]Brysbaert,M. & Dijkstra,T. Changing views on word

recognition in bilinguals[A].J. Morais & G. dYdewalle.Bilingualism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Brussels:The Royal Academies for Science and the Arts of Belgium,2006.

[3]Chauncey,K., Grainger,J. & Holcomb,P. J. Code-switching

in bilingual word recognition: A masked priming study with event-related potentials[J].Brain and Language,2008,(105):161~174.

[4]Crinion,J., Turner, R.,Grogan,A.,Hanakawa,T.,

et al.Language control in bilingual brain[J].Science, 2006,(312):1537~1540.

[5]Dijkstra,T.&Van Heuven,W. J. B. The BIA Model and

Bilingual Word Recognition[A].Localist Connectionist Approaches to Human Cognition[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8.

[6]Dijkstra,T.,Van Heuven,W. J. B. & Grainger,J. Simulating

cross-language competition with the 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J].Psychologica Belgica, 1998,38(3~4):177~196.

[7]Dijkstra,T. & Van Heuven,W. J. B.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bilingual word recognition system:from identification to decision[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2,5(3):175~197.

[8]Grainger,J. & Beauvillain, C. Language blocking and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s[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87,39(2):295~319.

[9]Grainger J & Beauvillain C. Associative priming in

bilinguals:Some limits of interlingual facilitation effects[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8,42(3):261~273.

[10]Jackson,G. M.,Swainson,R.,Mullin,A., Cunnington,R.&

Jackson,S. R. ERP correlates of a receptive language-switching task[J].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4,57(2):223~240.

[11]Kolers,P. A. Reading and talking bilinguall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66,79(3):357~376.

[12]Kroll,J.F.& Tokowicz,N. Models of bilingual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Looking back and to the future[A].In J. F. Kroll & A. M. B. DeGroot(Eds.),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3]Li,P.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of code switched words

by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6,35(6):757~774.

[14]Macnamara,J. The bilinguals linguistic performance:

A psychological overview[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67,23(1):58~77.

[15]Macnamara,J. & Kushnir,S. Linguistic independence of

bilinguals:The input switch[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71,10(5):480~487.

[16]Midgley,K.,J. Holcomb,P. J. & Grainger,J. Masked

repetition and translation prim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A window on the time-course of form and meaning activation using ERPs[J].Psychophysiology,2009,46 (3):551~565.

[17]Midgley,K.,J. Holcomb,P. J. Van Heuven,J. B. &

Grainger,J.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cross-language effects of orthographic neighborhood[J]. Brain Research,2008,(1246):123~135.

[18]Olber,L.& Albert,M. A Monitor System for Bilingual

Language Processing[A].In M. Paradis(ed.),Aspects of Bilingualism[C].Columbia,South Carolina:Hornbeam Press, 1978.

[19]Orfanidou,E.& Sumner,P. Language switching and the effects

of orthographic specificity and response repetition[J].Memory and Cognition,2005,33(2): 355~369.

[20]Penfield,W.& Roberts,L. 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

[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21]Rogers,D.R.& Monsell,S. Cost of a predictable switch

between simple cognitive task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5,124(2):207~231.

[22]Schwartz,A.& Kroll,J. F. Bilingual lexical activation in

sentence context[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6,55(2):197~212.

[23]Sebastian-Galles,N., Rodriguez-Fornells, A., De

Diego-Balaguer,R. & Diaz, B.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in the mental lexicon[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6,18(8):1277~1291.

[24]Sunderman,G. & Kroll, J. First language activation

during second language lexical process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6,28(3):387~422.

[25]Thomas,M. S. C. & Allport,A. Language switching costs

in bilingual visual word recognit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0,43(1):44~66.

[26]Von Studnitz,R. E.& Green,D. W. The cost of switching

language in a semantic categorization task[J]. 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2,5(3): 241~251.

(王震 范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双语
双语让人更聪明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华语电影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