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书屋的蓝图

2013-04-29陈小蒙

神州·校长 2013年9期
关键词:书屋阳光知识点

陈小蒙

你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群年轻人,创始人杨临风是哈佛毕业的本科生,原本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他在波士顿的体面工作。而在他的背后,则站着十数位哈佛、耶鲁、斯坦福、杜克、伯克利、北大、清华、北航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同事。他们跟他一样拼——虽然是做公益的,但这个团队会选择周六工作。

但上面的所有或许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阳光书屋背后团队在做的这件事,它有可能改变中国的农村教育,甚至中国的教育——最起码,他们这种做事的方式应该引起同行们的思考。

阳光书屋在做什么

阳光书屋一直走的是软硬结合的道路,提供的是“软件+硬件”的学习解决方案。半年前,这个公益性的创业团队打的是“用信息技术改变乡村教育”的口号,不仅推出了自己的低价平板电脑“晓书”,也初步研发了他们的教学系统——集成了各种媒体资料和一套基于学科教学的软件系统。而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阳光书屋基于这个最初的技术框架又制作、填充了更多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就包括录制初一下学期的数学、英语、语文、地理等科目的几分钟短视频。视频虽短,但量很大。

与此同时,随着团队更为深入地推进项目、沉入当地,现在的他们在技术的框架内则更关注“学习有没有效”,并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去了解教育、推动整个教学体系的演化。

来看看阳光书屋都在做什么:

1.阳光书包:既面向老师也面向学生的App。它是老师的备课平台,教师可以将相应的教学资源、课件,以及基于课程的课外阅读资料一并上传到平台上,然后将这些资源推送给学生。对学生来说,它就是一个集合了书本、教材、多媒体资源、视频、图片、图书、纪录片、听力、作业、试卷等等的“电子书包”。

2.阳光提高班:这款App将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科目的知识点都做了结构化处理,是一个集合了教学视频和习题的跨学科教学辅助软件。学生可以借助这款软件完成课前预习、预习后做测验,也可以在课后做测验,并借助测验结果知道自己对知识点的当堂掌握情况——然后,基于这个检测结果,软件会自动判断学生是否需要观看内置的教学短视频,查漏补缺。

可以看出,“阳光提高班”这种“课前短视频预习+测验”、“课后测验+基于测验结果判断是否需重看短视频”的模式被设计得很细心,而在教学方面,阳光书屋实际总结了一套跟一般的互联网团队完全不同的操作模式。

想象不到的操作模式

大多数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是在发掘并迎合用户的需求,创造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其实本质上没改变用户的生活;但阳光书屋是在创造和改变用户的需求,现在推进的这些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老师和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过,也想象不到。

进一步说,阳光书屋对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可明明白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因为上述的这些教学资源、备课工具是教师直接就能用的。

第二,通过视频辅助教师教学,通过数据收集让教师专注难点。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都可以通过阳光提高班的短视频去学习知识点,与此同时,上课前的知识点前测和上课后的知识点后测都会留下相应的学生数据,教师通过查看后台的数据,就可以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安排知识点的讲解。

第三,教学软件本身设置了一些课上的交互和互动环节,可让课堂形式更丰富,让教师在应用中学会互动。

杨临风说:“第二点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去学习,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去讲课备课,而不是从做题这个单一的维度去试图改善学习和教学效果。”

关于第三点,杨临风特别指出:教师、尤其是农村的教师除了在传授学科知识、量化教学效果上反映刻板以外,另外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只会教课,不会做活动——可以说,教师本身的意愿、能力和时间配置都在限制他们做这样的尝试。而现在,阳光书屋的App一方面可通过练习诊断、知识点补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减少他们在课堂上的时间压力,另一方面,这些软件在设计之初就加入了各种课堂形式和活动形式,并将之具体化实操化,以此降低了教师在整个课堂互动的操作门槛。

而在学生这一端,阳光书屋除了要实现“帮助学生完成最基础的知识积累”、“让课堂形式更丰富”以外,他们的第三个、也是终极目标,是要“真正改变课堂和学生的学习形式”。

尝试的可能性

1. 从老师讲学生听,变成让学生自己上去讲。

2. 打造线上的学习社区,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讨论和互动。

3. 让学生通过探索进行学习,以协作的方式合作完成项目,同时降低老师的操作门槛。

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教育的那种先入为主、单一维度的刻板印象,让教师用上他们的备课工具,让教师逐渐学会数据干预、学习、模仿App的互动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协作、互动,培养他们的协作力、沟通能力、创造力等软技能,这些都是杨临风眼中所谓的创造需求。

“我们是在通过科技和产品,把全新的理念在易上手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灌输给用户,让老师和学生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产生改变,逐步迁移到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阳光书屋团队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方面。”

仔细想来,阳光书屋的核心没变,依旧是用技术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但这回却更具体更收拢,也更以结果为导向。但另一方面,他们的野心似乎更大了——创造用户需求本身意味着冒更大的风险,做更多的尝试,也意味着更多落地、规模化和可操作性上的质疑。

把每一环都握在手里

很多人认为,阳光书屋做这事的概念大于实质——农村连网都没有,更别说用平板学习了,做这事,有些不切实际。

但实际上,农村地区80%的地区都已经通了互联网——不过,这当中却有一个问题:网速太慢。所以,阳光书屋还在做一件事:在当地学校铺设了本地的无线网络发射器,以实现从“云服务器—学校网络服务器—平板电脑”的信息多级传播。

这个搭建的局域网可以很好地解决网络接入带宽不足的问题,只要能连上网,教师和学生就能方便地上传、下载资料。另外,考虑到学生回家没网,他们所有的教学软件也同时支持离线功能。

为什么连基建也做了?为什么要软件硬件都自己做,甚至自己深入到一个学期的课程开发?

答案是,木桶原理:学生的整个学习体验是一个链条,其中的任何一个链条出了问题,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要控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而现在提倡的E-learning,大部分只是将原有的纸质教材电子化,跟数字原生完全是两个概念。“这种一厢情愿是一直以来各种已有的教师培训或教改所在尝试的‘想当然的做法,这种做法毫无效果。”相比之下,尽管杨临风大半时间还在北京,主导团队完善他们的教学系统,但与此同时,他们在甘肃和湖南的教学试点确也安排了和老师学生同吃同住的驻校志愿者负责每周的动态调查,将当地的学生和教师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系统收集到的学生数据一并反馈给北京总部——由此,阳光书屋几乎每周铁打不动的系统迭代才能继续下去。

那么,如何去量化他们做的这件事的效果?如何证明他们做的东西就比别人好呢?杨临风提到,他们对教学进行了半个学期的干预,追踪了30个知识点——就某个知识点而言,学生在看过视频之前的前测正确率为40%,而在看过视频之后这个正确率则可以达到 70%~80%。

当然,上面的数据太小,也远远不能说明问题,包括学生、教师对软件的使用率、不同科目之间的学习差异都没有被考虑在内。但杨临风补充说,他们确实在强调和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不管是课外阅读还是鼓励学生参与评论。

在谈到团队时,杨临风这样总结:“要说独特的地方,我觉得可能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做事方式了,可能全中国也找不到第二个……我是说,一群掌握着移动互联网和教育两方面的背景和做事方式的人,在互联网教育最浮躁的时代,选择跑到农村去深度挖掘需求,改变用户行为,在实地花一两年试图打磨最合适的教育产品;同时不仅仅是技术开发,也在设计制作数字原生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有商业化的能力和规划,用互联网创业团队的方式高效做事情,但却实实在在是个公益组织……”

他告诉我,他们实际要做的是一家社会企业,因为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缺乏资源,所以,这套教学体系在一开始就定位农村的学生,从硬件到软件设计都考虑了农村的实际情况。但东西做出来之后,实际农村跟城市的学生都能用。

猜你喜欢

书屋阳光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篽箖·上野书屋
一张图知识点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走,出发!
梦幻书屋
走在阳光路上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