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之文言文教学

2013-04-29曾山川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背诵朗读自主

曾山川

摘 要:文言文课堂要高效,就必须有的放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有非常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那么,如何放“矢”呢?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目标,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启示:(1)鼓励学生朗读文言文。(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方式去理解古人的文明。(4)鼓励背诵,积累文言素材,增强文言语感。

关键词:文言文 高效 朗读 自主 背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20-02

1 鼓励学生朗读文言文

俗语有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不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以,朗读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关注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朗读过程中,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协调配合,反复朗读,文言字、词、篇都能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一定的文言文语感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就变得容易多了。

文言是在古汉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指导学生把握朗读要领。

1.1 读准字音,特别注意古代特殊的异读字

例如: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骑”,译为“一人一马”,故读“jì”,而现代汉语中,“骑”只有一个读音,即“qí”。另外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时要破读的现象,例如: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雨”,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下”,故应破读为“yù”。但有时候因为现代人的朗读习惯也没有必要一定破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军”,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驻军,扎营”,但大家习惯性地读“jūn”,而不是“jùn”。

1.2 读准句读

高中教材里的文言文都有标点符号,但一些长句子是一口气读不下来的,也需要停顿,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1)句中虚词停顿。句中有“而、者、乎、也”等虚词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该虚词前或后停顿。例如:吾从/而师之;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句首虚词停顿。放在句首的虚词,如“夫、盖”等,作为开头领起全句,不能与后面的文字连读,而应稍作停顿。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3)根据语言结构停顿。例如: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4)根据句意强调停顿。例如:力拔山兮/气/盖世。一般来讲,在“兮”字后停顿即可,但为了突出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压倒世人,故可在“气”后停顿并重读。

1.3 读出感情

就是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揣摩作者的感情。例如,在朗读《项羽本纪》中“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一节时,要读得轻快、读出项羽的自信和胆略。而在朗读“虞兮虞兮奈若何”一节时,要读得舒缓低沉,读出项羽英雄末路的无奈和喟叹。又如在朗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里“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节时,要读出作者辞官回家归途之中的轻松。

总之,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文字的同时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愫,还能积累名言佳句,陶冶个人情操。

2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理解文言文课本。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可能。但高考文言文不仅仅只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更何况试卷中文言文是没有注释也不允许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该注意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也能有的放矢。

因为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而学生能用来学习语文的时间又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比较少,这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文言现象,然后分组展示最重要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典型虚词等,学生也可以置疑,老师再有针对性地答疑、讲解。在这种学生与学生的讨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学习文言知识,这其实就是一种“探究”性学习。

例如,我在上《苏武传》时,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我先用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一段的文言现象,然后展示和置疑。学生很快就归纳了文言现象,如古今异义字:迁、币、丈人。一词多义字:当、遗。词类活用字:归、俱。特殊句式:判断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定语后置句(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并总结了重要虚词“以、因、所”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上先讨论,再展示成果和置疑,最后教师答疑和总结文言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充分体味到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的成就感,不仅使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方式去理解古人的文明

所有学不好语文的学生最为头疼的应该是文言文。因为当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现代语言现象和现代文明,与几千年前的文言作品所表现古代文言现象和古代文明是存在“代沟”的。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古人的文明。

(1)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并尽可能保留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而加一个字,组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节词。

例如: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方山子传》)岁:每年。得:得到,获得。帛:绸缎。足:足够。富:富足。乐:享乐。

(2)对文言文中出现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要拆开理解,重新组词。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又如: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苏武传》)谋杀:密谋杀害。

(3)用现代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维,设身处地,由己推人。

例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沛公赴宴,作为一个团队的最高领导当然应该一马当先,被人群簇拥着。所以这里的“从”不是跟从,而是使动用法,译为“使……跟从”,引申为“率领、带着”。

(4)斟酌翻译,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翻译都讲究字字落实,逐字翻译。但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是和现代汉语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逐字翻译之后可能读不通顺。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翻译出来的句子既不生硬,又符合古文意思。例如: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如果逐字逐句翻译这句话,就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弄懂“窈窕”是“幽深、蜿蜒”之义,“崎岖”是“山路不平”之义,它们不能做动词“寻”和“经”的状语。根据现代汉语能够理解到“崎岖”是来修饰“路”,这样后半句就可以理解为:先经过崎岖不平的山路,后到达山丘。同理,上半句的“窈窕”之后也应省略了某个词,并且应该是与“壑”有一定渊源的词。又根据前文的“或棹孤舟”,后文的“泉涓涓而始流”,就可以判断“窈窕”是来修饰“小溪”的。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时而沿着蜿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总之,翻译时不仅要关照到每个字词的落实,并且要符合逻辑,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

4 鼓励背诵,积累文言素材,增强文言语感

钱梦龙先生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我想,重“言”轻“文”的意思就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古汉语的语言想象,而忽视了文言文是一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的文章,没有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体味渗透在文章中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其实,背诵不仅是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更能帮助学生体味古人的生活经验,揣摩古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背诵不能只图个口顺,给出上半句,能对出下半句,但给出下半句就不一定能对出上半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味作者的真实的思想情感之后,再熟读成诵。

总之,高效课堂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也不在于信息量、知识点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弄懂了多少,能不能举一反三。我认为,只要学好文言文,就能学好语文。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还是考场作文,我们能利用积累的文言素材引经据典,在言谈举止之中都能透露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素养,这也应该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一个动力吧。

猜你喜欢

背诵朗读自主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