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013-04-29付丽莎
付丽莎
摘要: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较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方略,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激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 明确分工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学习方式的改变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的实施,其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较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方略,它特别强调教学动态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追求教学在认识、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激发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而也成为语文新课改倡导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内容
合作学习的内涵。美国教育专家威廉?格拉基是这样定义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是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我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曾总结: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理论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无数案例证明,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探寻问题答案过程中,会表现出更高的激情和热心,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
二、合作学习的运作模式的特点
(一)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课标中明确指出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而合作学习的分组,即跟“谁”讨论,则直接影响到讨论的结果,不同的分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为4-6人一组,让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不同的小组成员在合作活动中相互激发,彼此受益,各展其长”。]合作小组是群体的外向学习组织,小组成员间不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互助,还可以是品德、纪律和生活等方面的合作。
(二)明确分工
由于小组成员中,各人的特长,爱好、性格、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倡导“人人关心集体,个个争做主人”的前提下,在完成一个共同目标时,我把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以4人一个学习小组(适当采取自由组合)为例:每组分为主持者——主持合作工作的进行,检查组员完成任务的情况;总结者——负责把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记录整理;提问者——组建交流时,对其他小组的结论提出异议;发言者——负责组间交流时确保每一个学生尽责完成任务。各小组成员督促、检查、记录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使每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增强自理、自立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模式的操作
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色的学科,它为多层次地开展合作小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学习方式的一种整合。自主学习是基础,探究学习是目标,合作学习是纽带。只有个体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知识的认识,才能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完善、提高。
(一)阅读教学的小组合作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将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调控和参与,小组成员间,小组与小组间、教师与学生间展开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而共同进行与文本对话,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二)小组合作评析试卷
教师先行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上的漏洞和答题技巧上的不足,为试卷评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时试卷上的失分不是学生不懂造成的,而是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因此学生可以自行解决。在这一过程里,学生要找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以便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开展小组合作。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错误有一部分已自行订正,其余的应该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充当老师,帮助组内的同学解决一般的疑难问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差异转变成教学资源,较大程度的实现“因材施教”。有些同学还能大胆提出自己困惑的地方,拿到課堂上来讨论,其他同学就会积极思维、解答同学的疑问,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寻找结论。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充分,由于时间的有限,往往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就得强制地终止学生的讨论,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和小组合作的效果;在试卷订正的过程中,有些组的学生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少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改掉错误的答案,并没有真正弄清楚错误的原因;还有极少数的组长责任心不强,发现同学的错误,不但没有对同学进行耐心的讲解,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动手改正。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应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时刻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根主线,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焕发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