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2013-04-29刘涛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射频识别应用发展物联网

刘涛

摘要:随着半导体技术、射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有可能改变世界的物联网技术,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在世界各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本文概述了物联网及其特点,描述了物联网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物联网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望了物联网时代的生活。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f2013)03-0039-02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扩展和延伸形成了新一代的网络技术即物联网技术。有世界权威研究机构预测物联网将是本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新技术,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

目前,世界先进国家都对物联网技术发展高度重视。美国奥巴马总统执政后,把物联网确立为新一轮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欧盟则制定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希望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让欧洲来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在我国,温家宝总理2009年8月视察无锡物联网研究中心时提出,尽快建立我国的“感知中国”的中心。

1.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物联网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还有诸如远程抄表、物流运输、移动POS机应用,如果再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将有更多元的应用。

物联网的问世,打破了传统思维。过去一直将物理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置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等,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品、电缆、芯片、宽带将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世界就在物联网上开展各种活动,因此美国权威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之比将达到30:1,也有预测这个比例将达到100:1甚至1000:1,发展前景十分巨大,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物联网被称为是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交通、金融、电网、食品等方面,较少直接应用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物联网发展的推动力及影响发展的因素

首先,物联网的发展是使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为服务社会的一种必然。现代社会发展在能源、交通、物流、金融等方面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又在健康、医疗、服务等方面面对着人们的直接需求。选择信息技术,通过更智能的终端、覆盖更全面的网络、提供更良好的服务来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人们对信息技术普遍信任的自然选择。

其次,物联网也是政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努力方向,克林顿时代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克林顿的10年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奥巴马的“智慧地球”很难说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没有瓜葛。在中国,物联网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具体实施方式;再看看欧洲、日本、韩国,其物联网计划都有政府的影子。

第三,物联网的发展也是电信行业发展逐渐饱和后,寻求新突破点的方向。在国际上,很多欧洲国家的移动用户覆盖率已经达到100%了,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有进一步发展的土壤,当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基本达到饱和,人与物的通信、物与物的通信就必然被提出,物联网是电信行业发展的新舞台。

物联网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影响因素。

其一。要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业战略规划,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统一的协调指导。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在信息领域竞争力获得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机遇。目前,部分省市地方政府均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物联网热潮,甚至股市都出现了物联网概念,这对于物联网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好事。但是,由于对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产业形成期,产业界和技术界目前仍处于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相对混乱阶段。因此,有必要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划,结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制定,明确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

其二,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物联网技术产业标准体系。应重视标准问题的战略性地位,但不应盲目夸大其影响。物联网是一个涉及众多行业应用的实践性技术领域,其领域跨度非常广,因此期望做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可操作性。更多的是应在涉及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定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同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势必与各类行业应用、个人应用紧密相关。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广泛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协调创新的机制,才能制定出适合行业应用、顺应产业发展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其三,要高度重视物联网在中国制造、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在物联网的推进策略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将物联网相关技术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含量和服务品质含量的关键手段。物联网的应用将对中国制造和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模式的不断丰富完善,嵌入了物联网新应用和服务的中国制造产品将不断涌现,信息产业与中国制造将更紧密地结合,这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要把物联网和发展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能够实现更精细、更简单、更高效管理的特性,通过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效应促进物联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物联网发展趋势

趋势一,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

趋势二,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将呈现从成熟应用方案提炼形成行业标准,以行业标准带动关键技术标准,逐步演进形成标准体系的趋势。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翩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趋势三,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4.结束语

2009年10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部分核心技术,但正如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我国科技战略会议上指出那样:尽快实现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是实现我国在未来信息产业由战略意义迈向产业领域的当务之急。中国具有领先世界的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国人具有逻辑理性和艺术灵活性兼具的个性行为特质,物联网领域在中国一定可以产生领先于世界的新的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射频识别应用发展物联网
卷烟包装用UHF RFID抗金属标签天线的设计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码防伪现场识别装置设计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试论计算机软件技术中插件技术的运用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