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求职 谨防中招

2013-04-29王倩倩

新安全 2013年9期
关键词:试用期求职者诈骗

王倩倩

金九银十,又是一年招聘旺季。想必2014届的毕业生们早已摩拳擦掌,躁动难安。在这险象环生的求职路上,从投递简历、迎接面试、签约合同到劳动维权等各个环节都充满着诱惑与危险。骗子的把戏是否真的令人防不胜防?美丽诱人的圈套招数是否真的无懈可击?针对常见的招聘骗术,《新安全》记者采访到了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蔡艳丽,为您揭秘招聘“六大”骗术,识破求职路上的华丽陷阱。真正做到安全求职,才算修好了就业这门“必修课”。

安全求职第一课

渠道权威才可靠

案例回放:

轻松入职名企,能信吗?

“学历大专即可,无工作经验要求,薪资待遇3000-5000,广州宝洁公司招聘人事专员助理”。小李在一家求职招聘网站上无意中看到了这条招聘信息,随即向指定邮箱投递了一份简历。

两个星期后,小李收到了公司人事部门发来的体检通知。邮件要求小李携带身份证、毕业证等相关证件前往公司参加免费体检。邮件中并注明人事部本次招聘负责人吴小姐,有问题可以随时咨询联系。

万分欣喜的小李拨通了吴小姐的电话,询问入职体检的相关事宜。吴小姐在电话中明确表示358元的体检费由宝洁公司承担,公司财务部“王科长”会直接将体检费打入小李账户,同时向小李提供了“王科长”的联系电话。

“王科长”要求小李按照他的指令在ATM机上进行一系列操作,首先提供银行卡号,随后便要求小李进行转账操作。此时的小李开始疑惑:为什么是我来转账?应该把钱转入我的账户才对啊!

然而,小李的疑问并没有得到“王科长”的解答。猛然间,小李发现自己差点就上了当,便挂断了“王科长”的电话。

骗术揭秘:高薪诚聘“有猫腻”

“无学历限制,无经验要求,轻松入职名企”这样的噱头极具诱惑力。目前,大大小小的招聘网站鱼龙混杂,稍不留神就会坠入诱人的陷阱而难以自拔。投递简历作为求职的重要一步应多加小心。

专家支招:

选准权威信息来源第一位。招聘信息的搜集应选择较为权威的就业信息网站,如高校招聘平台、官方就业信息网站等等。切莫理会“招聘缴费邮件”、“手机招工短信”。

安全求职第二课

“走后门”不如拼实力

案例回放:

破碎的“铁饭碗”梦

近日,山西太原警方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9000万元的特大求职诈骗案。诈骗团伙向学生家长谎称有亲戚、朋友在政府、银行等部门任职,只需要缴纳5万到20万不等的费用,就可以将子女安排在这些单位工作。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一诈骗团伙有着一条极为完整、严密的诈骗链条。他们组织专人在酒店、宾馆等场所进行笔试、面试,统一签订虚假劳动合同,甚至可以为大学生们开具调档函等“正规文件”,将求职就业的诈骗把戏演绎的淋漓尽致。

当这场骗局被揭开后,涉案500名大学生的“铁饭碗”梦被无情的击碎。只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那些所谓的捷径真的是不走为好。

骗术揭秘:“有关系”轻松骗

有熟人托关系安排银行工作,一次交清20万换来高薪工作等等,这样的诈骗伎俩屡试不爽。诈骗者通常是利用学生家长急于求成的反常心理,投其所好地给出各种诱人的工作机会,而当事主一旦缴纳高额费用后,他们便逃之夭夭,了无踪迹。

专家支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职位的薪酬应该与能力的大小,付出的艰辛成正比。此外,正规单位在人员聘用过程中往往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和录用程序,告诫心急的家长们遇到这些旁门左道,还是绕道而行为妙。

安全求职第三课

正规中介 安心高效

案例回放:

非法中介设诱饵行骗

刚刚毕业的小方无意间在招聘网站看到了一个帖子,帖子注明正在招聘操作工,月薪3800元,有保险、管吃。看到喜讯的小方拨通了广告中的联系电话,希望尽快找到工作。

按照帖子提供的地址,小方来到了中介机构所在的一栋高层居民楼。刚进屋,还没等小方开口,工作人员首先要求缴纳500元押金,然后回去等通知。求职心切的小方只好拿出了500元现金,回去等待消息。不久,小方如约接到了中介打来的电话,说是需要缴纳80元的体检费才可以入职。此后,中介又以建档费、住宿押金、培训费、进场费、疏通费等名目先后收取小方1500多元现金。就这样,安心回家等待上岗通知的小方却迟迟未收到任何回音,无奈之下只好报警。

慧眼识破“黑中介”

要明白,网络中那些条件优厚的高薪工作多是出于“黑中介”之手。而他们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引诱求职者迅速上钩,然后轻松收网,重新将目标锁定下一位落网者。

专家支招:

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要注意查看该中介机构是否悬挂有合法证件执照,收费标准及相关退费规定是否清晰合理,询问清楚后再付费。

安全求职第四课

招聘收费实属违法

案例回放:

面试先交钱,盲信盲从!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邓正忙于四处求职,曾多次接到同一陌生男子的入职电话,自称是一家照明公司的人事部工作人员,要求小邓到公司参加面试。

求职心切的小邓将信将疑地来到了公司参加面试。面试开始后,工作人员先是一通介绍,称公司现在正处于火爆发展期。紧接着就提出条件,声称如果想入职,必须先交纳6万到7万元不等的“创业基金”。

这让涉世未深的小邓十分动心,向父母朋友筹集了6万余元交给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小邓的这些异常举动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怀疑,猜想小邓或许是中了诈骗团伙的圈套,随即向当地公安局报案。最终,轻信盲从的大学生小邓不但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6万元的现金也落入了骗子的腰包。

骗术揭秘:见面缴费“不听不信”

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不少大学生应聘求职时遭遇过各种离奇的缴费经历。在这场精心谋划的骗局中,骗子利用“创业分红”作为诱饵成功将小邓引入陷阱。不少学生之所以会乖乖交钱,大多也是被那些诱人的幌子蒙蔽了双眼。而交了钱之后,口头承诺也就消失了踪影。

专家支招:

求职者应该清楚地明白:在招聘过程中,任何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抵押金、培训费等都属于违法行为。面对招聘单位提出的缴费条件,求职者应不听不信,坚持拒交。在掌握一定的证据后,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安全求职第五课

监控面试 隐形陷阱

案例回放:

隐形面试官设下的连环套

温州市瓯海区将军大酒店的一则招聘经理职位的信息令小谭兴奋不已,便立刻拨通了招聘广告上留下的联系电话询问详细信息。电话接通后,对方自称是负责本次招聘的陈经理,并明确表示诚意招工,要求小谭前往酒店参加面试。可是,当小谭到达酒店大堂后,再一次拨通了陈经理的电话,简单聊了两句后,便告诉小谭已经通过了董事长对其进行的面试。

这让小谭非常不解,而对方给出的理由为董事长身份比较特殊不方便面对面进行面试,而头顶那台监控探头则是本次面试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陈经理直接提出了酒店有上缴1000元押金和2000元服装费才能入职的规定,要求小谭将钱汇至给定的银行账户,才能够马上安排工作。此时的小谭冷静一想,觉察出了其中的种种疑点,便打电话询问将军大酒店负责人,得到的答案则是酒店近期并无任何招工信息发布,招工更不会只通过监控探头这样草草了事。

骗术揭秘:监控面试“不靠谱”

一番精心准备过后,与面试官还未谋面就被告知面试已经过关。这样的面试经历绝非杜撰,目前颇为盛行的监控面试只是诈骗团伙披着科技外衣上演的另一诈骗闹剧,只是这样的监控面试实在“不靠谱”。

专家支招:

前往应聘时,求职者一定要对招聘者所留下的联系电话及信息关键字进行搜索,如果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里,同一个电话号码在不同网站出现或作为不同招聘单位的联系方式时,就很有可能是骗局。专家提醒,面试防骗应做到“五不为,五必看”。 五不为:不缴款;不购买;不将证件及信用卡交给该公司保管;不随便签署文件;不为薪资待遇不合理的公司工作。五必看:看是否是合法正派经营的公司;看是否是正常运作的公司;看是否有潜在的危险;看面试时是否草率、轻易就录取;看是否待遇优厚得不合乎常情。

安全求职第六课

试用期里勇敢说“不”

案例回放:

霸王条约,苦不堪言

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小王,找到了一家公司开始了正式入职前的实习。实习之初便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四个月的实习期共支付小王1200元实习工资。工资虽然不多,但对于刚开始工作的小王来说实属来之不易。四个月实习期结束后,对自己实习表现颇为满意的小王觉得留用已经不成问题,希望能够回学校修完所有课程后于9月份正式入职。但在向公司领导请假时,公司以合同中的“工作前两年不得连续请假一周以上”等相关条款为由,要求小王赔付2000元的违约金。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自己的一时疏忽,小王也只好自认倒霉,2000元违约金只好如数上缴。

骗术揭秘:试用期里花样多

过五关斩六将,总算签了合同开始进入试用期。在这里不禁要提醒诸位毕业生,试用期里的诈骗手法更是花样翻新。“只试用不录用”让人苦恼,“试用期无限延长”更令人无望。在经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之后,我们是继续选择坚持还是勇敢说NO,应多加思量。

专家支招:

试用期存在的意义在于增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应该是一种公平的双向选择。而无故延长试用期、任意克扣试用期薪金等做法显然违反了《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大学生要勇于拿起法律这柄利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了解过求职路上奇招异术,看来找工作仅凭满腔热血显然已经不够,轻信盲从只会令大学生落入早已布好的求职陷阱,身心俱疲。懂得防范,学会维权才算为安全求职上了双保险。

“求职有风险,就业需谨慎。我认为大学生求职时应树立依法就业意识,懂得维权、学会维权。”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延民教授面对记者提出了这一看法。

在解延民教授看来,大学生求职时应具备:第一,权威意识。应选择权威性较强的就业信息网站搜集信息。第二,就业风险防范意识。学会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注意风险防范,规避危险。第三,权益保护意识。大学生需要保护的不仅是法律权益,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自身权益同样不应受到侵害。

求职自卫法

求职之路,危机四伏。变幻多端的诈骗招数令人难以招架,面对求职路上的“拦路猛虎”,求职者应懂得安全防范,将危险的苗头早早浇灭。

一、骗子公司通常以高科技、大集团等名号自居展开诈骗活动。当求职者接到此类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时,应仔细询问面试信息。如发现应聘地点定在宾馆、酒店、招待所等一些偏僻的地方,在没有核实准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前往。

二、如果遇到中介要求出示证件,应聘者应随时保存好自己的证件。在中介理由牵强模糊的情况下,绝不轻易交出身份证、暂住证等相关证件,以防出现勒索等问题。

三、登陆中介信息网站或用人单位网站填写建立信息时,一些牵扯到个人隐私的“必填项”,此时要增强个人身份信息保密意识,避免遭受不法侵害。

四、求职者接到招聘短信的情况时有发生,信息内容极具诱惑力。此时,求职者应认真核实,不听不信及时报警。

五、女性求职者应额外注意,对于给出高薪优厚条件的工作要谨慎前往。对于服务性行业,切忌独身前往,更忌接受陌生人宴请,以防抢劫和性侵害。

维权有方

权益受侵,维权在先。哪怕是一时的疏忽,都会让你的求职之路亮起红灯。此时,无论是人身伤害还是金钱损失都要及时寻求有效途径进行权益维护,将伤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1、如果求职过程中,不幸身陷求职陷阱,大学生应第一时间将自身经历报告学校,请求学校主管部门协助解决。

2、维权要保留证据。求职中,中介或用人单位开具的收据、押金条、付款转账记录等凭证要注意保存。一旦遭遇虚假招聘信息、扣押身份证、收押金等违法行为,可直接向该机构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进行投诉。

3、如发现不法企业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应致电网站客服热线,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调查取证,帮助追偿损失。

4、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反复炒掉员工、随意延长试用期、试用期内不赔偿工伤等情况一旦发生,劳动者应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如果不服裁定,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求职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也要留个“心眼”,做到“三看”。一看企业资质。如果说用人单位在工商部门的登记或企业注册已经失效,这样的合同无效合同。二是逐字推敲。在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三是必备内容不能漏。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猜你喜欢

试用期求职者诈骗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带薪年休假资格与是否试用期无关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从中外试用期规定的法律比较看我国试用期的法律发展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试用期为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