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楼板就位后贯穿件位置超差的分析
2013-04-29李志衡
李志衡
摘 要:预制板上贯穿件出现严重偏差,造成后续安装工作滞后。本人主要是对贯穿件偏差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解决方法和避免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预制板;贯穿件;超差;偏差
中图分类号: TU3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9-0191-02
引言
辅助厂房第一层楼板主要由压型钢板、预制楼板以及CA22钢结构模块构成。从目前现场施工状况看来,压型钢板的使用是最成功的,而其他两种类型的楼板施工状况并不理想。其中以预制楼板的问题最多。预制楼板在当今的工程建设中由于其整体性不佳、吊装问题等诸多原因已经逐渐被淘汰,可是在AP1000中却作为模块化施工的一部分又重新采用,其寓意主要是为了节省工期和空间的考虑,可是在现场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工期的严重延误(辅助厂房5、6区施工已滞后原计划将近两年)。以下是对三门已经就位的预制楼板上贯穿件偏差的分析。
1现场存在的问题
辅助厂房预制楼板在吊装就位后,施工队在进行贯穿件复测时,发现板上许多贯穿件位置出现了严重超差(超差主要出现在坐标X、Y轴上,标高偏差可接受),其中以5、6区的预制板尤为严重,有的甚至超出设计允许范围50mm。
2原因分析
2.1预制偏差
预制偏差包括在在预制板上安装贯穿件的偏差和预制板自身的偏差。在预制板上安装贯穿件时,由于施工放线定位、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多方面原因,会造成贯穿件相对预制板控制点产生小的偏差,经施工队复测,此偏差基本都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约为(-8mm~8mm),而預制板自身允许的偏差为1/4″(-6.35mm~6.35mm),即预制偏差为(-14.35mm~14.35mm)。
2.2预制板安装偏差造成的贯穿件偏差
通过队里反映,得知贯穿件超差主要出现在预制板吊装就位后。由于预制板与墙体及两预制板都存在1/2″(12.7mm)的间距,而预制板安装时没有明确允许偏差,原则上只要吊装就位就行,因此在此环节中将会产生存在较大偏差。
以下对三门核电已吊装就位的预制楼板进行分析(只考虑安装出现的偏差):
从上表可知,在不考虑预制偏差时,3区的坐标偏差已经接近电气贯穿件的最大允许偏差,基本能满足通风和管道贯穿件安装所需要求,而5、6区在X轴线的偏差也基本能满足安装所需要求,Y轴线偏差可能较大,有的甚至偏差出50mm以上。然而在综合考虑预制偏差和安装偏差,3区的坐标偏差也可能超出设计允许范围,而5、6区的偏差将会更加严重,这也符合施工队的复测结果。
综上所述,预制楼板在吊装就位时的控制是造成板上贯穿件严重超差的最大因素。由于设计对预制楼板要求的精度较低,预制板只要能吊装就位进行,无需通过微调,而板上的贯穿件要求的精度又较高(管道贯穿件和通风贯穿件设计允许的最大偏差为1″(25.4mm),电气贯穿件为1/2″(12.7mm)),两者相互矛盾,再加上预制时出现的偏差的累计、墙体胀膜的影响以及支撑预埋件的偏差,进而造成了贯穿件出现了超差。
而造成5、6区预制板超差尤其严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82′6″预制板在打磨时未考虑对贯穿件的影响,而是采用了受变形影响部分两边均分打磨的方法,造成贯穿件实际坐标位置和设计坐标发生偏离。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当时在打磨预制板上未考虑的因素,是可以避免的。且此区域预制板密度大,隔墙少,可能造成几块预制板安装时间距叠加,偏差累计,从而出现了严重的超差。
3如何处理和避免
目前这几块预制板一浇筑完成,已经无法移动,建议对已经存在超差的贯穿件开启不符合项,待纠正措施出来后,再确定是否原样接收。今后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建议在预制板就位后,立即对板上贯穿件进行复测,如同一预制板上贯穿件都出现超差,且超出数值大致相同,建议可利用预制板与墙体的间隙,对此预制板进行微调,待其位置能满足贯穿件的要求即可,另外建议在由于墙体胀膜或者变形等原因造成的需切割或打磨预制板时,切记只打磨影响部分,以保证其DP点坐标的准确性。
总之,从AP1000预制板上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AP1000在设计中缺乏土建与安装专业的沟通,缺乏对现场施工难度的一些考虑。希望通过三门首台AP1000的建造成功,设计能在细节以及各专业交叉施工上多做考虑,加进改善。这样AP1000才会更加完美,更加经得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