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话实名制是推进信息保护的契机

2013-04-29

新安全 2013年9期
关键词:有效证件实名制个人信息

由工信部制定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9月1日起实施。根据规定,用户办理固定电话装机、移机、过户,移动电话开户、过户等,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拒绝出示有效证件,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为其办理入网手续。(9月1日《北京晨报》)

与三年前的“手机实名制”相比,此次纳入法律强制执行的“电话实名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除了手机用户外,固定电话用户、宽带用户甚至是无线上网卡用户都包含其中,被誉为“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此举有利于防止垃圾短信,打击电信诈骗,但由此也带来了公众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2011年,北京“出售个人信息罪第一案”中,就是7名来自电信、联通、网通三大电信企业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向“私家侦探”出售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对于电话实名制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工信部也做出了一定的制度设计,专门出台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但信息泄露是一个共性难题,据统计,目前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包括规范互联网信息规定,医疗信息规定,个人信用管理办法等,都无法真正约束个人泄露。

当前我国电话用户已达14.5亿户,约有2.8亿电话用户还没实名登记。电话实名制的全面推行,让个人信息保护面临严峻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不失为完善法律法规、筑牢公民隐私保护网的一个契机。酝酿多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尽快制定出台,规范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明确泄露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一方面,犯罪主体应扩大至所有组织和个人。罪与非罪不应以身份为区分,只要侵犯个人隐私,都应纳入法律制裁范畴。同时,建立举证倒置制度,只要相关机构无法证明信息保护不存在过失,使用信息来源合法,都应认定其侵权行为成立,给予当事人相应赔偿,从而大大增强消费者维权的底气。

猜你喜欢

有效证件实名制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实行分段计价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天津:现役军人和消防救援人员6月1日起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长途客运购票需“实名制”
实名制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