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2013-04-29赵淑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业现象中学生

赵淑萍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11-01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阶段又是中学生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动荡、捉摸不定的,面对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期望,他们极易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问题。本文将从中学生学业倦怠的成因、对策方面剖析,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应对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完成学业。

一、中学生学业倦怠的成因

中学生学业倦怠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全社会范围内尚未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脑体倒挂现象仍然存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还有待提高。这种现象会使学生怀疑知识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在疑惑中丧失学习热情,从而产生学业倦怠现象。

2.社会生活中不良诱惑、价值观念、就业压力的影响

①受社会“黄色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②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

③就业压力的影响。我国择业机制尚不健全,就业中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出色的学习成绩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而一些成绩一般,甚至成绩较差的人靠权势、凭关系也可能谋得好的职位。这些现象使学生对学习的预期价值产生了怀疑,导致学习无用论的萌发,严重挫伤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业倦怠现象。

(二)学校因素

1.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倦怠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长期重视不够,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这类学生对教师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日渐低落。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忽略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习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使一些对学校生活感到失望,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产生倦怠心理。

(三)家庭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身上承载了整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许多父母脱离实际情况给孩子定下一些违背孩子意愿的目标,结果使得孩子负担加重,压力增大,厌恶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倦怠。有些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孩子,导致子女懒学勤玩;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

(四)个人因素

1.成就动机过低或过高。有些学生虽有学习目标,但目标过多或过高,在实际学习中总是完成不了预期的任务,就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导致学业倦怠。

2.缺乏成就感与幸福感。我国学生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习比较被动,没有形成学习所要求的自主性、独立性。这种学习的被动性,使学生以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出现了学业倦怠现象。

3.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学习技巧的欠缺和失当,导致一些学生努力学习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学业倦怠。

4.人格因素。有关数据显示:性格孤僻、与他人难以相处、适应环境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经常焦虑的学生易产生学业倦怠现象。

针对导致学业倦怠的种种因素,我们应该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中学生学业倦怠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的支持

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科学知识的发展,将使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会逐步提高;加大整治社会环境的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公平就业的机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尽量做到透明、公开,使学习成绩好、个人素质高的学生得到如愿的工作,这将会使相当一部分来自普通或弱势家庭中的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缓解学业倦怠。

(二)学校自身的努力

1.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为存在学业倦怠现象的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要为他们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提出适当的要求,使他们既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充分显示其能力。

3.改变评价和奖励方法。教师应以“纵向比较”性评价取代“横向比较”性评价,即以学生是否取得进步为评价标准,而不是以所取得的名次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其学习自我效能。另外,教师应把个别的奖励方式与集体性的奖励方式结合起来,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过低评价。

(三)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

(四)教会学生自我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会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去做试卷、度周末困难得多;也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摆脱了各种校纪校规,陶醉于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而不知所措来得困难得多。因而,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难和矛盾。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学业倦怠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教师、家长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做出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更需要学生做出自身的努力。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学业现象中学生
艰苦的学业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