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04-29赵秀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药片熊猫解决问题

赵秀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9-01

数学起源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数学教学则是对生产生活中数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推广。刚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小学生,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什么事都想弄个明白。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教学生“怎么问”、“怎么分析、思考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略的想法:

一、精心组织,让学生敢想敢问

首先,教师要特别有信心,相信学生会学会问,并且一定能够学好。进入每一堂课,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中,我的开场白是——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小客人,(课件出示)“熊猫花花”。花花最近得了感冒,这是山羊大叔给他开的药片,你们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粒药片吗?(出示圆片图)学生自然而然的观看图画,数药片。几句简单有趣的话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参与了课堂学习。药片图排列得很整齐,横5竖6共30片。接着我继续引导“熊猫花花很好客,她带来了很多好伙伴”。(展示熊猫图),熊猫横4竖3共12只。紧接着就有同学问:“老师,这样数太麻烦,有没有简便方法呢?”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

其次,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随和,提问语言要多样化,赋予激励性,幽默性,以便克服学生心中的畏惧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提问的胆量。学生不敢问是因为胆小、害羞、不自信,怕问得不好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设法提升其胆量。尤其对那些学困生,应设置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鼓励他们悄悄把答案告诉老师,老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具体做法可以把正确答案公布于众,并赞赏道:“同学甲说的很好!”“下次你自己把答案大声地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对于回答问题不全面的学生,教师在肯定其思维成果时可以说;“同学乙说得有理,请其他同学再补充补充!”对于错误回答,教师应持宽容态度,教师可以说:“你的回答离正确答案已非常近,如果你从这方面或那方面(可提示)再仔细想想,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这样问:“为什么”?“还有不同意见吗?”

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注意集中力时间短。互动问题不能偏多而要精,问题不能太复杂而要有趣,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入手,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完“时、分、秒”时,对本单元进行了复习。教师仍拿出钟面,学生共同回顾了:1时=60分、1分=60秒,时针走一大格是60分,分针走一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圈是1时。我班同学早上8时到校,课间休息10分钟,午饭时间90分钟,下午3时30分放学。这时教师提问,你能绘制一张作息时间表吗?三分钟后,同学们都举起了手。题目简单、有趣,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并主动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三、大胆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据,等量关系,经纯文字、半文字半图片、纯图片等信息告诉你了。但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问题情境中提炼出可知信息,从复杂问题中推演出简单问题。犹如春天拨竹笋,拨开一层又一层,终见洁白细嫩的芦头。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当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学生正确对待,不要轻易放弃,应重新引导学生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推理和演算是否有误和完整?这一问题是否存在其它什么解法?有时稍一转身,问题会豁然开朗,突然得到解决!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久而久之,随着解决问题经验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成熟的解题思路。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以生活实践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对某一事件能够提出疑问,展开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它长期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屈原的一句话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药片熊猫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救命药片
我爱“熊猫”
药片洗头有奇效
药片颜色谁决定
萌萌哒熊猫等
药片颜色谁决定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