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照亮现实,现实注解理想

2013-04-29邹景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新课改创设

邹景

【摘要】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沿袭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互助,它像一颗北斗七星为一线教育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但在教育实践中,课程实施者也发现了许多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我们不断实践与摸索,用实际行动与思考为《课程标准》做注解。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5-02

一、2011新课标出台,理想照亮现实

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出台,这次标准的修订相比2001年的标准有一些改动。但主要教育理念没变,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尊重差异,注重发展

数学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双基变四基,突出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001年版课程内容强调“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以生为主,兴趣为先,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实践的非理性,使现实走向偏执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各基层老师也纷纷学习和实践,在各种公开课中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新的变化,如数学课堂不再是传统讲授式的满堂灌,而是注重学生的探索与体验;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互助的机会。但是由于教师们对于新课程目标并没有进行理性思考,只看表象不问内涵,将课改口号作为一种命令,盲目跟风,因此在教学操作时容易走向偏执。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实践的非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抛玉引砖,情境创设华而不实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教学的力量,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也正是课程目标中强调的兴趣为先。但有些老师却太过注重情境,费了很大心思去创设情境,故事味很重,勉强加进些数学味,实在是华丽地“抛玉引砖”啊。

2.根基不稳,两极分化日渐凸显

百分之八十的老师反映:在实施新课改之后,学生的两极分化比以前更加严重。两极分化的出现提早到低年级。究其原因,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因此数学许多活动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在小组活动中,能力强的、思维活跃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欢快的遨游,尽享数学学习的乐趣,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并且深得老师的喜爱,成为向上分化的一极;但也有一小部分群体,他们始终是数学课堂上的“听众”、是“观众”,原本就很脆弱的知识基础无法加强,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久之,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成为了向下分化的一极。

3.小组合作学习,量多而质不足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些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热闹非凡:分组讨论、学生演讲、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使我们眼花缭乱,在一节课上,频繁地使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老师只是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一声令下“开始”,学生就分成六个小组开始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老师又一声“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接着由几个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而其余学生则无可奈何地被边缘化了。

三、看现实如何注解理想

1.情境创设——生活世界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情境创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唤醒思维,激发内驱力,而“生活世界数学化”正是情境创设的主旨所在。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将生活世界数学化:

(1)联系生活实际,注重问题的应用性。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2)突出情境的可探性,拓宽学生认知的深度。学生们都喜欢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3)突出情境的开放性。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会激起学生用积极的心理尤其是积极的情感投入数学学习。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

2.教学过程——夯实四基,善待差异、强调层次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夯实“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在每节数学课中的教学目标中应该明确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及活动经验。这些基本的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尤其要关注学困生。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好学生提出发展性的要求,体现教学的差异性。对待学困生需要善待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他们丧失自信。

3.小组合作学习——精心设计,直观输出、整体评价

大不多数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有几个人是被边缘化了的,大部分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说话,尤其是在结果展示时,还是学生单个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体现出小组的整体性,其他同学认为跟自己没关系。因此小组讨论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小组活动要精心设计各环节

一般小组活动就是老师直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周围几人一组讨论,最后有1人阐述观点。这样的小组活动是随意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觉到了使命感。小组活动需包括需要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的分工、时间、解决的方法、展示与评价等环节。教师应明确小组最后展示要体现出小组的整体性以及各成员所做出的贡献及努力。这样的小组活动时间要相对较大,但所讨论的问题是有深度的。

(2)尽可能将输出结果可视化

无论是讨论一个问题还是解决一项难题,还是动手操作,这些活动的输出结果都尽可能的可视化。如讨论问题的结果可以概括地写在纸上,这样可以理清思路。在展示的时候,可以依据可视化的材料进行展示。而且有可视化的材料也为最后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3)注重输出结果的整体评价

如果学生讨论之后,每次都是好学生来展示,那其他同学会觉得没成就感,感到被边缘化。因此,在输出结果时,尽可能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参加,谈自己的贡献,这样才能激励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开动脑筋。最后要对各小组进行整体评价,包括讨论质量、队员参与度、分工是否科学、时间把握、展示结果等。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参考文献:

[1]201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2]石鸿波,《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解读》

[3]马艳艳,《创设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新课改创设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