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2013-04-29尼玛卓嘎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改进小学生

尼玛卓嘎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捷。回顾以前的教学方法我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学。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他们根本不知识从何下手解决问题,因此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自主研究式、设置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直观教学,加深记忆,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从而我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改进

在全区范围内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始建较早前,在这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通过我们不断研究与实验,又加之现在我校正运用着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运用于信息技术课之后,我发现几点好的做法,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自主研究式、设置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根据小学生对各种事物好奇之心的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可以巧妙的设置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这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课件或各种精美演示文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这时老师要设备任务驱动,这个任务驱动设置一定要巧妙,本人设置了“请大家自学教科书第3页的内容,来制作一张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请大家注意,我们的场景是大家不认识的情况下,如何把自己很有特点地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时全班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来完成第一个任务驱动,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在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点。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两个删除键”时,我先提问“有哪两个删除键”,学生马上答出“Back space、Delete”,我用问这两个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Back space键上有一个向左的符号,指的是删除光标左边的字符,Delete鍵上没有任何一个符号,说明它删除的是光标右边的字符,其主要作用是删除。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味。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power point的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通过展示之后让学生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上要想学到知识,必须通过理论与操作结合的方式,教师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展示给学生,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改进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