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英语教学的思索
2013-04-29钱智慧
钱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12-01
在这几年的课改实验中,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学生比以往更加好学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越来越普及并在逐步地往纵向推广开。但英语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拔尖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以前同级的学生高出许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两极分化从初一就开始凸显。这样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无疑增大了授课的难度。还有如何更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捕捉到各个不同学生的思维发散点等等。这些都是课改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回顾这两年的课改情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我从热闹的课改进行中,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仍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个人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新目标英语是中美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合作,在该集团出版的教材 Go for it!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不可否认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但其中不少章节只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甚至是直接搬过来的。无疑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可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比方pizza(比萨饼),据查全区只有一家面包店偶尔卖pizza,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每班五十多人)学生均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恐怕以前连听说也没听说过,因而,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比萨饼与一头大象又有什么区别呢?
初一的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自制力使自己对毫不熟悉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又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于比萨饼进行各种调查呢?如果教师将其变为中国的饺子或面条,不就显得通俗易懂了吗?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怎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有其一定的创新度,这也是它价值之所在。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都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像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我们现在每人教两个班,每班五、六十人,多数学生英语属于 “零起点”,每周十六节课,有的老师甚至得教三个班,每周二十多节课。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光是备课都不够用,况且还要批改作业,要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听课等等,因此,我们只得经常将工作带回家做,不但做到了“以校为家”,甚至做到了“以家为校、以家为办公室”。这并非都是因为教师的思想境界太高,更多的是透出许多教师的无奈。
三、小学与初中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大障碍
不妨先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
我在刚接手初一的两个班时,为了了解学生在小学的英语学习水平,在第一堂课分别让两个班的学生默写了一下26个英语字母,结果令人大失所忘:两个班竟没有一个人全对,其中有一大半学生是胡乱写或交空白卷的。他们好多人连读也不能全读对,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了。殊不知,在小学,学生和老师都认为只有语文和数学是主科,而英语只是副科。据调查,我县90所小学均开设英语课程,但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不一。一年级开设课程的几乎为零;而到三年级开设课程的也只占62.8%;就是开课了也是没有专业英语教师来教学,甚至有的学生升入中学后,有的语音错误和语法错误会很难纠正的。至于偏远农村,就更不用说了,只能到五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从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况且有些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却没有一人能默写对,也足见其质量优劣了)。小学不是每学期也有英语考试,而且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是“优”或“良”吗?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少学生向我透露:有些小学的英语考试都流于形式,因为每逢英语考试,老师就到考场上给学生念答案或将答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既如此,学生又何苦去努力学习英语呢?这样看来,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小学毕业,英语知识目标要达到以下标准:
①语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②词汇: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 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③语法: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④功能: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⑤话题: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目等。
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目标实际上是将大纲中规定的很大一部分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放到了小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