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
2013-04-29许可军
许可军
摘 要: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应用。本文从因式分解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因式分解方法的讲授等方面,对初中因式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因式分解 教学方法
引言
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解答代数恒等变换的重要内容,其数学概念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最简整式乘积形式,它广泛地用于初中数学问题解答中,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工具,也为其他数学概念的展开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进行系统性和具体化的因式分解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解题方法[1]。
1.因式分解的教学方法
1.1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因式分解的内容讲解上,重点是让学生熟悉因式分解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指定上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1)了解因式分解在中考中的考查比重;(2)理解因式分解的数学概念;(3)让学生运用因式分解方法解答问题。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样只能起到知识传输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当前素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实践,合作探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我,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要结合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方法开展理论性的创新,从而促使学生注重“因式分解”的学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建构数学模型,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概念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带来了很大便利。因此在因式分解教学过程中,抓住生活中的因式分解数学问题,并让学生独立思考,训练学生思维。
2.2解题思路对比,拓展学生思维。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对因式分解的解题思路也会有不同看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2.3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课堂兴趣能给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因式分解的独特魅力。
3.因式分解方法的讲授
3.1提取公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的基本解法,它是把多项式中的公因式提出,将多项式写成乘积的形式,它的计算步骤是先判断式子符号,如果是负号要先将负号提取,再取式子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数系数,最后写出最简形式。
3.2完全平方法则。
概念是两数和或者差的平方,等于它们首项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它们的乘积的2倍,前者是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后者是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3.3平方差公式。
3.4十字相乘法。
现如今的数学教学考查将重点放在了十字相乘法上,将其作为因式分解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能否掌握十字相乘的方法看对因式分解的理解。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把三项二次式用十字相乘法解出,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这种对学生来说较复杂的解题方法,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因式分解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喜爱,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4.因式分解教学对师生双方的要求
因式分解的学习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或者学生自己独自证明是不能促进我国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教师在课前教案预习上要做到言简意赅,主次分明,更好地找到因式分解教学上的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下也要多多关心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掌握程度。
对于学生来说,不要依靠上课教师所讲的内容,要自己努力寻找数学中其他有用的知识点,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的好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自身出发,树立正确学习数学的态度,不懂就问,对自己要高标准,保证课堂听课效率。
结语
相对而言,数学是一项复杂而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因式分解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在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数学水平的提升[2]。
参考文献:
[1]赵明兰.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方法的归纳与总结[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3(1):9.
[2]单中发.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因式分解: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