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的调节性建构
2013-04-29陈兴莉秦德娟袁菁
陈兴莉 秦德娟 袁菁
摘 要:本文以顺应论和关联论的明示推理原则为理论基础,阐释了语用预设是表达者与理解者调节性建构的统一体。语用预设是表达者通过明示、理解者通过推理,双方顺应交际需要,不断扩大、发展的调节性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达呈现出主观性,理解呈现出主动性。表达与理解相互制约,为了使交际经济、高效,语言中多使用语用预设,从而实现交际意图。
关键词:语用预设 调节 动态性 主观性 主动性
一、引言
预设,也称“前提”“先设”和“前设”,最初是一个哲学和逻辑学的课题,是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于1892年提出来的。以前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把预设看作是语义预设,但由于语义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defeasibility)和语境依赖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意识到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因此,语用预设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我们认为,“预设”不仅是一个名词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动词概念。本文采取“预设”而放弃“前提”这一称谓。
二、语用预设调节性建构的理论依据——顺应论、关联论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意图、态度有关的前提(预设)关系。语用预设的交际双方——表达者(expresser)与理解者(interpreter),基于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的因素不断作出语言选择,这是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顺应意识。语用预设的表达者与理解者根据对方选择的语言作出判断,为了顺应对方选择的语言,需对己方的语言作出调整、选择。这与Verschueren(1999)的看法“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是一致的。选择与顺应是关联的,因为“交际是以关联为取向的,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对话语的理解过程不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 inference)的过程。”(sperber,1986)交际过程中表达者与理解者使用语用预设,以关联性为取向选择语言,通过明示表达语用预设、通过推理理解语用预设,促使交际更高效、更快捷地发展,从而实现交际意图。因此,语用预设既是一个顺应过程,也是一个以关联为取向的明示推理的过程,是表达者与理解者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协调完成的。
三、语用预设的调节性建构
(一)语用预设的动态性
语用预设实际上存在于整个交际语境之中,是语境的一部分。语用预设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信息或可推理的信息,因此,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可推理性。不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交际过程中,这种共有知识不断扩大、不断积累,因为理解话语时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而是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和交际过程中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表达者明示自己根据理解者的知识状态所作的假设,并根据理解者的理解状态对自己的预设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让理解者明白他的话语的目的,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语用预设的调节还指听话人的知识状态要调节到满足说话人语用预设的要求。当理解者不能达到表达者认为的知识状态时,可以通过询问、质疑等手段寻求与表达者营造共同的认知环境。理解者决不是被动地去理解语用预设,而是根据交际的需要对自身的认知语境加以补充和扩展。当语用预设表达者与理解者的认知环境中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相同时,就产生了认知环境的重叠,这种重叠的部分便构成了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理解者根据明示进行推理,交流才得以高效、经济地进行。因此,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在表达与理解过程中通过明示、推理、相互协商、相互顺应而完成的。语用预设是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的,是动态的,是表达者与理解者调节性建构的,是表达与理解的调节性建构过程。
(1)A:I was just going to set down to my essay when John came in.He said he had just bought a new record,an album of his favorite singer.And next moment,he was playing it on the turntable.And then he started to sing and…
B:Wait a minute.Who is this John youve been talking about all the time?
A:Dont you know John? John Gregory? Im sorry.I thought you knew him.Hes staying with his parents now just for a visit.He is always so self-centered,just like his dad…
例句中A以为B认识John,因此设下“John是他们俩都认识的人”的预设,但是预设失败,因为B并不认识John。为了扩大自己的认知环境,B提出质疑“Who is this John you've been talking about all the time?”于是A对自己的话语作出调整。这一过程展示,为了顺应语言交流的正常发展,语用预设的表达者通过明示、理解者通过推理(包含适当的质疑、询问等)的方式,构建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为了实现顺利交流,交际双方会不断地修正、扩展语用预设,这体现了语用预设调节性建构的特点,充分显示了语用预设的动态性特征。
(二)语用预设表达的主观性
语用预设不但同语境有关,而且跟说话人有关。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预设,这个命题是说话人本身设想或相信的。在具体语境中,表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恰当地采用语用预设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通过对语言的选择,表达者体现了自己对所说内容的主观态度、立场、情感和独特视角。因此,话语中的语用预设带有主观性色彩,没有主观性的语用预设是不存在的。
(2)如果伊拉克要和平,那么就必须停止或停止支持恐怖活动;如果伊拉克要和平,那么就必须全面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总统布什在这个发言中主观性地预设“伊拉克政府搞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搞了或支持了恐怖活动”,这体现了表达者布什此话语的主观态度,透露了语用预设表达的主观性特征,同时体现了语言的意图性。
(三)语用预设理解的主动性
接受美学明确地把接受之维、接受主体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突出强调接受者的“阅读”对于文本意义的决定地位。事实上,口语、书面语无处不体现着理解者对语用预设表达的决定作用。
从表面上看,语用预设的理解是被动的,但理解者在接受与理解过程中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会对接收信息加以过滤和筛选,这体现了理解者在语用预设建构中的主动性。语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理解者的心理,而语用预设存在一个多层面的信息接收系统,在每一个层面,都会有一个理解空间,因此理解者也就有自己在理解层面上的选择。理解者会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语用预设加以分析、调整和筛选,最终过滤出语境中话语的隐含预设,推断出隐含结论,从而理解语用预设的表达意义和表达者的交际意图;当理解者没有共知的交际语境时则会对此作出反应,这体现了语用预设理解的主动性特征。
例(1)中,A预设了B认识John,从“Wait a minute.Who is this John you've been talking about all the time?”可以发现B不认识John,所以主动询问A。这对A的谈话方式、风格和策略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从而有了A后面的谈话内容。由此可见,语用预设的理解具有主动性。
四、结语
语用预设是表达与理解的统一体。语用预设的表达作用于语用预设的理解,呈现出主观性特征;语用预设的理解也制约着语用预设的表达,呈现出主动性特征。语用预设是其表达与理解调节性建构的,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得交际变得经济、高效,从而实现各自的交际意图。
(本文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哲学社科课题[11GZYB50]、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研课题[1-ZYJ001]、遵义师范学院教务处教研课题[11-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Stalnaker,R.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A].Munitz,M.K.and
Unger,P.(eds.),Semantics and Philosophy[C].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74.
[2]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Mey,J.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1993.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Verscheuren,Jef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Edward Arnold,1999.
[6]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7]David I.Beaver & Bart Geurts.Presupposition[J/OL].http:
//plato.stanford.edu/entries/presupposition/,2011.
[8]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陈兴莉 秦德娟 袁菁 贵州遵义 遵义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 56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