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数学课堂中的“四部曲”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013-04-29李荣芹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放手主导四部曲

李荣芹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变“讲”为“导”,启发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并学习新知识,充分开拓空间、时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学生不断的质疑,才能在自主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指导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补充,帮助学生主动发现、质疑,探索问题、获得新知,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 放手 质疑 独立思考 主导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4-0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能力的基石。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立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并有所发现,这样的数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学生兴趣高涨,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不断发现知识。

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肢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学到新知识,这是每一个老师都懂的道理。然而,要使每一位教师真正落实到课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却非易事,不是胆识,就是老观念“灌”的教学方法作怪。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些教师怕学生忘记除以2,自己急忙导出公式,而后拼命强调要记住除以2,没有放手让学生去推导公式,理解公式的来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高),从而让学生从导中认知。一个班集体,好学生也好,后进生也罢,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机会是均等的,实则不然,好学生思维敏捷,发言正确率高,后进生反应慢,理解速度慢,正确率也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发言,回答错了容易自卑,不愿再发言。教师应充分拓开空间、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似放非放,看到几个好生举手就收场,应多提问后进生,消除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明白回答错了没有什么,正因为我们不明白,才来寻找答案。

二、疑——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

学生有了想象、思考的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问题有了不同的看法,就在大脑的思维中产生了无数个为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是创新的钥匙。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教师应巧借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勤思、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虽然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可笑,但教师不能用尖酸的语言去打发学生,更不应该挖苦、讽刺,要正确引导,耐心回答,借问题去探索、发现、创新,通过不断的质疑,不断的否定,把学生从束缚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如一张长方形纸,用长作底面周长,宽作高围成长方体,或用宽作底面周长,长作高围成长方体,体积谁大?教师要让学生去拼摆、质疑,问题迎刃而解。有对地球是“天圆地方“的否定,才有地球是椭圆形球体的论证。有了学生的不断质疑、解决,才有学生创新欲望和解决问题的愉悦。

三、独——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纵观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的是给予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在教师统一的指挥棒下,学生学着同样的内容,重复着同样的回答,你教我学,用统一“模子”复制统一产品。学生没有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机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被教师扼杀在指挥棒下。如:某工厂有男工120人,女工80人,_______。(补充问题)教师不要局限在男工比女工多百分之几,女工比男工少百分之几,应让学生独立去思考补充问题,列出式子。如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创新意识,除了教师敢于放手外,尚需根除“扶”的意识,如果一些知识学生需要思考、小组讨论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更应彻底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解决。这看似教师的“懒”,实则是促成学生的“勤”,促成学生勤动手、勤思考,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即使学生讨论、思考还无法解决,可指导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也是给科学的一大贡献。”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还未解决问题,也是给学生创造一次锻炼思考能力的学习机会。教师不要采用见个别对就给予全盘肯定的似放非放,似独立而非独立的教学方法,彻底根除学生依赖心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四、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由于受到知识面和思维的制约,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时会走入极端,脱离问题本质。教师虽然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但在某些知识领域,学生碰壁而回,陷入思维困境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某些方面的启发,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重新梳理知识,以便起到蜻蜓点水的桥梁作用。为此,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心中有数。第二,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多收集有关的数据,对问题不可模棱两可。第三,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除了做到胸有成竹外,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变“讲”为“导”,启发学生,放手让学生重新自主学习、重新认识问题,不要有问题就答。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补充,多数问题的解决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学生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用“相当于”不用“等于”,教师应让学生重温旧知识,认识新知识,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及不同点,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又如:把3个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列式3÷4=3/4。这时教师就应准确讲解3÷4为什么等于3/4的道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教学“7的1/8和1的7/8是否相等“做好铺垫。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开放”,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发现、质疑,探索问题、获得新知,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无为”教学在科学课中的运用》 《吉林教育》2009年第17期

[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参考》200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放手主导四部曲
遗传概率计算题解法技巧“四部曲”
作文教学“四部曲”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翻转课堂:教师“主导”的新境界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