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的教学
2013-04-29钱新建
钱新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0-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脱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再好的活动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的制约,他们的活动经验、行为能力、对情况的应变处理都还十分稚嫩,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给予最直接的关注。
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教师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所处活动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给予具体细致的经常性指导。同时,抓住活动关键期对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进行集中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方法的集中指导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等途径来实现。对小学生而言,联系活动实际的方法指导课是比较可行的操作方式。
方法指导课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型之一,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笔者撷取“成果展示与交流”方法指导课的五个片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
师:前一阶段,我们班围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这一活动主题,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开展了活动。同学们都很投入,通过研究和实践,获得了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也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哪一小组愿意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
思考之一:在具体的活动中指导方法
活动方法的集中指导,不等于“知识的系统讲授”,应当借助学生的具体主题活动、结合实际的活动过程来进行。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围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这个主题,在教师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周期的探究活动,取得了一些“结果”,包括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也包括丰富的体验和感受。把这些成果有效地展示出来,进行分享和交流,是活动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展示自己活动成果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展示交流的过程。所以,结合具体的主题活动,在适当的阶段进行有关方法的集中指导,能贴近学生的活动实际,避免学生出现被动接受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方法的学习。
课堂实录二:小组展示资料
1.小组中心发言人概述本小组成员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
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研究过程,并把相关纸质资料贴在黑板上、数码照片和视频投影展示。(内容有:报纸上关于交通事故的报道;人民路岗亭早、晚高峰时段的车流量统计;交通事故亲历记;交警提供的交通事故实录;道路交通安全标志;车辆、行人违章照片、视频;事故现场的惨状……)
师:(评价略)大家想看看他们的活动收获吗?
2.欣赏研究活动成果。
师:接下来给大家一段时间,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走出座位,自由地去欣赏他们的研究的收获,大家可以边看边想边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之后我们要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现场自由观看展示在黑板上的资料。
(有的把资料取下翻看,引起等候同学的不满和催促。一组学生原地不动,老师询问原因,学生回答现场太挤了,让其他同学先看。老师笑着点点头。)
3.讨论。
师:在刚才的欣赏过程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对于这组同学研究过程的想法,也可以谈他们研究成果的感叹,还可以谈欣赏别人成果后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
▲他们的资料太丰富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早、晚高峰时的车流量统计那么详细,这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还要细心;……
▲一个材料有几页,来不及看;图片要配上文字说明就更好了;展示的地方太小、太挤了;最好不用上去,能在座位上仔细欣赏
……
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发现仅仅把资料全部贴起来太单调了,同学们看起来也不太方便,怎样改进这种展示和交流的方式呢?
思考之二:在迫切的需要时学习方法
方法指导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在方法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而学生在方法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取决于他们对所学方法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只有当学生觉得需要了解和掌握某种实际的方法时,方法的指导对于他们才是有意义的。
本课中,老师不露痕迹地设计了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以一个研究小组的展示为例,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欣赏、交流感受、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产生了学习展示方法的强烈愿望。
课堂实录三:探索研究成果展示的方法
1.提出要求:我们先来看看这里的资料,有的是数据,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图片,有的是音像资料。
你们觉得这里不同性质的资料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出来,能做到重点突出,反映研究过程的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力。结合我们以往的经验,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你觉得可以采用哪种方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
2.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类作记录(板书):
统计图表
漫画、宣传画、宣传标语、交通安全宣传手册
儿歌、顺口溜
小品、快板
专题网站、小报、知识卡片
知识竞赛(有奖竞猜)、演讲比赛、辩论会、征文比赛
交通安全棋、安全知识扑克牌(受扑克牌通缉令的启发)
……
思考之三:在充分的寻找中发现方法
这一环节是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围绕“如何使展示重点突出、反映研究过程的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一目标,针对不同性质的资料,运用自己原有的经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性探究,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发现某种资料的加工和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方法的同时,认识到方法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发现、创造和分享的快乐。学生获得方法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在选择和运用指导方式时,我们更多的应当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理念的要求。
课堂实录四:梳理和总结展示方法
师小结:在这些方法中,像(板示)属于同一类成果展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作静态展示,像(板示)这样一类,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动态展示,静态的展示材料便于观察,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动态的资料受欢迎的程度比较高,观赏性很强,影响力大,但保存起来不方便。
在刚才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像数据类的资料用统计图表展示一目了然,文字类的交通安全知识则开展知识竞赛效果比较好。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灵活地选择适合它的展示方式。
探究性的课题我们一般要形成研究报告或者调查报告,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的时候,除了用文字来叙述之外,我们还可以综合地运用一些我们今天讨论的静态展示的方式,(再看黑板)比如插入一些典型的图片、统计图表、一些具体的数据……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你的研究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思考之四:在和谐的交流中提炼方法
在学生探究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方法的归纳和提炼,使学生对方法的认识从经验层面的感性认识提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本课中,教师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充分经历探究方法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小结,对学生的发现进行分类归纳,指出各类展示方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选择和应用各类方式的总体要求。这样的归纳使展示方法从具体经验中跳出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结交流阶段的一种基本方法,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方法,宏观地关注方法。
课堂实录五:现场操作实践,展示研究成果
1.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实践一下,尝试把你们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展示交流。(教师巡视,根据情况适当指导)
2.学生交流。
(1)已经做成的:请你们现场展示一下。
(欣赏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你感觉怎么样?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有什么好的建议要告诉他?)
(2)没有做好的,也可以说说你的设计,让大家想象一下。
(接下去你们准备怎么去做?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你感觉怎么样?)
3.小结。(略)
思考之五: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化方法
方法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学生对方法的认识源于实践,同时也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深化。本课中,教师通过活动任务的合理设置,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主动地运用初步掌握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所学方法的价值,正确把握运用方法的具体要求,获得运用方法的实际经验。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方法才能从知识的形态逐步走向技能的形态,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教学应当充分激发学生掌握方法的需求,充分经历探索和分享方法的过程,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提炼方法,引导学生实践方法,从而提高方法指导课的效率,使之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