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探析
2013-04-29戴竹青包小妹
戴竹青 包小妹
【摘要】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传统的理论讲授方法无法满足课程需要,必须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具有其特殊性,本人在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案例教学法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国际结算 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10130007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44-02
1.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
国际结算课程主要以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和支付工具为授课内容,要求掌握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流程和风险,会运用合适的支付工具完成国际资金转移,并利用各种结算规则和惯例解决实际问题。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是金融、贸易、保险、法律的多边交叉学科,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内容太多、太细,难以整体把握教学深度与精度;而对于从未涉足实务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尤显空泛。除内容繁杂细琐外,该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对于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生而言,就显得相对难以把握,考核时,拿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鉴于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有必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国际结算案例教学的特殊性
要打破“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式教学,就必须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经济活动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作为某一当事人去思考,因此有必要选用国际结算业务中,真实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作为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国际结算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殊性:
2.1案例参与者众多,涉及内容复杂
国际结算的案例涉及参与者众多,包括银行、进出口商、物流企业、保险公司、海关等。这些参与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业务网络和利益关系,在阅读案例时首先必须理顺关系才能进行讨论。其次,案例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包括贸易履约流程、货物运输流程和结算流程。不同的贸易方式、结算方式和支付工具其流程差异大,同时各流程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学生必须梳理案例中的流程。第三涉及的国际惯例多且复杂,案例分析不仅仅涉及结算惯例的运用,还涉及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商法,因此学生必须全面了解清楚这些惯例才能很好地分析、解决问题。[1]
2.2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验的桥梁
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教学中往往把理论讲解在前,实验操作在后,因此学生在学习理论时没有进行过实验操作,无法理论联系实践;而进行实验操作时又会忘记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理论指导实验。运用案例教学法后就可以将两个教学环节连接成整体,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实验规范性操作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的最好桥梁。
2.3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中的引导作用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关键点是教师如何推动讨论的深入开展,这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对趋于一致的意见进行总结,对偏离方向的意见进行疏导,让其回归正途。如在讲解L/C中卖方是否应该接受限制转船条款时,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都无法说服对方。这时若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利用“春节放假买票”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为实现货物按时到达,在运输存在不确定因素时,采用转船是最好的方法。简单又形象地推动学生作出了明智地选择、取得一致的结果。这个过程教师始终没有利用权威性去告知学生应如何做,而是利用知识引导推动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因此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推动者,这是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2]
2.4中英文结合贯穿于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该课程案例模拟的环境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语言以英语为主;同时结算活动参与者出具、办理、传递的单证、票据和函电也均使用英文制作,而且存在大量专业术语和简写。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常常遇到由于语言的不同理解而引发争议的情况,例如某案例中争议焦点就是该英文的理解“The shipment changed to 150 M/T of Yellow Sesame seeds from Dalian to Rotterdam and 150 M/T of Yellow Sesame seeds from Dalian to Amsterdam instead of original stipulation.”
因此在进行这类讨论时必须将原始的英文呈现给学生,而为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讲授理论和案例讨论中教师使用了大量英文,有意识地训练其掌握专业英语,为其毕业后适应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又不可以全部都采用英文授课,对于初学该课程的本科生而言,基本的游戏规则都还不太清楚,如果再加上语言的难度,往往会打击学习热情,所以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效果更好。
3.实施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许多教师都曾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来说,主要分成案例教学前的准备、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初步分析、案例的讨论和总结几个步骤。本人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其过程也是如此,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3.1理论教学是案例讨论的基础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简介、分析和讨论为主体,但是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该课程,许多学生对于基本的结算方式的内涵、特点、各方当事人的关系还都不是很理解。如果贸然地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只会让学生手足无措,打击其信心。因此我认为理论教学还是必要的,并且是案例讨论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所以,课程安排时在每一个新的章节开始都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再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3]
3.2 针对性案例与综合性案例配合使用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一般应选具有代表性、新颖性、参与性和灵活性的案例。而有些案例具有针对性,有些则是综合性的。针对性的案例往往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综合性的案例则长篇累牍、错综复杂。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针对性案例只需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即可一针见血、迅速解答,而综合性案例需要联系各种知识才可剥茧抽丝、详细解读。所以应选用针对性案例来说明某一具体理论、惯例或规定,放在理论教学中穿插进行。而选用综合性案例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能力,应放在各章结束时进行。针对性案例与综合性案例配合使用方可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3.3典型案例多次回顾、贯穿教学与实验全过程
国际结算课程中有许多要点是必须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的,即理论教学和实验中会多次提到,而这些要点往往都会配有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但是仅仅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还不够,在实验操作中还应该进行回顾。实验操作时学生大多是在计算机模拟软件中进行单据的填写,为了考核的方便模拟软件都设有惟一正确的答案。而学生做实验时也都是在追求答案相符,并不会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软件只会给出惟一的汇票填写方法,而教师可以请学生列出可行的所有方法,并区分其中的风险。这正好和理论教学中该节的典型案例相吻合,因此可以再次回顾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典型案例多次回顾、贯穿于教学与实验的全过程可以反复加深印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抽象的、生硬的概念生动并具体化,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融合贯通,帮助学生毕业后顺利从“校门”过渡到“行门”。
参考文献:
[1]吴磊、戴莹星.国际结算案例教学探析[J].中国商界,2008年第7期:28-29.
[2]张玉琴.《国际结算》案例教学尝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S1):354-356.
[3]周锦.案例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3:148-149.
作者简介:
戴竹青(1979-),女,湖北武穴人,硕士学历,现工作于江苏省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经管系教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