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失去卓越的灵魂》看教师职业道德与师生交流问题
2013-04-29郝睿
【摘要】当今高校师生交流情况问题重重,哈佛大学前校长哈瑞·刘易斯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洞见到大学教育中的这一现象。导致师生交流困难的现象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师生交流的主要内部因素。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坚持育人为本、教学相长、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等,这些都以教师和学生关系密切、深入交流为基础。改善高校师生交流状况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教师 师生交流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7-02
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既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在《失去灵魂的卓越》第三章中,作者谈到了沟通、竞争与合作的问题。追求卓越的路上不仅存在着比较、竞争和对抗,更离不开交流、沟通与合作。这种良性的共同作用既应该产生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19 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亨利·纽曼强调大学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学生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是为了问答教学而来的,这种教学存在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中。 然而大学校园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一、师生交流困难现象普遍存在
2008年我国的一项对湖南生物所本科院校864名师生沟通情况的调查也显示师生沟通需求迫切,师生双方都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56.94%的学生喜欢与教师沟通,77.83%的教师认为学生喜欢与自己交流沟通。 虽然无论教师还是同学在主观上都渴望师生间更频繁和顺畅的交流,但实际上大学里的师生交流状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半个多世纪前哈佛文学硕士的罗洛·沃尔特·布朗发出的感慨: 我们的时代还没有发展到让教授去问:“如果把时间花在和学生交谈上,我哪还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呢?”。可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大学里师生关系淡漠,师生间缺乏交流的现象已经早有渊源。在半个世纪前物质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还比较滞后的世界里教师已经没有时间和学生探讨问题、交流思想,那么,如今的教师就有更充分的理由拒绝和逃避与学生沟通了。这一问题确实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科技的发展给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来了便利,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探讨问题更多的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和电话,但是面对面的思想碰撞可能只有在大型讲座过后的提问环节才可以见到。讲座上教师将面临更多得学生,学生的问题也是被随机抽取,并非所有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一一的解答,即使教师回答了问题也是流于表面,不能和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此外,如今的大学里也不乏教师上完课就走人的现象。教师能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只有在课堂上,但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很少有时间可以用来和学生交流。更有些教师由于忙于自己的事务擅自离岗,不重视教学,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空洞,拿着课本照本宣科等,更不用说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2011年初,湖南大学26名教师因违反学校劳动纪律被解聘,其中包括6名教授。一次性解聘这么多专任教师在全国高校还是首次。教学是师生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如果连最起码的教学职责都不能履行的话,那么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也非常困难的。
二、阻碍师生交流的原因
《失去灵魂的卓越》中提到了想维持“教师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的关系,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仔细观察学生习惯的养成,在重要问题上(例如娱乐、阅读、学习方法)为学生提出建议,从当他们特殊的到的监护人,为他们指出危险与罪恶之源,通过言传身教,将他们‘引入正道”的希望注定会落空。作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二是教师开始转型为学术研究者。将这两方面的原因进一步归纳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外部原因包括学生人数的增多,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制约;内部原因即涉及到教师个人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从外部原因来看,不论是美国还是我国,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成了大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我国在1999年根据“扩大招生,提高学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各个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1998 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只有340.87 万人,而到了2008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就达到了1985.27 万人,较扩招之前增加了将近6倍。而高校教师的人数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严重失衡,教师的教学往往是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能否保证最起码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了大问题,更勿谈与学生进一步沟通。
将教学与学术研究割裂开是阻碍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被看作一项与学术研究无关的技能,有时甚至被认为与学识研究相排斥。1987年一项有关美国高校的研究指出:‘大多数大学教授享有盛誉是因为他们思想督导、著作等身……一位享誉全国的学者,可能只是一名平平的教师。与之相反的是出色的教学在学术圈里被视为一种表演艺术,如果你会表演当然不错,但与之同时同行也会怀疑你是否在认真地做学问。” 造成这一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学,但在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体制注重教师的科研成就而轻视教学。虽然有许多高校强制要求教授进课堂,每个学年必须上满若干课时的课程,但这种做法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可能造成教师对课堂教学敷衍了事,对学生不负责任的现象,使得高校教师既不能搞好科研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体制条件下,不断进行“学术生产”的教授,比“一味去将心事用在上好课”的大学讲师得到的评价要高得多,获得的经济利益要更丰厚。科研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的根本意义还是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教学环节。
教师责任感缺失、职业道德缺乏是阻碍师生交流的内部原因。有些教师受到功利性的影响,教学责任意识淡薄,为了种种个人原因忙于自己的科研或服务工作,忽视课堂教学。还有不少教师仅与学生保持单向的授课关系, 尽量避免把时间花费在与学生交往上而耽误其科研工作。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现如今大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越发困难。
三、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改善师生交流
各个国家的教师职业道德中虽然没有明确对教师与学生交流问题做出规定,但是要践行任何一个条目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育部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就指出: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也明确规定教师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情况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亲密程度,也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学习上,也有情感上的沟通。有着良好氛围的学校应该是教师学生可以自由的无障碍沟通,师生交流的内容广泛。
阻碍师生交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方面产生的问题而造成师生交流不畅通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上课是老师的天职、是职责所在。如果教师任务日益繁重,没有额外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那就应该利用好每一堂课,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是教师必须做到的。
改善高校师生交流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多种沟通渠道,为师生沟通提供广阔的平台;其次,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意识。
参考文献:
[1]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 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卓君,王寒珞.走出当下师生交流的困惑[J].科教导刊,2011(2):82-83
[3]谭海燕.高校师生的交流沟通现状及对策分析[J].文学教育2008.9
[4]陈倩倩.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解析[J].高教研究 2011.10(320):206
作者简介:
郝睿,(1988-),女,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