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浅析

2013-04-29王若愚

考试周刊 2013年94期
关键词:诵读

王若愚

摘 要: 诗词的鉴赏都要从读懂开始。在鉴赏教学中,老师要张弛有度,指导学生读懂诗词,引导学生发展鉴赏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教学 古诗鉴赏知识 感觉意境 诵读

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中学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吟咏,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古诗词的字词句、欣赏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基调,为审美感悟诗词奠定基础。要进行古诗词的鉴赏,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内在含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鉴赏知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如何分析古诗词,促进其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让学生逐步了解古诗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古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要鉴赏古词,首先要搞懂词的类型。学生要对古词的朝代变化做基本了解,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流派,并按照朝代顺序分析掌握诗词的发展现状;诗词的格律各异,掌握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基本知识。最后要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如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等。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词义、句义的表达上也有不同,如果按照表达方式分类,则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

2.风格和语言特点

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在古词的创作中各具特色,各有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让古词具有了不同的写作风格。语言是古诗词的基本载体,如上所述,语言的运用也有不同,对古词中语言的鉴赏是基本,只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语言内容,才能完成更深层次的鉴赏。(1)清新,语言使用情理,不用俗套。(2)平淡,语言朴素、通俗,容易理解,作者多用直接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语言更加平易近人。(3)绚丽。辞藻丰富,用典多,生字、多义字常用,具有奇幻的情思。(4)明快。一语中的,有斩钉切铁的效果。(5)含蓄。言有尽而意无限,用简单的词语凸显表现意义,但实际上颇有内涵,言此而意他,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3.表现手法

古词通常用一些表现手法让词的内容变得更加深刻和喻义深远,诗词中常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方式,描写和抒情是古词鉴赏考察的重点。描写的方式可以让古词内容动静结合、虚实有度,其作品的结构方式也是首尾呼应,层层深入,情景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的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只有对这些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好古词鉴赏作业。

二、感受意境,提高欣赏能力

所谓“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要想透彻理解古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必须运用联想、想象进入诗人所创设的独特的意境之中。首先可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意境。古诗语言凝练、含蓄;再加上古人有“炼字”的传统,因而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体会其妙处,运用联想和想象可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孤”、“直”、“长”、“圆”即为诗眼,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用一个“直”字突出了它的劲拔与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受。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这四个字形象地描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借助音乐、绘画揣摩意境。古诗教学是美的传递,可以在朗读或品读时运用音乐营造浓郁的氛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配以悦耳的古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配以幽咽的二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配以铿锵的琵琶。教《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播放乐曲《烟花三月》,教《木兰诗》可以播放古典音乐《十面埋伏》,教《渭城曲》可以播放《阳关三叠》等。这些音乐对人心境有巨大的感召力,很容易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当然学生也可以运用诗话结合的方法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古诗的意境。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刻画细腻,描写生动,可以这样描述: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而行,吐出串串水泡儿,轻盈地浮到水面上;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掠过雾气蒙蒙的天空。这样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古诗的意境美,放飞想象,也可以给作品配画,这样不仅可以体会到创作的乐趣,而且可以使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再次,借助多媒体感受古诗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能再现诗歌的情景,使古诗内容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透彻地理解古诗。例如在教古诗《钱塘湖春行》时,通过录像再现,学生从屏幕上看到诗人身穿飘逸的长袍,骑一匹白色的骏马,漫步于蓝天白云、波平如镜碧绿澄澈的湖水边,漫步在青翠的绿草上,五颜六色的百花间……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春的勃勃生机。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画面,学生能更生动形象地理解春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欣喜之情。

三、通过诵读欣赏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闻一多说:“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可以说,节奏韵律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最有效的手段,诗词节奏韵律与意义结合得很好。诗词中或轻松欢快、或急促跳跃、或奔放昂扬、或低沉滞重、或舒缓悠长等不同的节奏韵律,反映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跌宕起伏,表现出了人的生命活动不同的节律,以及诗词丰富的内涵和隽永的意境。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学生也许不能完全了解诗词格律,但能在诵读中发现声调、平仄、押韵的细微分别,吟出诗词的好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让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也使得诵读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掌握七字句2—2—3的停顿规律,读出起伏跌宕的节奏感: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短而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词开头用十四个叠字,后又用四个叠字,韵律节奏感极强,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独特的音乐美。学生在诵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过程中,节奏低沉而缓慢,犹如在品读一首忧伤凄凉的歌,从中感受歌里流泻的孤凄情绪。

猜你喜欢

诵读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
不识“文言”真面目只缘身在“剖析”中
《乡愁》课堂教学实录
让课堂在读、品、写中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诵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美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