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3-04-29陈启航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物距光屏凸透镜

陈启航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77-01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能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可纠正学生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有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及记忆,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实验的类型可分为两类,一是演示实验,二是学生分组实验。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必须进行84个实验,其中演示实验47个,学生分组实验37个。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实验,能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老师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举两个实例,浅析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学物理光的折射这个内容中,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学习后学生基本上能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成像特点制成的;②当物距在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这个成像的特点制成的;③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成像的特点来工作的。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虽然能熟记,但是觉得很抽象,似乎觉得这些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多大帮助,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题一:照相时,要想使得底片上的人像再大些,可用的方法是:( )。

A. 将镜头离人再远些

B. 将镜头离人再远些,底片离镜头近些

C. 人离镜头再近些,同时底片与镜头间距离增大些

D. 人和底片都要靠近照相机镜头

用相机照相时,被拍摄的人与相机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为了解决题一中类似的问题,我们不防来做一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装好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得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记下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大小的情况。然后改变物距(使得物距仍大于两倍焦距),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记下物距、像距、像的大小的情况。如此多做几次实验,指导学生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难发现: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减小时,像变大,同时像距增大。

掌握了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不难得出上题中的正确答案是C。

题二: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得屏幕上所成的像再大一些应该( )。

A. 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 增大屏幕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是的距离

C. 将屏幕与镜头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 将屏幕与镜头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

在题二中,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指导学生仍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来做实验,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难得到: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变大。

题二中是要使得像变大,当然像距得增大,物距就得减小,从而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B。

同样的,我们可以使得在物距小于焦距时,通过调整凸透镜的位置来改变物距,找出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而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有两盏白炽电灯,上面分别标有“220V,100W”和“220V,25W”,将它们并联接到照明电路中,哪盏灯较亮?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照明电路中,哪盏灯较亮?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方法有多种。但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这个实验。先把两盏灯并联接到照明电路中,可看到标有“220V,100W”的灯较亮;再把两盏灯串联起来接到照明电路中,看到标有“220V,25W”的灯较亮。

对初学者来说,并联时“220V,100W”的灯较亮好理解,串联时“220V,25W”的灯较亮就不好理解了。此时我们再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原来灯的明亮程度取决于它实际消耗的功率,让学生动手去算一算各灯在每种情况下实际消耗的功率,学生就能明白他们所看到的现象了。这样通过观察实验与理论解释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知其然,并且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从上面几个例题的解决和平时的物理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处在13岁到16岁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这个阶段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深奥的理论性强的知识不感兴趣,而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的东西就易于接受,在课堂上老师让他看一看、或是让他动手做一做,学生就会特别的感兴趣。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感兴趣了,老师的教学活动也就好开展了,学生要学好这门课也就容易了。

其次,通过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和理论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如在题一中,要知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只要指导学生去做这个实验,学生就一定会发现: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减小时,像变大,同时像距增大。如果不借助实验这个手段,可以想象要使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会有多困难。

再次,通过做实验特别是指导学生做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操作,这样在无形中就熟悉了实验器材的使用,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有目的的对实验进行观察,要记录看到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这样通过实验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这些工作中,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它在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手段来为教学服务,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才能把物理知识较好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

[2]初中物理《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猜你喜欢

物距光屏凸透镜
光屏和蜡烛的移动问题解题策略
光屏的作用
判断凸透镜成像看物距
凸透镜成像知多少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巩固
小小凸透镜 成像应用多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例谈
摄影艺术中的光影呈现
学好凸透镜 成像点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