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文本主义理论研究
2013-04-28王影
王影
【摘 要】罗兰·巴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本理论独树一帜,其“文本”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罗兰·巴特将“作品”与“文本”加以区分,把“文本”看成动态的生成过程,并对“文本”作了详尽的分类。巴特的文本理论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重建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作品 文本 编织 悦的文 醉的文
罗兰·巴特(1915一1980)是继萨特之后的又一位法国思想大师。他以丰富的理论著述与创作实践风行于法国20世纪60年代的文坛乃至国际文学界,成为对整个西方学术界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20世纪50年代,巴特的第一本著作《零度的写作》问世。随着一系列理论力作的发表,到60年代末,他以结构主义者的身份与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思想史和历史学家福柯、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并驾齐驱,风靡法国文坛。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符号学原理》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同时他运用结构主义思维分析时装、摔跤等社会现象的著作也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然而当人们正津津乐道于其结构主义身份时,他又完成了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顺利过渡。巴特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除了在文学、符号学领域之外,在音乐、服装、摄影等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其主要精力还是在语言文学方面。巴特独辟蹊径,构建了崭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其独具匠心的文本理论尤具代表性并极富当代意义。
一 巴特文本理论形成的背景
巴特的文本主义理论是其在对作品与文本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对文本的特点、分类,以及如何创造文本的一系列观照。巴特的文本观打破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固定不变的结构。巴特认为,文本具有复数性和互文本性,文本可以分为可写性文本与可读性文本,同时认为文本的创作应不掺杂作者任何主观的感情,提倡零度写作。1970年《S/Z》和1971年《从作品到文本》的发表,标志着巴特的文艺理论思想的转变,巴特开始进入了他的“文本”研究阶段。可以说,巴特的重大转变除其自身的原因外,德里达的文本观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巴特文本理论形成的内因
巴特的写作生涯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开始的,正是萨特把巴特带入了现代文学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克思使他转向马克思主义研究,但最终没能深入。巴特又接触到了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的语言学,从而转向了语言符号学研究。当他最终结识到泰凯尔团体时,才为他的不确定性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
在分析巴特文本主义转向的背景中,不能不提到那场与雷蒙·彼卡尔在人文科学领域里的一场论争,巴特最终以一篇《批评还是真理》的文章做了有力的反击。1968年《作者之死》的发表,标志着巴特开始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开始了他文本主义理论的研究。
2.巴特文本理论形成的外因
巴特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想产生的外因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五月风暴”的产生,使巴特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影响。
第一,“五月风暴”。1968年5月法国爆发的反政府学生运动“五月风暴”对巴特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在这里学生对结构主义不断提出质问,整体性、连续性均被破坏,巴特的结构主义身份遭受质疑与排斥。这一切冲击着巴特的思想,为他走向解构之路奠定基础。
第二,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影响。巴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思想,同时也是受到了德里达的深刻影响。1967年德里达的《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语言与现象》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解构主义的崛起。德里达对于传统形而上学领域思辨体系的怀疑与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对结构主义的大胆颠覆与批判,都对巴特产生了影响。德里达的“差异”、“差延”等非中心化思想也影响了巴特。
二 巴特的文本理论的内涵
巴特文本理论内涵丰富,颇具创新性。在这里我们从“从作品到文本,文本即编织,文本之悦”三个方面对巴特的文本理论思想加以详细论述。
1.从作品到文本
巴特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从作品到文本》中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文本”作了详尽的分析。首先,巴特否定作者对作品的决定作用,把作品与语言相联系加以阐述。在巴特看来,文本就是语言游戏、能指的无限增殖。语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达交流思想的工具,它不是人的工具而是先于人存在的。也就是说,语言先于作者而存在,作者所能做的就是接受语言。作者成了“名义上的作者”,他的生活不再是情节的来源,作品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品影响了生活,而不是生活影响作品。从这个角度而言,巴特成功地颠覆了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否定了外部世界(种族、历史)及作者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切断了作品与外在世界、作者之间的联系,使作品完全成了独立自足的字词句嬉戏的语言场所。
其次,巴特区分了“作品”与“文本”。巴特认为它们的区别在于作品是感性的,是具有固定意义的完整的客体。然而文本则是一种方法论的领域,它不是有形的固定的实体,我们无法通过把握作品的方式理解体会文本。在这里文本不是作品的分解成分;而恰恰是作品才是想象之物。作品是静态的作者产物,而文本则不是老老实实地摆在那儿会自行呈现的单纯客体,它是得经过实践才能产生的动态体验。文本是一种活动,是一个过程。文本是对符号的接近和体验。巴特眼中的文本就是将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转为一个永远不能被固定到单一的中心、本质或意义上的无限的能指游戏。由此可见,巴特对于文本的阐释是辩证的,而并非如有些学者所想的那样极端。
2.文本即编织
如上所述,在巴特眼里,文本不再作为产品而被视为生成过程,也就是一种实践。巴特将文本比作编织加以形象地说明,也就是说,在不停的编织之中,文被制就,被加工出来;主体隐没于这织物—这纹理内,自我消融了。巴特用“编织”比作文本,强调的是其动态变化的过程。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编织的无规律性,即文本不再走向“确定性结构”和“规则”,这就是一种能产性;二是编织不是一种单一的活动,是多元的活动,即文本是复数的。
以巴特的文本观而言,作者的主体性想象已被否定,作者所需要遵循的一套逻辑与规则也已被抛弃。符号已分裂,能指与所指不完全对应。文本无严谨的逻辑推理,无内在的连续情节。有的只是不连续、片断、能指的无限生成。文本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巴特在阐述文本时用了意指活动这一概念。巴特指出传统的作品是意指的结果(意指的作用),而文本则是意指活动。
文本不断生成,永无穷尽。由此产生文本的复数性。“复数”是巴特著作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术语。文本的复数并不指一篇文本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它是超越意义的能指的无限增殖和扩散传播。在文本里,署名和引号没有意义。构成文本的引文无个性特征,是已经被人们阅读过、熟悉过并且写过的。对于引文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起源或影响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复制,是新的织品对其无意识或自动的运用,是一种生产力。不言而喻,当下盛行的“互文性”理论也来源于此。文本的复数打破常规,打破了一元论的哲学体系。从此使文本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无限开放,巴特也由此走向了解构之路。
3.文本之悦
文本愉悦理论既使文本逃离形而上学的误区,也使文本从令人尴尬的物质利益中解脱出来。巴特认为,肩负发现真理利益重任是无法接近文本的,接近文本的重要途径就是愉悦。巴特似乎尽力地解释悦的文与醉的文之间的不同,认为前者是消费性的愉悦,阅读时遵循固有的文化经验;而后者是种无法形容的愉悦,它摒弃一切稳定与俗套。悦的文是可以被言说、可以用词语表达的;而醉的文是无法用言辞加以表达的,它是不及物的。醉的文不是任何想象的东西所能表达的。悦就如平常的情绪可用语言表达,加以描述;而醉恰似巴特所比喻的色情身体感受到的欲望,是一种言语无法企及的境界。
然而悦与醉之间是有联系的,巴特从两方面讨论,他认为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醉的文是悦的文的合逻辑的持续发展,醉的文是悦的文的进一步深化;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悦的文与醉的文是互不相遇的,永远不会有交汇处。巴特并没有完完全全地划清两种文本之间的界线,同时,巴特认为悦的文是可读的文本,醉的文是可写的文本。悦的文又被巴特归为古典文学作品,醉的文也将其划入先锋作品。在《罗兰·巴特自述》中巴特在可读与可写的文本之外,划分出可接受的文本,但他没有指出三者之间的明确界线。巴特在此仍不得不无奈地把自己的理论推向模棱两可、含混的地步。然而巴特颠覆传统、消解中心、瓦解叙事的理念贯穿其一生,对于文本自身形式结构的关注永不改变。在此意义上的巴特颇具后现代大师的风范。
三 文本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巴特的文本理念在当今盛行的互联网世界中得以实现。在互联网中,读者畅游于文本的世界中,同时还可以书写文本,阅读、批评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同时,巴特的文本理论也为中国当下文学理论的重建提供灵感。目前,大众传媒强烈冲击文学市场,文学已无可奈何地退出中心,走向边缘。巴特理论既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文学现状,又可以为解读先锋派文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巴特对传统文学理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形而上的怀疑与颠覆的大胆举动,亦可为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建提供借鉴。
四 总结
巴特的文本理论使文本摆脱了作者的羁绊,同时确立了读者的地位。巴特希望读者能用动态的、主动的阅读取代静止的、被动的接受。文本是向读者开放的,读者可以成为文本的作者,读者在解读文本,“重写”文本的过程中,由于摒弃了对终极意义的挖掘,而摆脱了任何传统习俗的、固定性的制约和成见,由此获得极大的快乐,巴特的文本理论对现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胡经之.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袆星、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法〕罗兰·巴特.杨扬译.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5)
[4]汪民安.罗兰·巴特.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光辉.罗兰·巴特作者消亡思想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6
[7]张伟星,罗兰·巴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8]李红曼.罗兰·巴特的文本观探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