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013-04-28黄振军

现代教育信息 2013年2期
关键词:音乐性培养能力主动学习

黄振军

【摘要】 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越位综合与无边的拓展出现的问题:大拼盘式的课型结构、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不需要创新的创新、为合作而合作的小组合作、无限制的创编活动。及对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注重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教师在教与学中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探索性论述。

【关键词】 越位综合 无边拓展 音乐性 培养能力 主动学习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切合学生生活的音乐实践活动,并适时把握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和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音乐性、艺术性,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活动,并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这就真正体现了音乐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1.注重音乐课堂的“音乐性”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也付诸于实践。音乐课与其它课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音乐课的音乐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在动听的音乐中完成的,充满丰富的音乐语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性”是指课堂内为了学习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掌握音乐作品而进行的二度创作为主线而展开的。怎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内的音乐性,而不至于偏离主题是每位音乐教师都在进行探索研究之中。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从而才能引导学生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怡性,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音乐视听觉的艺术”。这句化流行了很久,但依旧显示着它真理的魅力。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音准、节奏感、声音表现力等诸因素也都需要听觉来鉴定和调整。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听,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它方面技能的基础。就是说:首先是研究教会学生听音乐的方法与过程,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有须依赖于听觉。研究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的方法与过程,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音乐是听觉艺术。虽然音乐学科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象力去再创造。

我对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从“听”入手的。精心安排“听”的内容,要使学生由浅入深的听;有成就感的听;听的懂的听。例如:在上《剪羊毛》一课时,我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资源,从网上下载了一首合唱曲《剪羊毛》,这首合唱曲声部和谐均衡;音色优美;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色彩。而课本中的范唱歌曲却速度稍快、充满激情,完全是一位活泼自豪的小男孩手持羊毛剪兴奋工作的素描。同一首歌曲,不同的艺术处理,得来是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享受。而这一切又源于音色、速度、力度、和声、配器等不同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

3.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

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应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研究首先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有兴趣上。如:欣赏《牧童短笛》时,精心绘制了画面:两个小牧童在两只水牛的背上,小女孩面带微笑的倾听小男孩吹笛,碧绿的河水,微风轻拂柳枝。学生直观的感受画面,耳边聆听着贺绿汀的钢琴曲,学生已经融入画面之中;再让学生参与模拟画面参与表演。这时,他们的想象已经达到了超越自我的境界。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自我教育完善。如歌曲《小鸭子》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唱歌,在学生歌词不熟练时即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通过唱、动(动作创编)这一安排实际上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自我教育完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学习音乐的活动,不仅受到原有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的制约还受到学习动机、兴趣和价值观念的推动和支配。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和接受能力,力求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方法;音乐教学活动必须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出发点,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积极探索音乐领域的奥秘和规律的方法与过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的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 《走进新课程》,李慕菊著,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3] 《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猜你喜欢

音乐性培养能力主动学习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律动的江南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贴近大众·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