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结构化学习模式的构建
2013-04-28孙伟
孙伟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总是在做着重复性的教学工作,然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有些工作是属于重复而又无效的劳动,这种需要转变的模式是需要构建一个语文学习的系统化模式来完成的。
1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即“知”的体系)
将语文的学科思想和知识体系梳理、归纳,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清晰的显现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思路,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都是一件有益的事,因此,及早树立语文学科意识、构建语文学科体系、建立语文学科的模型是发展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根据语文学科目前的考查要求来看,其涉及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语文能力这A、B、C、D、E、F六个层级。可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语文学科的能力层级如上图所示为“金字塔型”, “金字塔型”的底座为A级,能力级别为A级的主要考查的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以及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的书写现代汉语常用的规范汉字,这部分知识看似简单,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阅读面窄,书写量少,学生动笔写字的习惯也不好,这部分知识直接影响了其他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规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且要贯穿始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积累习惯。A级是塔的基础部分,只有基础夯实,根基牢固,塔身才能稳定。第二个能力层级是B级,这个级别主要指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等内容,需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扎实有效,让学生真正明白文章的内容,理解每一个词语或句式在原文中的意思,然后,分类总结、拓展提升,让学生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文言文一定要突破学习时间长,学习效率差的误区。第三个层级是C级,主要指古诗文、文学类文本以及实用类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个能力是比基础能力、理解能力更高的能力要求,这项内容考查的是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它又是表达运用能力的前提。随着“金字塔型”的尖端逐渐变小,难度却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方法指导以及阅读量的扩大,让学生多开口说话。第四个能力层级为D级,这个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它主要指古诗文以及现代文中的鉴赏评价,我们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是读明白了,表述不出来;表述出来了,表达不准确,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少分析,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话,培养他们正确的鉴赏能力。第五个能力层级是E级,主要指表达应用以及作文,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读写结合坚持好,做到底,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驾驭文体,顺畅的表达观点。顶端为F级能力层级,它是整个语文模型的顶级,是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个题目往往出现在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个题目,探究题目的关键是要观点明确,能够自圆其说,可以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达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2转变教学观念,进行“少教多学”的语文教学研究,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制定学法(即“学”的体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形成“自能”式的教学能力。“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状态下要保持的原则是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整体看来,“少教多学”即给学生让出时间和空间,“老师精讲,学生多学。”“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要“精细化”地教,高质量地教;“多学”并不是无序地学,无限制地延长时间学,而是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高效率地学。在课堂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上,使学生更加致力于学习,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少教”,就是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努力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少教”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力用在刀刃上。关键部位要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懂知识产生的背景,应用范畴,与它相近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多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和基础是学会阅读(教科书)和学会思考(提问和质疑)。这是教的着力点,是实现少教多学和“教是为了不教”的关键和前提。坚持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课内和课外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使教学成为推进独立学习活动和巩固、深化独立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多学”不仅指这些;从三维目标考虑,还指多掌握知识要点;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构建;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材挖掘中,教师要做到的是:深入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教材结构,明确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考虑教法,将一切贯穿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给他们学习的动力。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教,两全其美。
除此之外,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分析以及系统化的训练应是教学的辅助,这样可以使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始终把握第一手的资料,及时整理反思,要知道教学并非一个简单地历程,我们教师更应该注重其中的心路历程,把握好教学发展的脉络。
语文学科结构化学习模式的构建,希望能引领语文教学回归教育本真,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搭建起合作对话、交流分享的平台,能够聚焦现代教育教学实践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