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在品德教育中“生活”起来

2013-04-27郑会云

关键词:品德生活教师

郑会云

知识来源于生活,品德课程也不例外,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能将“生活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合理地融为一体。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无味,而是丰富有趣、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其产生对学习的需要感,并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那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实施中,如何突出生活教育这一特点呢?这是品德教学中值得探索的课题,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在观察理解中热爱生活

苏联著名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美好的生活,永远属于哪些热爱生活的人。”培养“热爱生活”的学生,实质上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怎样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21世纪的现代社会非常注重合作和交流,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合作和交往意识很差。所以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应尽快地让他们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小学一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从而得出“生活真好,活着真好”等感受,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我上学了》这一课中的“我将在这可爱的学校里学习、活动”这句话,成人看来很简单,但对于不到八岁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上学是生活的转折点,是一件大事。他们头脑中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新奇,有高兴,有自豪,也有害怕,甚至带有疑问。因此,我抓住学生的不同想法,充分利用挂图、课件、课本中的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在开学的那一天印象深刻的东西:校门口高高挂起的“欢迎新同学”的横标;笑容可掬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美丽的校园,陌生的教室,崭新的课本……。美好的回忆会让学生意识到:不仅在家里有快乐时光,在学校也同样是趣味无穷。他们不但想得到父母的爱,而且更想拥有学校伙伴的关爱。他们都想成为众人羡慕的幸福人。强烈的欲望下,学生不但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这快乐大家庭——学校,而且还会自主地跟小伙伴们交流、沟通,很快就会成为“快乐的小天使。”这样,学生自然会更加珍惜、热爱校园里的生活。

二、在活动中品味生活

马克思在揭示自然与人类的发展规律时指出:“人类的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学生知识的获得仅是教师的灌输和仅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品味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我爱秋天》这一课的主题是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让他们当小小“气象员”观测、比较夏天和秋天温度的变化,感觉秋天已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并组织学生到操场、家周围、田野里去感受秋天的气息。观察植物,小动物生活的变化以及秋天的色彩、果实等,让他们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去感受秋天。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抛弃了简单的枯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说理教育,带领学生去田间参加秋收活动,如收花生、割稻子、拔萝卜等。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使他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三、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生活启迪。

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四、在履行义务中享受生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义务是事之“宜'。”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尽力而为本行做事。”孩子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同样拥有他们所应尽的生活义务,现时也拥有他们应该享有生活的权利来体现生活的价值。应引导孩子逐步感受到学校生活是有一定规则的,而且是每个人都必须尽力做到的义务。如参加出操、上课、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等,在活动中应该守秩序、讲文明。在班级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是爱护班级荣誉的行为。同伴之间有困难和问题,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在家庭应启发学生知道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们正在长大,要学着为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有始有终地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培养引导学生体会亲情、学会感激。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有利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家乡建设、热爱家乡,引导他们初步建立生态意识,在行为上注意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护花草、树木、植物,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在他们充分尽到他们所应尽的生活义务的时候,才可能尽情享受到生活的权利,体味生活中美好的滋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只要将品德教育置身于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中,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才能使品德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爱的、可信的道德生活课程。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石角中心)

猜你喜欢

品德生活教师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生活感悟
美育教师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