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移动传感网节点定位优化算法
2013-04-27梅举,陈涤*,辛玲
梅 举,陈 涤*,辛 玲
(1.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250199;2.济宁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济宁272000)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许多应用中,节点的位置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如果脱离了节点的位置信息,将会变得没有意义,例如,需要知道森林火灾的现场位置,战场上敌方车辆运动的区域,天然气管道泄露的具体地点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常常是随机布撒的,对于上述这些问题,传感器节点必须首先通过定位知道自身的地理位置信息,这是进一步采取措施和做出决策的基础。
无线传感器网络根据测距方式的不同分为range-based和range-free两种定位方式,也就是基于测距和无需测距两类。通常的测距技术主要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角度 AOA(Angle of Arrival)。位置未知的节点在得到与锚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后,采用三边测量法或者极大似然估计法等方法,可以计算出自身的位置。rangebased定位精度较高,但是传感器节点依赖于专门的硬件设备,成本较高,而range-free定位无需距离或者角度信息,受环境影响较小,硬件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因此也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定位机制[1-5]。典型的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有质心定位、DV-Hop、APIT、凸规划、MDS-MAP 等。
目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研究,大多都是针对静态WSN的,即节点保持静止不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类型[6-9]。但是在实际环境中,传感器节点处于运动状态的移动WSN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在目标跟踪中,要对不断移动的目标进行实时的定位[10-11]。同时,传感器节点位置的移动能扩大其监测的范围,能够克服静态WSN中有节点死亡时会带来监听区域真空的现象,节点的移动性使网络能够更好的发现事件并观测事件,能为传感器节点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12]。对于移动WSN节点定位的研究相对不足,而且绝大多数针对静态WSN定位的方法在移动WSN中并不适用,现在对移动WSN的定位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3]。
1 移动WSN定位研究的相关工作
目前对于移动WSN的定位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统计方法的定位,主要通过使用序列蒙特卡洛方法(粒子滤波)对节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进行采样和滤波,并用滤波得到的粒子估计出节点的位置,这也是移动WSN定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经典的算法主要有 MCL[14]、MCB[15]、MMCL[16]、MSL[17]、range-based-MCL[18]等。
MCL算法是由Hu和Evans提出来的移动WSN中距离无关的节点定位算法,该算法第一次将蒙特卡洛方法引入到移动WSN的节点定位中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节点的定位精度非但没有因为节点的移动特性受到破坏,反而利用移动性提高了定位精度,并减小了定位的代价。该算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序列蒙特卡洛方法能够有效的应用于移动WSN的节点定位中。MCL算法采用了粒子滤波方法,过程比一般的定位算法更复杂一些,文献[14]详细介绍和讨论了MCL算法。
在MCL算法的基础上,Baggio A等人改进提出了MCB(Monte-Carlo Localization Boxed)算法,如图1所示,待定位节点首先通过接收到的锚节点信息得到一个锚节点覆盖区域——锚盒子,即图1中阴影区域,然后根据上一时刻的采样粒子和节点自身的运动状态得到采样盒子,如图2中阴影区域所示,其中lt-1表示节点在上一时刻的采样粒子,Vmax为节点的最大运动速率,这里假设节点的运动服从随机行走模型RWP模型[19],即节点的运动方向和速率未知,但是知道节点的最大运动速率,所以可以得到以上一时刻采样粒子lt-1为圆心,以Vmax为半径的运动圆来预测节点的位置,这个运动圆与锚盒子的交集就是最后的采样盒子。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把采样区域限制在一个采样盒子里,提高了采样成功率,节约了计算量,大大节省了定位时间,提高了定位精度,性能比MCL算法有了较大的改善。
图1 MCB锚盒子
图2 MCB采样盒子
本文提出的 TSBMCL(Temporary Seed Based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算法,延用了MCB算法的蒙特卡洛盒思想,通过筛选出定位情况较好的节点作为临时锚节点,来辅助其他节点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全网节点的定位精度的优化,效果十分显著,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本算法。
2 TSBMCL算法详述
在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过程中,有的节点会收到较多的锚节点信息,并具有相对较小的采样锚盒子,有的节点则收到较少的锚节点信息,甚至收不到锚节点的信息,从而导致定位误差较大或者不能进行位置估计。针对移动WSN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精度的方法,即基于临时锚节点的蒙特卡洛定位方法——TSBMCL算法。临时锚节点,指的是自身定位精度较高而被临时用作锚节点的普通节点。节点在定位过程中不会知道自身的定位误差,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评判规则,将定位条件优等的节点筛选出来,这部分节点的定位精度也是最高的,可以充当临时锚节点,来优化其他节点的定位条件。因此,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定的评判标准选出定位精度高的节点,并将这部分节点用作临时锚节点,来协助其他节点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全网节点定位精度的优化。
TSBMCL算法,包括临时锚节点的选举产生过程,以及临时锚节点协助其他节点进行定位的过程。
临时锚节点的产生过程,具体步骤为:
Step 1:网络中的所有锚节点(即seed节点)在全网中洪泛自己的信息,这个被洪泛的数据帧包括(Xseed,Yseed),IDseed,TTL,其中(Xseed,Yseed)表示锚节点的坐标值,IDseed表示该锚节点的序号,TTL是最大洪泛跳数,初始值设置为2.
Step 2:网络中待定位的普通节点(即node节点)在收到锚节点的洪泛信息之后,记录锚节点的坐标值和序号,如果TTL为2,则将其置为1并转发,如果TTL为1,则将其置零不再转发,从而保证锚节点的信息只被转发两次。
Step 3:锚节点信息洪泛完毕,所有node节点利用MCB算法中的方法得到自己的锚盒子anchor box,并根据锚盒子面积Sanchorbox,二跳以内锚节点数Nnos,计算本node能否成为临时锚节点的判断权值TA,
其中,r为节点的通信半径;Ns为网络中锚节点的个数;S为监测区域的面积;Sd为锚节点密度,表示一跳通信半径以内的平均锚节点数;Srefer为参照锚盒子面积,节点的锚盒子面积Sanchorbox将与之进行比对;α为校正因子,调整该参数可以设置参照锚盒子面积Srefer的缩放比例。
Step4:TA值低于1的节点暂时不进行自身定位,TA值高于1的节点采用MCB算法进行定位,并成为临时锚节点,向周围洪泛自身信息,内容包括,IDnode,TTL。其中表示node的定位位置,IDnode表示该node的序号,TTL为最大洪泛跳数,初始值设置为2,洪泛方式与锚节点相同。洪泛过程完毕以后,TA值低于1的节点,如果没有收到临时锚节点的信息,则依据原来的锚节点信息使用MCB算法进行定位,如果收到临时锚节点信息,则使用该信息进行定位。
临时锚节点协助TA值低于1的节点定位的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Step 1:设待定位node在(t-1)时刻的粒子集为,在 t时刻收到 n 个临时锚节点信息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临时锚节点盒子,
其中β为校准半径的调整因子,通过调整β的大小,可以调整rred的取值。
同时,该待定位node的锚节点盒子通过MCB算法得到,设为(xs_min,xs_max,ys_min,ys_max),则该 node的最终锚盒子定义为下式,如图3所示,
从而得到采样盒子如下,
图3 临时锚节点覆盖图
Step 2:对采样粒子进行滤波,滤波公式为,
其中ot表示观测信息,S是一跳锚节点的集合,T是两跳锚节点的集合,STA是一跳临时锚节点的集合,TTA是两跳临时锚节点的集合,d(lt,s)是采样粒子lt与(临时)锚节点的欧几里德距离。
滤波完成以后,如果粒子数不足所需要的数目N,则进行重采样,并重复滤波过程,直到达到采样数N或者达到最大采样次数为止。
整个TSBMCL算法的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TSBMCL算法流程图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在仿真实验中,所有传感器节点被随机布撒在500 m×500 m的矩形区域中,通信半径r为100 m,所有传感器节点,包括普通节点和锚节点,均采用随机行走模型(RWP)[19],RWP模型是移动WSN最常见的运动模型之一,该模型中,节点在每一运动时刻随机选择运动速率和运动方向,且节点不知道自身的运动速率和方向,但是知道自身的最大运动速率为Vmax,方向为360°任意选择,根据表1的参数,对TSBMCL与MCB两种算法用MATLAB仿真50次求平均值。
表1 仿真参数设置
首先来验证临时锚节点的遴选公式是否正确可行,图5显示,临时锚节点的定位误差要比其他节点小得多,这说明式(3)能够有效的选出定位效果最好的部分节点,并将它们用来协助其他节点进行定位。
图5 临时锚节点与其他节点的定位误差对比
网络中全部节点的定位误差对比情况如图6所示,TSBMCL算法对MCB算法的优化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整体定位精度提高了34%。
图6 全网节点在两种方法下的误差对比
临时锚节点个数的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平均每一次定位产生31个临时锚节点。
图7 临时锚节点产生数量
利用临时锚节点信息协助定位的节点称为受助节点,这部分节点在全网所有节点中所占的比例如图8所示,平均每一次定位有72%的节点受到协助,可见,TSBMCL的优化范围是非常大的。
图8 节点优化比例
锚节点密度变化情况下的定位误差曲线如图9和图10所示,在锚节点密度Sd从0.5向5过渡的过程中,TSBMCL算法的定位精度始终高于MCB算法。图10反映出TSBMCL算法定位精度比MCB算法提高的比例,精度提高的比例最大可达34%,最低也在10%以上。之所以图10会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是因为在锚节点密度非常小的时候,由于网络中的锚节点太少,节点都很难获得足够好的锚节点信息,所以产生的临时锚节点也非常少,对网络定位优化的贡献不足,所以优化效果较差。当锚节点密度增大时,网络中有越来越多的节点定位情况变好而成为临时锚节点,并协助其他节点进行定位,所以对网络的优化效果更显著;但是当锚节点密度在3以上时,随着锚节点密度继续增大,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定位情况都越来越好,MCB算法与TSBMCL算法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TSBMCL算法在定位精度上始终比MCB算法提高20%以上。
节点密度变化情况下的定位误差曲线如图11和图12所示,随着节点密度的增大,TSBMCL算法对MCB算法的优化效果越显著,在Nd大于10时,定位精度提高的比例超过20%,当节点密度在40以上时,TSBMCL比MCB的定位精度提高了接近50%。
图9 锚节点密度变化情况下的误差对比
图10 锚节点密度变化情况下的定位精度提高比例
图11 节点密度变化情况下的误差对比
图12 节点密度变化情况下的定位精度提高比例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TSBMCL算法,首先通过节点计算自身的权值来遴选出临时锚节点,并使用临时锚节点来协助其他节点进行定位,间接地增加了网络中锚节点的密度,从而优化了全网节点的定位效果,在定位精度上比MCB算法有了较大的提高。作为一种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对硬件要求不高,能够满足低成本高精度的移动WSN的定位要求。
[1] Niculescu D,Nath B.DV Based Positioning in Ad Hoc Networks[J].Kluwer J.Telecommun.Syst,2003,22(1):267-280.
[2] He T,Huang C,Blum B M,et al.Range-free Localization Schemes for Large Scale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9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San Diego,CA,2003:81-95.
[3] Liu C,Wu K.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ange-Free Localization Method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24th IEE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Computing,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Phoenix,Arizona,2005:59-66.
[4] Liu Jicheng,Wang Wenxiu,Shang Yintong.An Improving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DV-Hop[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Information and Control,Harbin,2012(1):511-515.
[5] Hu Tianyou.A Range-fr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ocalization Algorithm[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es,Korea,2011:54-58.
[6] Liu C,Wu K,He T.Sensor Localization with Ring Overlapping Based on Comparison of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C]//Proceedings of IEEE Int’l Conf.Mobile Ad-Hoc and Sensor Systems(MASS),Fort Lauderdale,USA,2004:516-518.
[7] Sheu J P,Chen P C,Hsu C S.A Distributed Localiz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 Improved Grid-Scan and Vector-Based Refin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08,7(9):1110-1123.
[8] 丁江鹏,陈曙.一种基于跳数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22(12):1823-1827.
[9] 朱博,陈曙.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质心定位改进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0,23(6):868-872.
[10] Sheu J P,Hu W K,Lin J C.Distributed Localization Scheme for Mobile Sensor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10,9(4):516-526.
[11] Isaac Amundson,Xenofon D Koutsoukos.A Survey on Localization for 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2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bile Entity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in GPS-less Environments,Orlando,2009:235-254.
[12] Mrityunjay Singh,Monika sethi,Niranjan Lal,et al.A Tree Based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Sensor Networks(MS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2(1S):55-60.
[13] Zhang Shigeng,Cao Jiannong,Chen Lijun,et al.Accurate and Energy-Efficient Range-Free Localization for Mobile Sensor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10,9(6):897-910.
[14] Hu L,Evans D.Localization for Mobile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Philadelphia,USA,2004:45-57.
[15] Baggio A,Langendoen K.Monte-Carlo Localization for 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Journal of Ad Hoc Networks,2006,6(5):718-733.
[16] Yi Jiyoung,Won YangSung,Cha Hojung.Multi-hop-based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 for Mobile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4th Annual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Conference on Sensor,Mesh and Ad Hoc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San Diego,California,USA,2007:163-171.
[17] Rudafshani M,Datta S.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Sensor Networks,Cambridge,MA,USA,2007:51-60.
[18] Dil B,Dulman S,Havinga P.Range-based Localization in Mobile Sensor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ird European Workshop,Zurich,Switzerland,2006,3868(LNCS):164-179.
[19] Camp T,Boleng J,Davies V.A Survey of Mobility Models for Ad Hoc Networks Research[J].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2002,2(5):48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