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2013-04-26徐忠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源性左室心肌梗死

徐忠武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易发生心跳骤停,甚至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组以慢性不可逆性或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总称,随病情进展常常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最终亦会导致心力衰竭。本研究将就COPD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纳入2006年6月~201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AMI患者92例,其中59例合并COPD的患者归入AMI+COPD组,男41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2~91(73.2±8.3)岁;其余33例不合并COPD的患者归入AMI组,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86(67.3±7.8)岁。AMI均经冠脉造影(CAG)确诊;COPD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处理罪犯血管,并常规服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部位、罪犯血管支数、左室收缩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包括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和死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2 心肌梗死部位和罪犯血管比较 两组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和冠脉病变支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3 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比较 AMI+COPD组的LVEDD明显大于AMI组[(59.6±6.4)mm vs. (59.6±6.4)mm],而LVEF分数明显较低[(46.16±8.3)% vs. (59.2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主要并发症比较 AMI+COPD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COPD与AMI均为中老年常见病,其中前者常合并肺部炎症,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layton等[1]发现,在呼吸系统感染后(1~2)周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可增加(2~3)倍,尤其是感染后最初72小时内,这种风险更突出。Madjid等[2]发现,急性感染可迅速加重冠状动脉的炎症,可能引起斑块不稳定和破裂,从而导致AMI的发生,而且COPD晚期本身也会对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心力衰竭,因此合并COPD的患者发生AMI时较单纯AMI更易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AMI+COPD组发生肺部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AMI组,也是造成该组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

此外,研究表明COPD患者晚期无论是否合并左心疾患均可导致左心厚度增加及左室重构,进而使左心功能下降[3,4],与本研究数据吻合。COPD患者反复感染、慢性缺氧、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均可损伤冠状动脉、降低心肌收缩力,使左心功能下降,因而更易出现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一点亦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证实,部分患者甚至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死亡率明显偏高。某研究显示,同时合并COPD的冠心病患者,3年死亡率21%,而同期未患COPD患者死亡率仅为9%[5]。

表1 两组一般情、病变血管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综上所述,合并COPD的AMI患者较单纯AMI患者更易发生不良事件,预后较差,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在治疗AMI的同时应开展针对COPD的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1] Clayton TC,Thompson M,MeadeTW. Rec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se control study through a general practice database[J]. Eur Heart J,2008,29(1):96-103.

[2] Madjid M,Vela D,Khalili-Tabrizi H,et al. Systimic infections cause exaggerated local 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arteries:clues to the triggering effect of acute infection 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Tex Heart Inst J,2007,34(1):11-8.

[3] 曹大德. 肺原性心脏病右心损伤的研究[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5,5(24):319.

[4] 庞兴学,王显,刘宏,等.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J]. 中国医药,2013,8(1):15-6.

[5] Berger JS,Sanborn TA,Sherman W,et al. Effec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Am J Cardiol,2004,94(5):649-51.

猜你喜欢

心源性左室心肌梗死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勘 误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