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随舞转

2013-04-24陈婧

IT经理世界 2013年7期
关键词:舞蹈团巴扎舞者

陈婧

舞台上的巨大黑雾逐渐吞没了观众,绿色激光束在大厅中扫射,高频的音乐穿透耳膜。这是一部糅合了舞蹈、互动感应装置、录像、激光的多媒体艺术表演。当演出结束时,服务人员打开剧场的大门,灯光亮起,观众们都无法相信,这一切真的结束了。

这部结合当代舞蹈与科技的《致命引擎》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奇舞蹈团(Chunky Move)策划表演,从诞生至今便在电子舞迷中风靡,曾经获得多项殊荣,并征服了无数醉心新媒体艺术的观众,是欧美多个艺术节的热门邀请对象。

给观众带来感官澎湃的是澳大利亚当代舞蹈界的灵魂级人物吉登·欧巴扎内科(Gideon Obarzanek),他曾经担任昆士兰洲芭蕾舞团和悉尼舞蹈团的舞蹈演员,之后成为独立舞者和编舞家。1995年,他创立了出奇舞蹈团,试图去重新定义什么是当代舞蹈及其可能性,在作品内容与形式上带来了许多惊人的突破及变化。尤其,他创作了多部糅合新媒体和装置艺术的作品,使得科技与艺术再次巧妙地融合,并赋予了彼此更新的意义,因而在国际上获得了强烈反响。

《致命引擎》表演的最初,身穿白衣的舞者展示了一段象征光明的舞蹈,但随后在舞台的另一个角落却出现了全然不同的景象——多名舞者肢体交相叠加,配合特殊的光影效果,使得他们看起来不再是个体,而是一头庞大的黑色猛兽,刚从黑暗世界中被释放出来,企图吞噬那位形单影只的白色舞者。最后,留下了舞者一转身时的残影斑斑。

在这里,身体的界限只是幻想。舞者在倾斜的舞台上,以挑战力学的凌厉动作,描画了一幕幕震撼感官的意向诗歌,表达了个人对逃脱自身躯体限制的渴望,但又无奈陷入欲望牢笼的困境。舞蹈中影像与舞者的动作结合之紧密,让身体不再是线条的美,而成为移动的几何体。

除了担任编舞的欧巴扎内科有超凡视野,《致命引擎》的幕后阵容也非常强劲。担任整部舞剧互动系统设计的是弗里德·魏斯(Frieder Weiss),他是艺术界广泛使用的双摄影机传动跟踪软件系统EyeCon和Kalypso的发明者,与德国Phase7 performing.arts合作的多媒体装置曾经在2008年“新视野艺术节”上大放异彩。舞蹈中还结合了著名视觉艺术家罗宾·福克斯(Robin Fox)设计的酷炫的激光效果,和被誉为“电子音乐的未来”的冰岛作曲家本·弗罗斯特(Ben Frost)的音乐制作,给观众带来美轮美奂、充满诗意、绝无仅有的舞台享受。

作为出奇舞蹈团的核心人物,欧巴扎内科编导的这件作品,不仅在孜孜不倦地以各种实验形式冲击观众对空间的想象,同时也是多元主义文化交织的成功,是对当代社会更平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呼吁。

记者:您怎么会想到把激光和投影装置与舞蹈这项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欧巴扎内科:我喜欢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并感知自己的身体,从而用新的方式洞察与解读自己。一次在舞蹈房排练时,我突然意识到,光线照在身上就像舞者身躯的延伸,把内在的力量向外扩张开去。后来,我给舞蹈团取了这样一个名字,“Chunky”这个词很常用,意思是“粗厚短小的”,专门指厚厚的肉块。这听起来有点“丑陋”,与一般人理解的舞者是“优美的”背道而驰。但我很想探索“丑陋的”肢体的魅力,当这样一个几何体在光线的作用下移动时,你可以看到它释放出的能量。

记者:在大多数的舞蹈和戏剧作品中,照明设计处理被认为是舞台上的最后一个元素,您却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元素,原因何在?

欧巴扎内科:身体周围的空间并不真正独立,而是与身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我们对当代舞蹈重新定义的方式,用光线去打破对身体的限制,探索新的图形关系。这个探索贯穿《致命引擎》表演的始终,最后几秒钟,光从舞台辐射到整个座位席,一瞬间所有的光都消失了,留下舞者一个人站在舞台上。

记者:这出舞剧想告诉我们怎样一个故事?

欧巴扎内科:和很多当代舞蹈一样,《致命引擎》没有在讲故事,也没有情节发展。尽管运用了很多计算机技术,但我想呈现的是在科技时代下,每个人都感受到的人际关系中的热切与冷漠、紧密与疏离以及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孤独课题。你看到舞台上两个舞者那种对峙的感觉,之间的冲突已不可调和,却又不得不毫无间隙地绑定在一起。这就像一个人内心与外在的对抗撕扯,你越是想冷静面对或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另一个声音越急于去宣泄、去释放。我想把这部分隐秘的世界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万事万物都有着二元存在,它们相生相克、互相转化。在移民澳大利亚之前,我的童年在以色列一个并不怎么平静的乡村中度过的,战火不断,直到8岁之后随着家人来到澳大利亚,我才知道世界不都是水深火热。

记者:很多观众或许并不知道的是,整场演出中激光和影像的运用,并没有事先的设计,而是根据舞者临场发挥做出即时的反应。

欧巴扎内科:成立舞蹈团的初衷之一,也是希望实验影像技术与舞蹈的结合。实验初期,我们用录像投影作为工具,这需要舞蹈者动作与录像之间的完美配合,在排练时必须安排好所有的可能,以避免失误——这其实是对创作的极大限制。2004年我在摩纳哥认识了互动计算机系统工程师魏斯,专门研究实时运算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他的工作让我感到兴奋不已,我找到了真正将计算机技术与舞蹈艺术糅合在一起的方法。借助他编写的感测系统软件,我们再也不需要去配合录像做动作,而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欲望去完成动作、发挥更多的创意。

记者:能否给我们具体解释下这套系统工作的原理?

欧巴扎内科:摄影机会通过红外光谱去捕捉舞者的运动,作为白色背景上的黑色造型。舞者轮廓的连续位移和运动的速率会被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且转换成为数据和画面位置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运算。计算机在运行一系列算法之后,会输出声响、激光束和影像投射的响应信息,与舞者的动作完成最紧密的衔接。因为这个交互发生在一瞬间,给人的感觉这种互动是最即时、毫无脱节的。

记者:作为一个跨媒体的制作,除了编舞和互动系统,您还需要去协调声音和视觉效果,如何使四者可以完美地做到融合?

欧巴扎内科:在策划这场表演之前,我询问了很多非艺术从业者,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联,帮助我们汲取灵感。要在一部作品中把舞蹈、音乐、视觉、光线都做到最好非常困难,我尽力去获得它们之间的平衡。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尤其是视觉震撼和艺术理念之间的平衡,有时你很难为了视觉震撼而去放弃艺术理念,反之亦然。但在跨界的过程中,作为艺术总监,要求我能够具备跨专业沟通协调的能力,而并不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

记者:作为澳大利亚当代舞蹈的代表,《致命引擎》是否也反映了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情境?

欧巴扎内科:澳大利亚首先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没有太多历史和传统。加上新移民的不断涌入,新的思维、新的艺术形式都很容易被接纳,这里是培育当代艺术的土壤。但澳大利亚最难的困境是建立身份认同的问题,移民身上存在的二元对峙在文化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虽然舞蹈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试图去解释复杂的文化差异,呼吁更加平等、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舞蹈团巴扎舞者
舞者
舞者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舞者
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剧场演出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美国“热带”舞蹈团
可疑的舞者
起舞,定格
巴扎归来(佳作奖)